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風暴》經典影評10篇

《舞蹈風暴》是一部由洪嘯執導,何炅 / 沈培藝 / 沈偉主演的一部歌舞 / 真人秀類型的電影,特精心從網路上整理的一些觀眾的影評,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舞蹈風暴》影評(一):總體來說還不錯

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選的,但是有厲害的有一般的,對比起來特別明顯(我這種素人感覺差別還是有的)。不知道評委是怎麼給的,不過肯定是看自己口味吧。就我自己覺得李響和劉迦這兩個真的好厲害!李響舞動的時候就好像仙女一樣,整個看起來比較輕盈。劉迦的現代舞編的挺好的,比較合我自己的口味,有力度有技巧也有情感。期待他們兩個之後的作品。

《舞蹈風暴》影評(二):好看

《舞蹈風暴》是湖南衛視推出的頂級青年舞者競技秀。該節目從國內外專業藝術院校、院團、舞蹈工作室中挑選出最優秀、最具代表性的舞者進入電視甄選,由此誕生領銜中國舞蹈新力量的舞者。節目充滿年輕正能量,同時具備很強的觀賞性,節目創造性地採用時空凝結技術,現場設有128台攝像機對所有舞蹈表演進行360度實時觀測,定格風暴時刻,給觀眾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對抗新衝擊。

《舞蹈風暴》影評(三):純粹的舞者的舞台

相當震撼,尤其風暴時刻,向所有舞者致敬。從主持人何老師到製作團隊再到選手的甄選,都體現這精良二字,看完一期以後更加期待以後的發展。對於舞者一直懷著一種敬意的,真得長年累月的辛苦,職業生命也很有限,即使頂級的舞者,大家似乎也不知道姓名。曾經看過一個UP主的話「你跳舞厲害,那你去伴舞啊。你跳舞非常牛,那你去給非常牛的人伴舞啊」,相當扎心了。這檔綜藝讓優秀的舞者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讓他們的名字被大家知曉,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舞蹈風暴》影評(四):觀眾太吵了

其實節目挺好的,我也很喜歡這個題材。就是台下的觀眾太吵了,不管是不是真的動作很讓人驚嘆,台下的觀眾都在「哇」「啊」,完全影響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只說我自己)看電視的心情。所以第一期先給個3星。

印象里這幾年都很少純舞蹈類的綜藝節目,遠的有《舞動青春》(《舞動奇蹟》?),稍近的有《這就是街舞》。從《聲入人心》、《歌手》、《蒙面歌王》……一下子想起來的都是音樂類節目,《舞蹈風暴》作為一檔純舞蹈類節目,而且不限舞種。雖然可能不會那麼斟酌每個舞種的技術點,但可能會更看重是否傳達出了舞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也因為不限舞種,感覺看頭其實還挺大的。會繼續

風暴時刻,一開始以為是隨機抽取幾個瞬間來展示,昨晚看了節目才知道是既定的一個動作瞬間。個人感覺有點可惜,一個動作不能代表整個舞蹈吧?

為了湊字數,我寫啊寫啊。

《舞蹈風暴》影評(五):用一個動作來判定舞者的好壞是對舞蹈的侮辱

作為一個和李響一樣四歲開始練舞但完全不如他優秀的舞者,我覺得這個節目的「風暴時刻」完全的體現了中國觀眾對舞蹈淺薄的認識——「跳得高」「舉得穩」「長得美」。沒有任何一個單獨的動作應該被從一段完整的舞蹈中割裂出來,它更不能成為評判一個舞者的標準,也沒必要拿出來單獨欣賞。一個舞蹈最動人的是它帶給觀眾的感受,是舞者的一提一沉,是音樂的起承轉合,是落地時地板的輕響,是旋轉時衣擺的飛舞,是眼中光彩的明滅——這些結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舞蹈。舞蹈不是一個精湛的技巧,一個穩定的托舉,這些與一整段表演比是如此乾癟。

如果「風暴時刻」的設置只是對技巧的評價,那為什麼不要求所有人都跳技巧組合呢?

