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塵煙》的甘肅

今年第一部豆瓣8分以上的國產片《隱入塵煙》登陸院線,這部以甘肅農村為背景、以農民為主角的劇情片,入圍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打破這兩年華語電影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零入圍」的尷尬局面。



《隱入塵煙》是一個從土地里長出來的故事。


它取景於導演李睿珺的老家,甘肅張掖市花牆子村。


影片主人公馬老四(武仁林 飾),家裡排行第四。


老四是那種沉默而老實、沒有什麼存在感的農民,村民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叫馬有鐵,老四和他的「三哥」住在一起,他給三哥打了一輩子工,像驢子一樣被使喚,卻從無半句怨言。


侄兒子要結婚了,三哥一家想把他趕出去,於是給他找了個對象,女方叫曹貴英(海清 飾),長期被哥嫂虐待,一身病,尿失禁,什麼重活都幹不了,村民叫她「瘟神」、「閑王」。

兩個被各自家庭遺棄的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聽聽他們怎麼說

農村的一年四季,人的來去歸途

周日,看了一部電影《隱入塵煙》,它記錄了一個農村裡一年四季的流轉,春種秋收,人情世故;記錄了兩個人,一頭牛的原始耕種生活,以及被社群忽視並嫌棄的兩人從互相取暖,相濡以沫,到共生共榮,有愛就是家的生動畫面。


本以為兩人可以從除一頭驢外的一無所有,到有了一群雞,有了一頭豬,有了一間自己的土坯大房子,靠自己的雙手在生活的土地上勤勞耕作,終於被土地無言接納和無私回報,讓生活從此苦盡甘來之時,隨著女主的意外離世,推土機把兩人的新房子推倒,所有的苦難與幸福都隱入了塵煙。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有的人打驢,有的人護驢;有的人把蛤蟆綁在手腕,有的人打水把蝌蚪放回水塘;有的人要別人獻血不給任何酬謝,還再加問一句"那衣服還合身嗎",有的人自己被抽著血,卻提醒富二代先還清所欠鄉親們的錢;


有的人為拿到一萬五的拆房補償款,不先安置好人的去處,說拆就拆掉低保戶容身的破舊的閑置房;有的人自己破屋不保,還怕屋檐下的燕子無家可歸,反身去捧回掉落的燕子窩;


有的人低買高賣只為多得那幾百差價,有的人說是借的就要還,即使是被無償獻血應得的大衣,即使是10顆雞蛋;有的人在人情交往中想盡辦法裝扮一份體面,有的人則是不求回報,有求必應。而後者,最後卻隱入塵煙。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男主有鐵代表的樸實農民,對土地有著深深的依賴和豐沛的感恩之情,"啥不是土裡長出來的?"、鏟了就鏟了吧,就當給土地做養料"。


女主貴英代表的殘疾農婦,在困苦生活中的堅韌,善良,包容,寬厚待人,"你是好人"。兩個人從互相被關懷,被滋養,到激發了各自的生命活力和創造力,讓兩人生活從此欣欣向榮,變得有滋有味兒。


男主武仁林演的好,趕驢,活泥,砌牆,割麥子……表現出了農民的那種力量那種辛苦!他看似木訥,沉默寡言,但凡說句話,卻樸實中富有哲理。


他雖然貧窮,卻有底線有原則。說是借的大衣錢,就一定要用麥子收成錢抵掉;說是借的種子就一定要加倍還。他把中國農民中好男人的好品質一一表現,刻畫出來了。他是真man!


女主海清演得同樣好,她把農村殘疾婦女貴英從寡言自卑,到嫁給男主被真心對待後,從麻木絕望到重新燃起希望,眼底有了色彩,動作有了活力,舉止神態都演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你看,兩個人一起在田地里勞作、一起看著電抱雞蛋孵化、一起動手建房子、一起貼喜字、一起在暴風雨中辛苦保護土坯磚又哭又笑……那些樣子,那麼的質樸又動人,心酸而浪漫!


