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塵煙》:兩個庄稼人的一生


「沒有說苦,卻苦出了天際;沒有說愛,卻愛進了骨髓。」幾乎每一個《隱入塵煙》的觀看者,都會至少流一次淚。正如人民網評所說,正是樸素、真摯的情感,描摹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現實,呼喚著人們內心對美德的敬意。


電影聚焦在西北農村,講述了一對勤勤懇懇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


行動踉蹌且患有尿失禁的農村婦女的曹貴英,和沒錢沒房、善良寡言、只知道幹活、不懂得拒絕的光棍馬有鐵,在兩家人的撮合下成婚,從此開始相知相伴。


電影歷時十個月,完全按照莊稼自然生長的規律拍攝,真實還原了春耕秋收、四季輪轉的農民生活。好多網友評道:「後勁好大」「太真實了,簡直感同身受」「 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真的能夠共情」......


影片最後,隨著貴英的逆水而亡,馬有鐵心灰意冷,把糧食賣了個乾淨,收糧的人不但要扣水分,還要抹零頭,最後還上欠款,除去成本,馬有鐵一年糧食凈收2400元,兩個人一個月收入200元......


整 地


冬末初春,夫妻倆來到地里翻耕整地,開啟新一年的春耕備種勞作。整地的主要作業包括淺耕滅茬、翻耕、深松耕、耙地、耮地、鎮壓、平地、耖田、起壟、作畦等。


鋤 劃


劇中麥子出苗後,夫妻倆給小麥苗鋤劃。鋤劃是對麥田鋤劃鬆土,能增強土壤的通氣條件,有助於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發育,加快麥苗返青生長。


脫 粒


夏收之後要對收穫的麥子進行脫粒,影片中的夫妻倆為了省錢,用毛驢拉著石碾對麥穗進行碾壓脫殼。與此同時,要用木叉翻動麥子,這樣可以讓麥子脫殼更加充分。


揚 場


脫粒後,夫妻倆在麥場上揚場。揚場是用木杴等農具播揚穀物、豆類等,藉助風力以去掉殼、葉和塵土,分離出乾淨的籽粒。


犁 地


夏收過後,夫妻二人趕著毛驢犁地。在收穫上一茬莊稼後,土地需要經過翻耕才能播種新作物。


耙 地


有鐵牽著毛驢,貴英坐在耙犁上修整土地。耙地是用耙進行的一種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後、播種前或早春保墒時進行。有疏鬆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溫等作用。


復 種


兩人收穫小麥後,還複種了玉米。複種是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種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有兩年播種三茬,一年播種二茬,一年播種三茬等複種方式。


扶 苗

大雨大風過後,尚未成熟的玉米出現了倒伏。倒伏可使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將降低,收穫困難。為了減少損失,夫妻二人來到地里扶苗。影片中,馬有鐵把倒伏的玉米扶起來後,還在玉米根部踩幾腳壓實土壤,為了增加抗倒伏,還將相鄰兩株玉米葉打了個結。


賣糧


故事發生在2010年前後,糧販子將馬有鐵的1824斤小麥扣水份算1700斤,3997斤玉米扣水算3800斤,最後糧販子只給了馬有鐵3974元,抹了4塊零頭,收入3970元,算下來每斤糧食0.72元。還去小賣部欠款,扣去種子、化肥和農藥等農資成本,馬有鐵一年的糧食凈收入是2400元。2010年我國小麥的國家托市收購價格為國標三等0.9元/斤,部分地區國家臨儲玉米收購價格大約為0.89-0.91元/斤。



人民網評說,藝術來源於生活, 《隱入塵煙》是序章不是終章。不是只有建立豐功偉績的人才會被歷史銘記,像有鐵、貴英這種極少出現在銀幕上的耕耘形象,社會需要給他們無差別的關懷。


《隱入塵煙》沒有採用宏大敘事,而是採用甘肅張掖本土方言傳遞了兩個相濡以沫的「伴兒」的艱辛卻又充滿希望的生活。那頭小毛驢、剛抱窩的燕子、燈泡孵化出的小雞,是他們期盼的「好日子」。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搬家後有鐵都會重新張貼「囍」字,並問貴英「囍」字是否掛好了,貴英都在仔細端詳後說同一句話: 「高一絲絲」。其實就是期待往後的日子能夠更好一些。這幅現實主義的田園圖景在一幀幀動情的鏡頭中,譜寫了唯美的愛情篇章。某個時刻,這部影片喚醒了我們內心的良知,或引發對當下生活新的思考,無意間賦予了我們普通人一種堅強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


來源:農視網、人民網評、證券時報,中華糧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