相比起之前金星在的舞蹈節目,這個節目顯得業餘,評委並不是一直能給出一針見血的點評,反而有過分誇張的吹捧。台下和幕後的反應也是,讓人想起來《我是歌手》的觀眾。《舞蹈風暴》給舞者的表演時間有些短,遇到好的舞者會讓人感覺意猶未盡,沒有給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

還有,關於舞者與舞蹈偶像的關係,二者是否可以相互成為。面對現在大眾的這種欣賞水平,如果專業舞者(指專業院校畢業的)想成為偶像,那意味著對自身審美的放棄和妥協,或者乾脆就不當舞者去演戲或者唱歌。

最後說點題外話,雖然要對多元化持有包容的心理,但是在我眼裡不同的舞種就是有高下之分的。芭蕾比街舞需要更嚴苛的基本功,比街舞對身材有更高的要求,比街舞有更深刻的內涵和更悠久的歷史,那為什麼不能說芭蕾就是比街舞更值得欣賞的舞蹈呢?

《舞蹈風暴》影評(六):風暴來了

湖南衛視最會將娛樂性與專業性融為一起、尋求平衡而製作節目,舞蹈風暴就是這樣的產物。利用動作定格成為舞者的高光時刻,是這個節目順應這個時代而選擇的「傳播」舞蹈的方式。

舞蹈的長尾效應要比音樂的低得多,所以導致舞蹈必須在那短短几分鐘要有抓住觀眾的亮點存在。因而舞蹈風暴使用高光時刻,作為輔助舞蹈、舞者、節目的宣傳名片,用乍看顯得很高科技而炫技的表現手法,對普通觀眾產生視覺衝擊力以致傳播,是非常討巧並且有效的。

街舞最能輕易將激情熱烈的快樂帶給公共空間。這幾年隨著嘻哈文化從地下走進大眾視野,以及《這就是街舞》等綜藝所傳播的街舞文化,街舞成為年輕觀眾接受度最高的舞種。雖然街舞審美經常追求「舞台炸」,這是非常單一單薄的審美角度,對於舞蹈藝術很是不公平,但是節目加入街舞,可以由點及面將觀眾的注意點輻射到其他的舞種,希望能實現「先富帶動後富」。

在舞蹈種類裡面,古典舞、現代舞、芭蕾舞、拉丁舞,這些舞種都存在欣賞門檻,但並不表示觀眾對這些舞種的欣賞沒有精神需求。從最淺顯的層面來說,古典舞、芭蕾更強調身體曲線線條表達舞蹈語言,那首先給人的感官印象就是舞者本身的姿態形象,沈偉老師沈培藝老師也很強調舞者的身體條件。朱鳳偉表現的陽剛力量的生命力振奮精神,孟慶暘的音舞詩畫《酉雞出辰》靈動的擬物化表現令人入迷。

四組評委來說,彭彭大華是為吸引年輕觀眾群,作為偶像因素的存在,他們的投票也可以看作舞蹈門檻外的觀眾的感受。這組嚮往兄弟非常有綜藝感,是增加節目可看度趣味性的一個亮點;揚揚老師常年混跡於舞蹈綜藝節目,個人情緒會誇張表達,煽動觀眾情緒引起共鳴,在剪輯前期宣傳片製造噱頭,極為知道鏡頭需要什麼素材製造起承轉合,非常能捕捉到鏡頭。沈偉老師作為專業一把手令人尊重,對舞者的要求是到手指尖的,觀眾更是可以通過他的評論學習如何從專業角度欣賞舞蹈作品。

評委總是在宣稱舞者也可以成為偶像,但偶像永遠成為不了舞者。舞者二字分量沉沉,需要背後下苦功夫,沉醉名利浮華是通往舞者路上的幻想屏障。

作為一檔致力於傳播舞蹈文化的節目,首先要保證它的受眾足夠的多,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打磨培養觀眾的舞蹈審美鑒賞能力。風暴正在路上。