忘不了那副畫面——男主有鐵發現女主貴英專註地看著養雞箱散發出的燈光,隨著晃動的星型燈光,她滿臉那麼欣喜,他就不露聲色地去專門晃動燈泡,給她人工製造出撒滿她全身的閃爍的星星!這是他們的浪漫滿屋!


也難忘那個畫面——貴英懷揣熱水瓶在夜路中往返、等待丈夫晚歸,那樣平凡,那樣純樸,那麼動人心底!


還有,兩人在暴風雨中,手忙腳亂地去護蓋土坯塊,互相攙扶而又一起跌倒的畫面,那也是他們的雨中浪漫,苦中有甜!


這些,應該是所有夫妻都嚮往的恩愛模樣吧!


然而,在一切都在向著更美好的方向發展時,隨著貴英失足落水,隨著有鐵拆下喜字換上遺像,所有美好都戛然而止。


關於結尾,我想問,導演是想給一個怎樣的結局?最好的結局該是怎樣的?看到片中,當有鐵救起妻子僵硬的身體,在她墳頭燒掉了沒來得及給她買的電視機後,他去還清了買種子的賒賬,還清了借別人的十顆雞蛋,最後放生了自己賴以生存的那頭驢,這意味著什麼?他對人世間再無牽掛?


他從最初的一個人一頭驢,到後來的兩個人一頭驢,到如今只剩下他孤單一人……我不知道真實生活中他會怎樣,我想如果他繼續活著,他的餘生勢必深陷在對那僅有的一年四季的美好生活的懷念中吧。那樣的痛苦和無奈他能夠承受嗎?我想,應該是讓有鐵安然的離開吧。


因為,即使給他一套新樓房,可以抵消愛侶死亡嗎?他真的可以"這也是他新生活的開始"嗎?


紅喜字沒了,換成了黑像框,他們親手蓋的房子也塌了。愛情的象徵,生活的溫暖源處,都沒了,我覺得有鐵不會活著了。雖然劇中人說他,"他會開始新生活",雖然我也希望如此。


楊慧莉


用心、用力、全力地活著

這部電影節奏很慢,情節也不複雜,真實地無可挑剔,就像在觀看一部紀錄片,關於一個貧窮的農村一個貧苦戶的真實生活。


節奏慢,說話慢。語言,一個字一個字往出蹦,雖然話不多,但句句有力量,有深度。整個節奏緩緩地,不管是瑣碎小事還是要命的大事,都沒有多大的動靜和波瀾,整個一個詞,實在。


窮,實在是窮,但人卻實在是善良。為救人命,沒有任何討價還價,一聲不吭,不顧自己的身體,多次大量獻血,我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詞來形容他的善良,我也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評價接受者的行為。就如女主第一次看到他餵驢吃苞米,就知道他一定是好人。


愛心,看到燕子窩被鏟,擔心燕子第二年找不到自己的家;將擔水撈的蝌蚪放生回河裡;看到雞孵蛋怕丟;一個粗獷的大男人,生命本真,愛心滿滿。


努力,農民只要肯吃苦,老天爺給力,就一定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農民離不開土地,土地和農民有著深入骨髓的關係,土地是農民的生命,所以才會有春耕秋收,四季輪迴。農民看中的是種子,看中的是土地,種子是農民的生命,是農民的希望,就像孩子是我們的未來。


陪伴,一個是身體殘疾無人關愛,一個老實木訥肯吃苦,兩個底層的人成為夫妻,他們慢慢熟悉,互相陪伴,互相體諒,相攜人生。他趕車她坐在車上;她尿褲子,他幫她披上大衣;


她為讓他喝一口熱水拖著殘疾身體多次往返;她為給他送飯跌入水溝中淹死;他們在暴雨中摔倒爬起爬起又摔倒地笑著;各自在對方的手窩裡用麥粒按出花的圖案;


樸實、不多卻有著哲理的話語,讓苦難的日子有了溫情的陪伴。女主在別人眼裡可能什麼都不是,但在他的生命中卻是他的全部,因此女主去世後,男主也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信用,借糧食還糧食,借雞蛋還雞蛋,借衣服還穀子。男主還完雞蛋扭身無語,孤獨落寞的背影讓我鼻子一酸,每每想起忍不住落淚。


