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哥哥的標準被《海的盡頭是草原》拉高了,那木汗暖到我了

正在熱映的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了一個關於愛與家庭的故事,每一個角色都展現出了在那個時代下,表達出來的不同的愛。而這其中,最讓觀眾「意難平」的角色,就是有王鏘扮演的草原哥哥阿木汗,他總是沉默著守候在妹妹的身邊,直到付出自己的所有。

杜思珩還是幼童的時候,那木汗就顯示出了超乎他那個年齡的耐心,他願意給女孩買糖、願意幫小女孩驅趕狼群,願意在小女孩一次次逃跑後跟在她的後面保護她。那時的他,又何嘗不是一個等待著妹妹認可的孩子呢?

所以當聽到杜思珩第一次叫他哥哥的時候他是那麼的開心,好像「哥哥」兩個字就是他們相視一笑的契約。從那以後他們一起騎馬,一起放羊,一起照顧草原額吉,小女孩杜思珩長成了少女杜思珩。

一朵草原最美的花綻放了,勢必會有一個騎士去守護她,這個人就是那木汗。騎士那木汗對於一切可能傷害花朵的事情都異常的敏感,所以當另一個少年——妹妹的青梅竹馬馬正元——注視杜思珩的時候,他好像又失去了哥哥的穩重,直接用自己的身體斬斷少年的目光。

他有一種天生的直覺——妹妹一旦脫離他的視線,就會失去安全感。所以他總是用眼睛捕捉這妹妹的一舉一動不讓她離自己太遠,但是妹妹長大了她心裡也有自己的想法。

從上海來的妹妹長大了,她一直想要知道自己的母親為何要丟棄自己。那木汗在找回妹妹的過程中,陷入流沙永遠留在了草原。

因為那木汗聲音受損所以他對妹妹的愛都表現在眼神和動作里,相比於其他家庭成員的表達,他的愛是更是沉默的。這種沉默在那木汗被流沙吞咽的時候就達到頂峰,像一首尖銳的嘶鳴讓每一個觀眾都意難平。

那木汗的扮演者王鏘也表達了自己對這個角色的喜愛。

對他來說,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能在草原上完成一個角色的塑造。在爾冬陞導演的vlog里,王鏘更多的是傾聽導演在片場的想法,談到對角色的塑造的話題上,他說那木汗的性格基本上就是他自己的性格。

導演也肯定了他的表演,鼓勵他可以嘗試更多元化的角色。

比起杜思珩和額吉,那木汗的戲份並不多,但是,草原哥哥那木汗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他滿足的現代女性對男性形象的要求——沉默但有力量,他們習慣性的把愛融化在行動里,從而讓身邊的人感到溫柔的安全感。

妹妹在前面跑,她面對的是草原未知的危險——有天氣的變化,有狼群的襲擊,但是她仍舊可以向前走,就是因為在她的身後有哥哥、有爸爸跟隨,保護。讓她相信自己是安全的,是無論跑多遠都可以回家的。

女孩們都想有一個那木汗這樣的哥哥,「你儘管往前沖,我在後面保護你」。既有自由,又有安全感,真的很難讓人不愛哥哥那木汗的「安全感」。

其實不光是那木汗,阿雲嘎扮演的草原阿爸伊德爾也默默地守護著自己的家庭,比起年輕的那木汗他多了一份沉穩的力量,只要他存在,這個蒙古包就能在草原上歷經風雨也能安然無恙。

他們像一道牆,將這個家庭守護起來。

有句話說,「母親的河,父親的山」。就是在描述伊德爾、阿木汗這樣的男性角色,當他們開始承擔家庭的責任,他們就會像山一樣巍峨,靜靜矗立綿延不絕,卻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這個家庭。

這樣的男性角色是很容易讓人喜歡的,因為他們展現出的力量是溫柔的,溫暖的,像冷夜裡的一簇火把,溫暖照耀著我們的心。也許周末可以帶著父母到電影院一起看《海的盡頭是草原》,也許會有一種新的體會和感悟。

愛是在細節里的,特別是在男性的表達方式中,愛並不通過語言和擁抱表達,就是生活中的細節。而我們每個人也是在這些細節中去確認愛意的,「不要聽他說什麼,要聽他做什麼」。如果給那木汗一個「哥哥必須做的一百件事」,他輕鬆就能完成,只是可惜他最後一次完成已經傾盡全力,他最後一刻交代妹妹「不要過來」。

如果不用愛來描述這一切,還能用什麼呢。

在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我們總能找到愛不同的樣子:既有那木汗沉默的愛,也有伊德爾強有力的愛,還有草原額吉溫潤的愛。而這每一種愛我們都能在生活中對號入座,找到那個愛我們和我們愛著的人。

周末,帶著爸爸,哥哥,全家人一起去電影院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讓我們靠得更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