《舞蹈風暴》影評(七):把舞台還給舞蹈,把想像留給觀眾。

很高興,自《舞動奇蹟》後,時隔很多年能夠看到類似的專屬於舞者的綜藝節目。

一個頂級流量平台+一群業內頂尖年輕舞者。很難說會成為現象級綜藝,但能火一定是必然。

評委與舞者:讓鍵盤俠閉嘴

作為一檔選秀節目,在沒有後台操控結果的情況下,評委擁有絕對意義上的決定權。所以,評委的水平必須要令觀眾老爺們信服,至少要在業界有一定知名度。

談談評委,中間二位屬於嚴謹派,揚揚可以歸類為感動派,亨和暢更多承擔的是活躍氣氛,平衡年齡,與前三位老師一起拉寬節目的受眾群體。如若哪位觀眾說道,亨與暢就是外行不懂舞蹈。您可別忘了,這檔節目本質上是選秀而非專業比賽。大華的音樂造詣自然不用多說,彭昱暢提名金馬影帝,與老戲骨們同台競爭也算是年少有為,受到肯定。拋去表演品種,表演者的語言具有一定共通性。

至於舞者,節目開篇已經說了,參賽選手在錄製前已經全國範圍內篩選一批,入圍舞者水平皆在線。音樂類選秀節目,尚可通過後期調音來糊弄觀眾,儘管在直播時刻依舊會原形畢露,但最終的結果仍然不影響已經產生的關注度。在此點名批評某大廠今夏的音樂節目。舞蹈類選秀節目,不存在後期調整,頂多用剪輯手段進行修整,倒也不影響觀眾對於舞者表現的判斷,一目了然。

舞蹈講究功底,天賦是其次。沒兩把刷子,芒果台也不敢直接拿來給觀眾喂shi,成本太高。所以,參賽舞者的水平保障了節目的競技性。而評委的專業化與多樣性也能夠帶來更多的化學反應。

風暴時刻:妥協與無奈之舉

舞蹈與唱歌比賽接近同質;縱使形式多麼花哨與創新,仍然要回歸到參賽選手本身的表演作品上。所謂的「Punchline」,編曲也好,編舞也罷,皆要服務於表演者。而《舞蹈風暴》節目創新的「Punchline」,即「風暴時刻」更多的是給電視觀眾看的微創新,而不是服務於舞者的表演。

很難不把風暴時刻的定格瞬間與贊助商的主打機型聯繫在一起。節目組要恰飯的嘛,廣告植入可以理解。

創新固然是好事,但展現的效果有點淺嘗輒止,我本人持保留意見。

當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風暴時刻」可以理解為例如是情緒的爆發、技巧的展現、肢體的突破等等。它是「Punchline」,也只能是前者。

觀眾互動:最大的敗筆

電影院看電影,龍標開始前,除了影院廣告外,還有觀影提示,例如禁止拍攝、大聲喧嘩、接打電話等不良行為。有違反者,皆為知者故作不知,這是素質問題。節目之中,現場觀看的感受與錄製播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不知者無意,也不能道德綁架,鍋要還給節目組。但現場觀眾哪天能夠線上完整的觀看一集,一定會在心裡念叨現場台下觀眾,艹!**!

