演得太像林彪,劉少奇夫人王光美拒絕和他握手:他讓我想起了林彪

2021年6月,電視劇版《大決戰》經央視綜合頻道等平台播出後,便掀起了一股觀影熱潮。其後,收視率頻頻上升,以1.63%的平均收視率拿下了收視率第一的寶座。

這部劇本來和李雪健沒有什麼關係,但他卻被扯了進來。原因是,曾因出演2010年版電視劇《三國》中的「劉皇叔」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于和偉被人噴了。

原來,許多人非常喜歡《大決戰》的劇情和人物設定,但對一些角色的扮演者卻並不滿意,除宋美齡扮演者劉濤這一「敗筆」外,于和偉也成了被吐槽的對象之一。有人說,于和偉扮演的林彪一點也不像,看了總讓人齣戲。

為了拿出經典的形象來作對比,李雪健當年扮演過林彪的事就被「扒」了出來,用來作為于和偉的參考。

那麼,李雪健扮演的林彪到底是什麼樣的,這才被用來作對比呢?

劉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反應,就是給李雪健最好的評價。

一次,扮演林彪後的李雪健有機會與王光美近距離接觸,可王光美跟其他人握手了卻拒絕和他握手,之後對身邊人說:「他讓我想起了林彪!」

那時候,李雪健才剛剛出道不久。

這樣看來,于和偉確實需要努力一些或直接考慮是否更換角色,不然的話,難逃被用來作對比的命運,特別是和李雪健等老戲骨作對比。

事實上,李雪健不僅成功出演了林彪,他還塑造了其他讓人看了就難以忘卻的角色,比如宋江、焦裕祿、楊善洲、秦始皇、「馮石將軍」等。這是其他演員無法和他相比的。

讓人沒想到的是,有這樣出色的表演技巧和厚實的表演功底,李雪健居然非科班出身。真難想像,他是如何讓自己變得那麼專業的?

也許,他的經歷里有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第一次感悟演員的真諦

成為中國影壇的「老戲骨」、「天花板」、「常青樹」、「不倒翁」前,李雪健其實只是一個工廠里的車工而已,和演員的關係不大。

1964年,10歲的李雪健追隨父母離開老家山東菏澤,來到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支邊。

那時候,都是綿延大山的凱里地區道路並不通暢,人們被阻隔在一小塊一小塊的生產生活區中,娛樂節目極少。因此,在本地區或流動於各個地區的宣傳隊就深受歡迎——他們給無聊的人們帶來了歡樂。

李雪健當時也許還沒有想到,因為他是山東人,說的話比較接近普通話,同時還會說一些山東快書,這會讓他和宣傳隊扯上關係。

山東快書,又被稱為「竹板快書」,起源於山東,是山東地方傳統曲藝形式和東北、華北的主要曲種之一。快書的語言節奏性很強,以說唱為主,不受場地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出演,能快速反映出現實生活,具有極強的傳播性和藝術魅力。

可以說,會山東快書,也算是掌握了一門絕活。

1970年,16歲的李雪健從中學畢業,隨後進入貴州210廠(又稱「國營新雲器材廠」)工作,成了一名車工。

當時210廠的宣傳隊還在招人,李雪健憑藉會說快書的技能,成功被錄取,之後開始參加各類表演活動,積累表演經驗。

可以認為這是他演藝生涯的開端。

1972年,他應徵入伍,來到雲南服役。因為有文藝方面的特長,他被選入到宣傳部隊,成了一名「業餘」演員。

就是當文藝兵的那些年,讓李雪健迅速成長起來。他在其他人身上第一次感悟到了演員的真正含義,終生受用。

1975年左右,昆明軍區國防文工團的大批演員來到李雪健所在部隊,準備開展慰問演出。作為所在部隊的文藝骨幹,李雪健有幸被派去給文工團的演員打下手。

他們部隊的營地駐紮在山溝里,條件很差,沒有什麼演出的舞台,為此,戰士從河邊搬石頭過來壘起一個臨時的簡陋舞台,用來給演員表演。

就是這個舞台,差點要了一個女戰士的命。

李雪健記得很清楚,當時一位女戰士正在台上表演雜技《高台定車》,突然一陣山風從高台的側邊刮上來,雖然後台的戰士拉緊了保險繩,讓女戰士安穩下來,但舞台實在是太過簡陋了,女戰士最後還是從台上重重摔了下來。