喜字是電影中少有的鮮艷顏色,往上一點點,再往上一點點,那一抹紅為房子增添了喜慶,像生命中的希望和陽光一樣。


燒紙的鏡頭也多次出現,紀念逝去的人,和逝去的親人說說心裡話,那些牽挂念想體現在這一幕幕里。


賣了糧食,找個好大夫給你好好看病;賣了糧食,咱家也添個大電視;簡單的兩句話,體現了一個人的擔當和對新生活的嚮往。


伴隨著緩慢、蒼涼、無垠的鏡頭,我隨著主人公的內心不免生出一絲絲波瀾,有無力、有心痛、有溫暖、有隱忍,他們就像我生活中見到或聽到的一些特殊的底層人員,用心、用力、全力地活著。


我們每個人其實就是生命中的一顆塵埃,不管生活是什麼樣子,按著自己的節奏,走過春夏秋冬,努力向前,一如電影的名字隱入塵煙。


趙麗

隱入塵煙 溶於生命

電影《隱入塵煙》觀看之後,一直都沉浸在一種特別的情緒體驗中,有隱忍克制的憤慨與悲傷,也有豁然釋懷的感動和欣慰,沉沉又浮浮的情緒里,有對人性善惡的思索,也有對平凡生命的致敬。


在廣袤豐饒的甘肅大地上,有鐵與貴英兩個同樣被命運遺棄的可憐之人,雖活得艱辛無比命如草芥,但從來都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與愛心,以卑微而弱小的力量守護著自己頑強堅韌的靈魂,把貧賤夫妻的貧困生活和苦難掙扎的苦難生命,用辛勤與赤誠打造得浪漫、溫情又閃亮感人,從寒冬的相識到暖春的相知,


再從盛夏的相守到秋天的別離,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相濡以沫相互陪伴,短短的一年的也是長長的一生,那個懷揣著愛與希望逝去的殘疾女子貴英,和那個呵護著所有生命的大愛男人有鐵,一次次地把我的心打動把我的靈魂洗凈:


他們是如此的貧窮卻讓我看見了富有,他們是這樣的卑微卻讓我體會到了高貴,他們的故事甚至生命都是短暫的,但他們對人真誠對物呵護對世間一切充滿愛與希望的力量是源源不斷的,閃爍著永恆不滅的人性之光。


電影中,那朵印在手臂上的「麥子花朵」出現了三次,麥苗、麥穗、麥田、麥草垛也隨時光的挪移和劇情發展不斷地美麗展現,一如他們之間質樸純粹的感情發展歷程,從種籽到果實,從陌生到相依,有麥子一般的踏實,有花朵一樣的浪漫,也有著他們對命運安之若素的態度,正像有鐵在劇中問過的那些話:


「麥子會對土地說什麼?

麥子會對老天說什麼?

麥子又會對鐮刀說什麼?

麥子還會對麻雀說什麼呢?…」


麥子什麼都不說,麥子讓風吹日晒也吸收陽光雨露,麥子在體驗過自己或長或短有風有雨也有愛的此生後,會將身軀隱入塵煙,會讓靈魂升上高天。


雲兒

隱入塵煙,塵歸塵土歸土

昨天和閨蜜們看海清主演的電影《隱入塵煙》。期間感動、悲傷、無力各種情緒涌動。感受著什麼是相濡以沫,什麼是安之若素,什麼是美麗與殘忍共存,什麼是卑微與高尚一體兩面……


耕種、灌溉、收割、脫粒、蓋房,在甘肅農村美景下,樸實無華的浪漫像詩一樣。接受、奉獻、扶持、守護、分離、還債、放生……所有的努力抵擋不住命運的悲劇,像夢一場,隱入塵煙,塵歸塵土歸土。但是光亮曾閃過星際。


男主女主有自己樸素的哲學、人格堅守、對命運的接納和感嘆。「啥人有啥人的命數,麥子也一樣,還是到夏天,被割掉了」,「啥不是土裡生出來的?土壤不嫌棄咱,咱還嫌棄它啥?」、「還是草編的驢好,不吃草就不聽人使喚」、「麥子能說個啥?」、「挖掉就挖掉吧,讓它給其他的麥苗當肥料吧」。


看完很長時間無力,那種命運無法把控的哀傷。走在柳巷橋頭街的繁華里,都有種不真實感。離開土地,漂浮在膨脹的物慾里有多久了?眼前的繽紛,背後有多少珍貴東西的喪失和沉重的隱藏?