於是,整一集下來,線上觀眾剛準備好好的觀賞一段表演時,線下觀眾多次間隔式的吶喊破壞了作品的完整度與視聽體驗。

台下觀眾是敗筆,但問題根源在錄製收音。

國綜製作:只做敘述者

強行輸入價值觀與將偏見強加與他人並無本質上的區別。

大多數國綜的通病在於,太過直接的表現慾望,而忽略到觀眾自行發現與想像的可能性。

只講故事,不講故事性。前者由創作者完成,後者則由觀眾自行提煉與探索。

當創作者開始解釋其創作時,觀眾就「不復存在」了。

所以,把舞台留給舞蹈,把想像留給觀眾。才能展現創作的生命力。

《舞蹈風暴》影評(八):舞蹈綜藝,又要進行舞蹈鑒賞水平養成了。

芒果台的綜藝絕對是有一套的,所以出新節目都會去看一眼,擔心會錯過好節目,也非常期待有一個節目會讓自己有不期而遇的驚喜感,例如《聲入人心》第一季的梅溪湖攪和大會。

《舞蹈風暴》是一個關於舞蹈的綜藝,其實挺期待的,期待它會像《聲入人心》一樣,給普通觀眾打開一扇欣賞舞蹈的大門,去認識專業的舞者,去了解不同的舞蹈的魅力所在。

第一階段的賽制是50名舞者去競爭36個晉級名額,有三位專業的評委和兩位非專業評委。三位專業評委是著名國際編舞家沈偉、中國舞劇表演教育領軍人沈培藝、資深舞蹈電視節目製作人揚揚、劉憲華和彭昱暢。其中劉憲華和彭昱暢是代表一票,所以選手需獲得4票中3票,即為晉級成功。 第一期,這五位評委的態度和人設很明確了。 沈偉老師,是非常嚴格和專業的,他對舞者的細節要求特別嚴格,舞者因為基本功不紮實,動作做得撒湯漏水的,他一般不會給票,是專業評委中的嚴師擔當。

揚揚老師像年輕人一樣愛激動,基本所有的舞者(就目前節目呈現的)她都會給票,然後用各種修飾詞來讚美和鼓勵舞者,是專業評委中老好人擔當。

沈培藝老師介於沈偉老師和揚揚老師之間,她有時會像揚揚老師一樣花痴激動,有時也會看到舞者跳舞的瑕疵,不太確定,是專業舞者之間的搖擺票。

劉憲華和彭昱暢都和大部分觀眾一樣,是門外漢,所以秉著「看舞看個熱鬧」的原則,逢人必給票,因為他們沒有立場不給票,作為門外漢能夠看出好壞之間的差別,但是容易被外在的東西吸引,也很難精確表達出到底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對舞者來講他們的評價沒有信服度,對觀眾來講也是一樣。劉憲華的作用在於插科打諢,有時還可以拉個小提琴;鵬鵬就基本沒話語權,不如場邊的觀眾有存在感。

第一期的節目,是由何老師的獨白把整個故事給串起來,營造了一種紀錄片的氛圍,非常彆扭!何老師的聲音大家太熟悉,非常容易串戲,其實是節目組在彌補轉場的缺失,一種沒新意的表現。這反而像何老師的一個獨角戲,在節目里給了何老師很多反應鏡頭,誇張的表情,像是何老師作為旁觀者,在看舞者們的表演,最後又總結,難道是塑造一種電影感??

這個節目最大的問題,在於門外漢們的反應鏡頭過多,甚至剝奪了觀眾的反應。現場女觀眾的大聲的呼喊和叫好,劉憲華和彭昱暢的過度反應,何老師誇張的反應,甚至有部分舞者的反應,都是重疊的!!這些反應本應該留給屏幕前的觀眾,讓我們來感受,來叫好,當屏幕里的人的反應提前於屏幕外的反應,基本是竊取了屏幕外觀眾的反應,我只能內心毫無波瀾,很麻木。 上述四種反應都非常一致,都是「好棒」「哇」「太好了」,我其實最想聽到的是專業舞者之間相互的點評,他們從專業角度如何評價等,他們可以有褒有貶的,只要他們把理由講出來,都可以接受,這樣讓觀眾會更了解舞蹈,也會更有興趣看節目。

反應過度的問題,和哪個節目的問題一樣!《歌手》,洪嘯工作室真是不出意料。目前為止,搜集到的資料不多,不太清楚節目組是否有請專業的人士做顧問,因為就第一期的感覺,非常的大雜燴,而且基本非常少呈現舞蹈的專業知識,或者說科普也行。這些內涵才是觀眾對舞者的尊重、對舞蹈了解的開始,也是整個節目逼格提升的捷徑,竟然沒有。整個節目專業輸出居然只能通過沈偉老師的隻言片語和我們對舞蹈的樸素感受。對於一項美的藝術,當然是越了解,越喜歡,越上頭。非常難過,節目組對在這一方面的缺失。 目前喜歡的表演有三個:

1、張藝凡和付弘奕的《追光者》 膚淺如我,小姑娘真是太美了。有溫婉的氣質,又有精靈般的跳躍。尤其是一開始的伸出腦袋,又在男舞者的肩頸處轉了一圈,這個動作帶點嬌羞,帶點天真。這個動作設計神了!