看到這一情形,李雪健馬上跑過去幫扶,隨後給女戰士準備了一杯水。可是,女戰士剛用嘴去喝一口水,就吐出了鮮紅的血,她可能是受內傷了。

為了女戰士的身體,李雪健和戰友建議先把女戰士送去醫院治療,不用管表演的事,可女戰士不願意,推開了他們,返回舞台接著表演,直到節目完了才離開。

這一幕,深深烙印在李雪健的腦海中,讓他感悟到了什麼是演員和演員應該做什麼事。他說,從那以後,「對演員這一職業產生了更大的欽敬與嚮往」。

1976年,新中國迎來了重要轉折,李雪健的命運也正在發生轉變。

解放軍二炮文工團話劇隊將李雪健從原來部隊調出去,讓他參加全軍會演。

排演話劇《千秋大業》時,他無論是打雜還是跑龍套,都相當賣力參與進去。

不久,導演魯威拼盡全力將他推薦到空軍政治部話劇團,推薦理由是:他努力、認真、肯干,當不了演員,也可以當木工、美工,搞一些道具和干雜活。

他沒有讓魯威失望,1977年就成功考入空軍政治部話劇團,從此開啟了職業的演員生涯。

1980年,他在電影《天山行》中初登熒屏,正式出道。隨後,他參與表演了與林彪有關的話劇,結果一炮而紅,家喻戶曉。

二、因扮演林彪一舉成名

自編劇話劇《陳毅出山》爆火後,到1980年春,丁一三醞釀著編寫有關林彪的話劇,劇本很快寫成,引起熱烈關注。

果不其然,話劇被搬上舞台後,就引起了巨大轟動。

當然,話劇之所以這麼成功,除了劇本好外,演員也非常關鍵。這個在話劇中出演主角林彪、讓話劇有靈魂的人,正是李雪健。

為了演好林彪,李雪健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劇本剛出來時,空軍政治部話劇團找幾個有名氣的演員,想讓他們來出演男主角林彪。可他們借故推脫,角色幾個月也未能定下來。

一天,一位負責選角的領導意外碰到了李雪健,突然感覺他長得非常像年輕時候的林彪,於是萌生了讓他去試妝的想法。

聽到是這一個角色,李雪健猶豫了。

只不過沒有掙扎多久,他就決定承接下來。他也怕被人罵,但並不怕因出演角色而被罵,認為那反而是一種對演技的肯定。

決定承接角色後,李雪健並沒有當下就跑過去試妝,而是做了一番準備,花費幾天時間研究林彪的長相和言行舉止。

為此,他在自己的屋裡貼滿了林彪的照片,一邊端詳照片,一邊看著資料,一邊又聽著有關林彪的錄音。直到感覺差不多的時候,他才去試妝。

當他把頭頂毛髮去掉一些、粘上濃濃的假眉毛、穿上林彪愛穿的軍裝時,一個六七十年代的濃眉且有些地中海的林彪形象就出來了。

選角領導、導演和工作人員一看,都被他的妝容鎮住了,差點認為他就是林彪本人。

圖|李雪健版的林彪(右)

負責選角的領導當即決定,這個林彪的角色,就由他李雪健出演。

試妝是一回事,在舞台上表演又是另外一回事。從妝容上看,李雪健在面相方面確實很像林彪,可他當時才26歲,身材比較粗獷結實,與百病纏身、身材瘦弱的林彪形象還有不小差距。

李雪健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正式出演角色前,他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對自己進行了塑形,體重一降就是20多斤。

可見,他的毅力和敬業在這一細節上都已體現出來了。

眼神是一個人心靈的窗戶,也是氣質所在,為了表現出林彪的氣質,他整天對著鏡子眯眼,模仿林彪那種半眯眼睛的樣子。

此外,他還模仿林彪的言行舉止。

每天清晨,他照著林彪的樣子在院子里踱步,模仿林彪那種低頭駝背、步子細碎的樣子。在口音方面,他也努力學習林彪老家的口音,一字一句尋找感覺,直到滿意才停下來……

正式排列時,導演依據林彪不愛說話的特點,沒給李雪健安排太多台詞,只是建議他以一種閉目癱坐的方式窩坐在沙發上。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怎麼向觀眾展現人物的心理變化呢?總不能讓「林彪」像標本一樣癱坐在舞台上吧?