似乎當下每一事一物、每一寸光陰都不易,提醒我珍惜。


趙梟凌

不論他貧病交加,他都是頂天立地的人

今天上午參加隱於塵煙觀影活動。聽說是文藝片,我很輕鬆地走進了劇場。沒想到從小長在農村的我依然被深深地震撼。


男主角馬有鐵由素人武仁林飾演,和三峽好人里的韓三明一樣,本色出演了這個電影。他在這部電影里給我點燃了愛,希望和誠信的火光。


貧困卑微到村人視若無睹,但是他對生命的愛深深地感染了我。在包工頭需要熊貓血的時候毅然無償的一次次輸血,只盼著包工頭康復結清村裡人欠款;


單身多年毛驢作伴,會慷慨地給毛驢吃苞米棒子,害怕壓著累壞了毛驢,寧願自己多負重;河裡打水舀上了蝌蚪會再捧回河裡;暫住旁人的房子要拆了,他會在推土機開動時跑進來轟出屋檐下的燕子;喝的湯麵總是挑出幾根餵給雞吃;蓋了新房會把舊房的燕子窩撿回來,說是燕子認窩。


毛驢作伴的老漢撿到了被哥嫂嫌棄的病殘媳婦,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屋裡牆上,門上貼上大紅的喜字,是家裡唯一的裝飾。每一次搬家都會在土牆上周周正在的貼起喜字,那是他馬有鐵有家的標誌啊。他有家了,會說給死去的父母和兄長。


他和媳婦一起借上鄰居的雞蛋 ,點上電燈孵出小雞,然後養大下蛋。和媳婦一起耕地播種間苗,種的是青苗更是他對生活的希望。被逼的幾次搬家,迫使他下決心造自己的房子。


他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從一塊土坯到一根根房梁到一根根芨芨草,希望是他的動力,他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和肩膀扛起了他馬有鐵的實實在在的房子和家。當他和媳婦躺在自家的炕上時,第一次感到生活的幸福。


雖然貧困是村裡有數的幾個低保戶,但是他會把賒的每一筆帳都記在日曆牌上,糧食賣錢馬上還上。買芨芨草說要還人家兩袋土豆,人家只要一袋半,秋後他來到空無一人的草場小屋照樣把兩袋土豆放下。給包工頭輸血,他兒子買了兩件媳婦的大衣意思了意思,他說是借的會還。秋後糧食結算,當面讓人家扣掉大衣錢。富人順水推舟的接了。


不知道該說什麼,電影名字是隱於塵煙,可是我卻看到了他高大的身影。不論他在什麼地方,不論他貧病交加,他都是頂天立地的人。想起了一句話,在上帝的面前,我們的靈魂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過墳墓,平等的站在上帝的面前。


丁嶸

患難夫妻見真情

影片中兩個苦命的人,男主人公貧困苦難,女主人公殘疾多病,他們結為了夫妻,他們相互關心,相互扶持很是讓人感動。但是最後的結局過於傷感,過於悲慘。也許導演就是讓我們體會世間的不完美吧。


影片中女主人公不小心挖掉了一株麥苗,男主人公說,挖掉就挖掉吧,讓它給其他的麥苗當肥料吧。這樣的寬容大度讓我們感動至極,他不僅沒有責怪她,還寬慰她。


而女主人又把它埋好了,她不想讓他的辛苦白白浪費掉。這樣的場景無數次出現在影片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生活中雖然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如果我們能彼此互相包容,互相珍惜也一定會過得很幸福。


郝萍

黃土地上開出的愛情花

這是我第一次觀看這種類似「紀錄片」的電影,沒有走神,很專註的在感受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畫面、每一次對話,彷彿把自己嵌入到了影片當中。


在這個中年不惑的年齡,打翻了一些對男人的偏見,對真男人有了更深的洞見。話少句句走心,說少實幹派,即使女人做錯了,男人也可以找出一百個理由相信自己沒問題,相信自己很優秀,相信自己值得擁有……


調情不是把話說的多高明,而是願意把真實的自己抖落在對方面前,「你看,我現在就是這樣的」


現實的生活中沒有一塵不變的和睦親密,只有在情緒失控才有機會找到更多的平衡點,這就是感情積澱、婚姻深入的一個過程。


為什麼兩個看起來如此不堪的男人和女人走在一起,卻一樣可以把生活過出花來?