2、李響的《行者》:古典舞 李響跳的太美了,輕盈且有力,行雲流水,像一幅動態的畫。我在反覆觀看他跳的一分鐘,其實節目有在旁邊提示很多技術動作。感覺是其他舞者可能專業技術沒那麼多,沒怎麼注意旁邊的技術提示。

3、朱鳳偉的《別怕》:現當代舞他的舞蹈一種狂野的氣息,而且這個作品很有故事感,特別容易讓觀眾感受到他在表達什麼,是一種別樣的氣質。很喜歡。因為特別而喜歡。

對於舞者,大家都很喜歡,只不過希望節目組更好的去呈現更多舞者,更美的舞蹈,不要喧賓奪主。期待下一期。

跳跳魚札記

《舞蹈風暴》影評(九):九分預定,只要節目組別搞事

自從聲入人心之後湖南台好像找到了這麼一條小眾藝術推廣+選秀綜藝的路子。微博李響的熱搜過來看完第一集之後,九分預定。感覺會成為像聲入人心那樣有話題的綜藝。最大的亮點就在於選手們不僅條靚盤順,專業度也非常高,不太懂舞蹈的人也可以直觀感受到舞蹈之美。但是缺點也不少,簡單地說,就是在平衡專業性和選秀話題度上不夠火候,並且強行加雞湯說教偏離綜藝本體。

1 選手

一定要先暴誇一頓選手。

做專業性的綜藝核心的競爭力就在於選手的實力。如果一集下來,觀眾看完之後整體覺得「好厲害!」並能夠記住其中幾個選手的名字,那麼這檔節目的選人就算是成功了。

舞蹈風暴完全做到了這一點。第一集印象最深的當屬滿分選手李響,劉迦和朱鳳偉,實在是各有特色,但都令人心動。我已經腦補出了這三個人當主角的劇本,三大武林高手相愛相殺,想想就很刺激。

先說李響老師的古典舞《行者》,看下來就好像不急不徐地在雲端遊走的風,又好像在山林間潺潺流淌的水,最後又像廣袤沙漠中無言流動的沙。整個人就好像宛若驚鴻翩若蛟龍的白衣公子,明明身懷絕技,好似清冷出世的仙人,偏偏眉目中卻帶著一絲愁緒,使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明明有著這樣的仙氣,連名字都是"理想「這樣大而飄的感覺,然而對舞蹈的態度卻格外的腳踏實地,謙虛嚴謹,真是令人敬佩。不禁讓人覺得,台上流暢輕盈的美,是背後一點一滴的疼痛和汗水壘起來的。你付出多少,就收穫多少,努力是騙不了人的。一個人從事任何行業,都是這樣。也許就因為這樣,才能夠年紀輕輕就成為大滿貫,春晚領舞吧。

李響的前采

李響老師長得真的好像韓國男星李洙赫。跳舞這麼好,長得這麼帥,我可以三個字已經說膩了。

左:李響 右:李洙赫

如果說李響是翩然的公子,那麼劉迦一定是城中風流倜儻靈性肆意的小王爺,出場便是一陣旋風伴著馬蹄揚起的漫天花瓣,一臉的明媚嘴角還掛著一絲邪魅的微笑,時不時搞點惡作劇卻掩蓋不了靈氣,惹得姑娘們芳心大動然後搖搖扇子哈哈大笑,騎上黑色的大高馬瀟洒離去。賈昊悅老師簡直道出了我的心聲,劉迦老師快停止散發你的魅力吧,我有點上頭了。

男人的精髓,盡在側面賈昊悅老師的表情,是我本人

朱鳳偉的風格無疑是那種裹挾著大地原始力量撲面而來,充滿著熊熊似火的生命力。就好像是從草原來的雄鷹一般的漢子,整個人充滿了豪情與質樸,又保有著野獸般的矯捷和敏銳,猶如一陣颶風能夠摧毀你的常識和邏輯。他出場的時候我腦海中自動響起了草原呼麥和雷雷戰鼓,冷冽的北風和滾燙的烈酒。

身材真好

其他的選手也都令人印象深刻,猶如仙女下凡的張藝凡,單腳完成酉雞出辰的孟慶暘,兩位少年感十足的侯立和鄒凱屹,搞笑又專業的街舞團HiZam。看著他們在台上閃閃發光,自然而然地讓我們感到,舞蹈真好。它不僅僅是一種美,更是情感的一種表達和傳遞,當舞者和觀眾有了共鳴,那一瞬的短暫美好,足夠讓我們記得很久。