李雪健很快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抓住林彪愛玩火柴這一習慣,將其運用到人物心理變化方面。

表演過程中,每當醞釀什麼計劃時,李雪健會緩緩劃著手中的火柴,凝視燃燒的火焰,彷彿看到了「罪惡之火」已燒遍全國的樣子;布置一些計劃時,他則將手中的火柴梗一根根折斷,表達出了做事乾淨利索、毫不留情的心理。

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必一鳴驚人。沒有台詞的時候,李雪健玩著火柴、半眯著眼睛,讓人看了就相當具有威懾力,他念台詞時,也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這樣的表演,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許多人認為站在舞台上的李雪健就是活生生的林彪。據說還有人說:「這小子要往天安門上一站,非嚇死幾個人不可!」

當時,法新社記者弗朗西斯·德隆看了他的表演後,在發出的電報中說:「扮演林彪的演員同這位前國防部長非常像!」

1981年2月,《戲劇電影報》在第八版中對李雪健的表演做出了點評,肯定了他的付出。

1983年,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開始為那些優秀的演員頒發中國戲劇表演藝術里的最高獎項——梅花獎。李雪健憑藉在話劇中的精彩表演,一舉奪得了首屆獎項。

那一年,他還不到30歲,前途不可估量。

觀眾和國外友人的反響、中國文聯與中國戲劇家協會的頒獎,都是對李雪健表演的一種肯定。

有個人的肯定不容忽視,她就是劉少奇夫人王光美。

一次,看完話劇後,王光美主動上台與演員一一握手,可來到李雪健的面前時,她卻沒有和李雪健握手,避開了,讓李雪健很是尷尬。

後來有人問王光美原因,她說:「看到他(李雪健化妝的樣子),我就想起了林彪。」

王光美的這一反應,就是對李雪健的最高評價。這麼比較下來,于和偉扮演的林彪被吐槽似乎也沒有那麼冤了。

除了成功塑造林彪的形象,李雪健還塑造了其他經典角色。

三、把握住了成功秘訣

出演林彪只是李雪健演藝生涯的開端,10年後的1990年,他主演的電影《焦裕祿》又一次大獲成功,一舉奪得金雞獎百花獎兩個獎項的最佳男主。

《焦裕祿》在當年到底有多火呢?

拍攝《焦裕祿》時,劇組只拿到130萬元投資,但其中的30萬元被用來做所謂的「管理費」了,他們實際能動用的就只有100萬元,資金並不高。

但電影上映後,所取得的回報卻是千萬倍。據相關方面統計,《焦裕祿》共獲得了1億3千萬元票房。

當時,《焦裕祿》的票價只是三毛錢左右,這樣換算下來,觀影人次就多得驚人,至少要有3億多,這還沒有把免費公映的人次算進去。放在今天,有哪一部電影敢和這部電影相比較呢?!

可以肯定地說——沒有。

除了高票房,《焦裕祿》還造成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看焦裕祿、學焦裕祿、走焦裕祿的路」的熱潮,人人都以向焦裕祿看齊為榮。

電影能如此成功,同樣離不開扮演焦裕祿的李雪健的貢獻。他的成功秘訣還是像對待林彪這一角色一樣——認真與角色融合。

他說:「我外形不像(焦裕祿),就用心來演。曾經連吃了三個月的白菜,減了30斤。」

從外觀來看,李雪健與真正的焦裕祿確實長得不像,可在《焦裕祿》播出後,人們卻大多認為他就是焦裕祿。這確實離不開他的用心。

對於觀眾的這一反應,他卻用略帶訓斥的口吻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他強烈要求人們要記住焦裕祿和焦裕祿精神,而不是他這個出演過焦裕祿的演員。