可如今的現實婚姻中我們到底缺少了什麼呢?我有點迷糊了……


到底什麼樣的男人才是真男人?什麼樣的女人才是真女人呢?接下來我該如何修鍊成真女人呢?


杜貴琴

從相知到相守

《隱入塵煙》,除了海清是我所熟悉的演員之外,男主演以及導演我都沒聽過他們的名字。但這卻是一部好影片,有很強的帶入感,吸引人,發人深省。


影片講述了甘肅地區一對農村夫婦的人生故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苦難,艱辛,掙扎,奮鬥,生活里小小的幸福,快樂,還有對未來的希望,高貴的人格,以及對命運賜予一切的全然接納。


影片的一些情節生動反映了這些特質。


場景一:男人自己製作土坯,準備蓋房子,晚上下了暴雨,他們跑出去, 收拾土坯,給土坯蓋雨布,風雨太大了,兩個人在流滿了泥湯湯的地上站不起來,互相扶著都站不起來,一直跌倒在地上,渾身的水,渾身的泥,非常的狼狽。


但他們從一開始的著急、焦慮,急著搶救土坯,到慢慢接受了老天爺的這種催折,在一次次跌倒過程中,他們笑了,很開心,竟然感受到了樂趣。這場景叫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它告訴我們,再苦的日子裡,只要有愛,就有樂趣。


場景二:他們借了鄰居10個雞蛋,製作了鏤空的孵化雞蛋的簍子,孵出了小雞,雞長大了,生了雞蛋,他們吃上了自己雞下的蛋。在這整個過程中,充滿了生活的希望,也就是生命的希望。還有很多的樂趣。這就是生活的動力,支撐他們,再苦的日子裡,也能走下去。


場景三:男主角幾次給那戶有錢有勢的人家獻血。他自己生活艱苦,營養不良,每天還要干繁重的體力活,卻還要定期被迫無奈、卻又無法推辭的去獻血。他連一個拒絕都說不出口,但這也是他人性里真善美、感人的部分。


場景四:一碼歸一碼,是男主人信奉的人生準則。他不欠別人的。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他都要償還、回報。別人欠他的,還不還,他不計較,但他不允許自己欠別人的,包括幾個雞蛋,包括一件衣服,這就是他人格里的尊嚴和高貴。


影片還有太多感人的場景,無法一一道來。


影片中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話語,像大海貝殼裡的珍珠,給人珍貴的啟示。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


對鐮,麥子能說什麼?對來啄食它的麻雀,麥子能說什麼?對磨,麥子能說什麼?如果它有幸成為了種子,麥子又能說什麼?


這段話是這麼感人,發人深思。如果把我們平移成麥子,換成我們自己,對各種人生命運,不管所謂好的、不好的,我們是不是能安之若素的完全接納、承擔呢?


如果能,就是對生活的接納、對命運的接納。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麥子一樣,坦然面對各種人生境遇。


影片的結尾,男主角的妻子意外去世了,他悲痛,但也無奈接受了這個命運。順應社會與時代的發展,他的房子被拆了,他也接受了這個命運。


對人生,我們不只是接納,我們還有積極的創造,還有主觀能動性。就像主人公的勤勞、善良,會持續到他生命的最後。這樣的一生,有艱辛,有低落,有哀嘆,但也有歡笑,樂趣,也奮鬥過,因此也無怨無悔,生命充實而厚重。


願每位觀影者都能從這部影片獲得心靈的啟示和力量,過好自己的人生。


一部非常好看的療愈影片,推薦觀看。


孫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