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墜落》: 硬派戰爭電影巔峰, 美國屈辱的一刻

對於戰爭題材的酷愛,是財大氣粗的美國電影業一貫的特徵。當大筆金錢打造的特效與慘烈的傷亡場景糅合在一起時,自然而然就產生諸如《拯救大兵瑞恩》之類的經典戰爭影片。只是在我看來,真正稱得上是「硬派戰爭電影」巔峰之作的還是《黑鷹墜落》。與它相比,《拯救大兵瑞恩》顯得過於美化…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的含義絕不僅僅是指2002年拍攝的電影,在絕大多數美國人心目中,它指的是1993年美國在索馬利亞的軍事行動的失敗。

這場軍事行動的執行者是美國派遣到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特種部隊,目的是要抓捕襲擊聯合國部隊與美軍的當地民兵武裝頭領。戰鬥的結果是冒險輕進的美軍由於情報與指揮失誤,陷入了當地武裝的瘋狂圍攻之中。兩架黑鷹直升機先後被民兵的RPG火箭擊落,為了救回傷員,美軍特種部隊的抓捕行動被迫變成了拯救行動。

在經過了超過14個小時的激戰後,美軍特種部隊終於在聯合國部隊的幫助下殺出重圍。戰鬥結果是美軍死亡19人,而索馬利亞民兵的死傷超過1000人。在自以為無敵天下的美軍心目中,這已經是越戰後所遭受的最大傷亡。時任總統柯林頓也被迫宣布中止了在索馬利亞的干涉活動,單方面宣布撤軍。

也正是這樣的一次失利,使得美軍認清了直升機+陸軍聯合推進的模式並不適合複雜的城市作戰,更加註意城市巷戰前的火力準備,從而為後來的海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積累了經驗。

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大凡美國人的戰爭電影,總是充斥著火爆至極的場面,但那種過於美化的場景在最初的新鮮之後,能夠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會日漸稀薄。某種程度上,《黑鹿墜落》擺脫了這種俗套。在這部電影里,你看不到描寫美國內戰的《葛地斯堡》那種大兵團對壘的人山人海,也看不到二戰題材諸如《拯救大兵瑞恩》、《細細的紅線》里那些火炮轟鳴、坦克衝鋒、步兵如潮的場面。

按照史料顯示,整個戰鬥美軍投入的人數約為300人,而在影片中出現的部隊更少。導演將許多參戰士兵的經歷濃縮到某一些演員身上,這就使得這部電影可以歸入「小場面」的範疇--在整部影片里,從來沒有出現超過20人以上的戰鬥鏡頭。

然而這恰恰是現代局部戰爭的真實寫照。拍攝過《銀翼殺手》、《角鬥士》的雷利·斯科特可謂是絞盡腦汁地在有限的場面中表現殘酷與血腥,戰鬥規模的細微並不代表劇情的乏善可陳。其實在144分鐘的電影里,戰鬥場景大概佔去了100分鐘,而這100分鐘的戰鬥又是表現14個小時的真實歷程,如何能避免冷場和重複?答案是剪輯。

可以說,這是一部群像式的電影,沒有獨一無二的主人公。遊騎兵隊長埃弗斯曼、三角洲反恐部隊胡特、悍馬車隊士官長史崔可、黑膨直升機駕駛員杜蘭特…就是這幾個出場較多的角色也算不上真正的主角。導演也非常明白,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可能單獨支撐起一條足夠豐滿的主線。

於是,最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電影戰鬥情節,其實是由參加戰鬥的美軍的各個小團體在同一時間段內不同的遭遇所重疊而成,從而在各個層面上豐富了影片的張力。當然,這樣繁雜的敘事模式,對影片的剪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黑鷹墜落》也正因此贏得了2002年奧斯卡最佳剪輯大獎。

必須申明的是,這部電影雖然在剪輯和結構上有創新之處,但它依然是一部宣揚美國式價值觀的戰爭影片。斯科特在儘力還原戰爭的殘酷和細節時,依然有意或無意地標榜著美國主義。

一個顯著的例子便是:當影片快要結束,絕大部分部隊都安全之時,美軍的直升機依然盤旋在摩加迪沙的上空,通過高音喇叭反覆呼叫著被俘的黑魔駕駛員的名字:杜蘭特,我們一定要找到你!可是,這樣的美國價值觀並非影片的價值所在。我所碰到的每一個中國的觀眾,他們幾乎全部忘掉了這句台詞,而是津津樂道於電影中美製武器與蘇制武器的區別、索馬利亞民兵與美軍的單兵素質、美軍遊騎兵與三角洲反恐怖部隊在制服和戰術上的異同….

就像有美國影評人尖銳地指出,《黑魔墜落》印在宣傳海報上的那句出自三角洲反恐部隊指揮官蓋瑞森的名言:我們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胞--其實並不恰當。真正恰如其分的宣傳語應該是電影中那句直接來源於真實戰場錄音的話:We have got a Black Hawk Down!(我們剛剛墜落了一架黑鷹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