從這裡看出了李雪健的又一高貴品質:成功塑造角色後,他沒有像一些人一樣,認為自己就是這些角色,依靠這些角色做營銷,謀取個人利益。

這樣的例子,在演藝圈比比皆是。

李雪健出演的深入人心的角色里,似乎有這麼一個規律:一個角色被罵,另一個角色又被捧上天。

他1980年塑造的林彪形象是不受人們歡迎的,這種不受歡迎顯然已從戲劇中延伸到現實生活里,王光美的反應就是例子;他1990年塑造的焦裕祿形象又大受歡迎,他本人也成了楷模。他接下來塑造的兩個人物形象,也重複著這樣的「規律」。

1998年,李雪健在《水滸傳》扮演的宋江大獲成功、深入人心,不過,這個宋江的形象是不受人們歡迎的那一種。

李雪健本沒有罪,「有罪」的是他還原了原著里的那個猥瑣狡詐、擁有一副奴才相的宋江,這才被罵。

當看到這樣的宋江勸兄弟下山投靠朝廷的時候,觀眾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一拳將電視機砸爛,把裡面的宋江打死。

這樣的效果,正是李雪健的成功所在。

可是,觀眾除了恨電視劇里的宋江外,卻也將這種恨帶到了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和他出演林彪時幾乎一模一樣。

在一次採訪中,他回憶起這件事時,忍不住吐槽說家鄉的鄉親都恨他,對他發出了不歡迎的信號:「把英雄好漢都帶到溝裡面去了,別回來了,回來了就揍死你!」

因為這些話,他好些年都沒有回家。

1999年,他和李幼斌聯袂主演了電影《橫空出世》,一下子,他現實中的形象又被掰正了,成了受人們歡迎的人。

電影里,他扮演的「馮石將軍」剛正不阿、敢打敢沖、敢於創新,與李幼斌扮演的陸光達(原型為鄧稼先)先是有一些摩擦,後配合默契,共克難關,最終為祖國研究出了第一顆原子彈

通過電影,觀眾不僅看到了默默付出的英雄的偉大,也看到了中西文化從衝突到融合的變化,直呼過癮。

憑藉這一電影,李雪健拿到了第12屆金雞獎。

然而,對於「馮石將軍」這個角色,他似乎並不滿意。

在一次採訪中,他有一些自責地說,電影里的「馮石將軍」剛從朝鮮戰場回來,形象應該是瘦的,但他出演將軍時,並沒有減肥,是電影里的「敗筆」。

他有這樣的糾結,很可能是覺得出演林彪和宋江都減肥了,但出演馮石卻沒有,感到不舒服。

無論怎樣,通過李雪健的這個自責,可以看到他是一個相當認真較勁的人,是對他自己和觀眾負責的一種表現。

一步一個腳印,李雪健從話劇演員開始,到成為中國影視界的頂樑柱,可以看到,他的成功秘訣就是認真負責,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觀眾。

而他這樣一個優秀的演員,卻差點離我們而去。

2001年,他意外確診了鼻咽癌,還好在妻子于海丹的陪伴支持和悉心照料下,這才戰勝病魔,重獲新生。

這一段經歷,讓他對演戲和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在電視劇《美麗人生》里,他說:「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結語:

如今再回頭看,李雪健的成功,不應該只歸功於他的認真、負責、努力和拚命,還應該歸功於他正確的價值觀和潔身自好。

無論什麼時候,娛樂圈都是一個大染缸。在娛樂圈混,可以讓人獲得榮華富貴,同時也可以讓人墮入深淵。

出道四十幾年來,李雪健一直潔身自好,沒有什麼負面新聞,他的人生和生活,基本上都奉獻給了表演。他幾十年里只拍過一個廣告就是最好的例證。

如果他的夢想不在表演,而是名和利,那他大可像某些人一樣,不斷營銷之前的角色,接拍各類廣告,大撈特撈。

可他沒有,除了在影視劇里看到他的身影外,其他地方很少見到他。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愛惜羽毛,也許也是他不想被污染的一種表現。

總之,在李雪健身上,有太多太多東西值得後生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