2 賽制及評委

賽制和評委部分,我要開始吐槽了。

這個整體賽制,所有舞种放在一起比,由評委決定舞者命運。一下子就讓我想到了美國NBC電視台的舞選秀綜藝節目,World of Dance。分成少兒組,成人組和齊舞組,每組都有不同的舞種選手一起比賽,三位導師進行打分,最後選出一名冠軍,給100萬美金。再看圓形的環繞著觀眾的舞台,選手從通道中跑出來的進場畫面,相似度90%。說沒有借鑒我是不信的。

WOD的舞台芒果台的舞台WOD選手進場芒果台選手進場

所以整個舞蹈風暴給我的感覺就是WOD加上中國好聲音的變形(推桿),風暴時刻大概是他們的原創吧,所以反覆強調是節目的亮點。

再說這個芒果台搞的風暴時刻。從整個賽制流程來說其實有沒有沒什麼關係,評委們不需要這個定格來評價舞蹈。因為舞蹈本身是一個流暢的過程,不僅要看動作技術,同時也要看情感表達,只有完整地看完一個作品,你才有整體的藝術感知。

在我看來風暴時刻完全是為了節目效果和屏幕前的觀眾。風暴時刻就相當於是把有技術難度的highlight來一個360全景截圖,同時也可以讓專業評委對著靜態的圖片講解一下動作做一下科普(但我沒發現有很多科普)。相當於簡單粗暴地把高難度動作懟在你眼前,直接告訴你,看,厲害吧!對於還沒有達到專業賞鑒能力的觀眾來說,這個操作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李響的風暴時刻,老師太好看了

四位評委的設置還算合理,兩位專業老師,一位製片人,兩位流量擔當。兩位專業老師是很專業,他們的定位就是嚴格要求選手,專業性點評,科普舞蹈知識。製片人評委大多數時候擔當主持人的角色,進行串場。但有時候評委們口水話也太多了,製片人評委和沈老師偶爾用力過猛,給人感覺略微刻意,台本痕迹過重。另外一個很強的感受是,說的話很像高中語文作文,假大空,時不時就來一個點題句升華句,不太接地氣,是誰給評委們寫的台本,好想告訴TA我高中語文老師跟我們說的一句話,作文切忌強行升華。

比如,有一幕是朱鳳偉的風暴時刻出來之後,製片人評委說,「為什麼我們節目風暴時刻是一個亮點,就是它其實是考驗我們舞者在設計一分鐘作品的時候有沒有用心。」 我只感覺到節目組在借著評委的口告訴觀眾:我們節目組設計這個環節是很用心的,它是干這個用的哦。這個風暴時刻幹嘛用的我們觀眾自己看不出來嗎?而且節目組就算要塞給我們一個環節設置目的,也編得實際一點好不好,你搞360環繞攝像機不是為了精細呈現舞者的動作技術難度,完成度,就是為了考察人家用不用心的?這種東西攝像機能拍出來?搞點實際的別來這種虛無縹緲的忽悠觀眾可以不?

朱鳳偉的風暴時刻

印象最深的是不齊舞團最後下場的時候,製片人評委說」雖然不能在這個小小舞台上發光,我相信你們在天地間可以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你們的熱情,我站起來給你們表示敬意。」不就是告訴他們你們不錯的,雖然被淘汰了,回去還要繼續在重慶拍視頻哦。但是這個用詞,發光?在天地間?站起來表示敬意?

總結起來一句話,可以,但沒必要。

Henry和彭彭我反倒覺得很好,綜藝擔當很有自覺,輕鬆搞笑,看到好的表演先是看看旁邊專業老師評委們的眼色,遇到喜歡的就推,也不裝作自己很懂。吃瓜群眾的樣子非常像屏幕前的我本人。

節目剪輯最令我感到不舒服的一點就是觀眾在選手進行舞蹈表演時候,只要有稍微厲害一點的動作,必然會發出」哇哦「的感嘆聲,實在很煩,非常影響觀感。其次在評委考慮要不要推桿的時候,觀眾必然會喊」推,推,推「, 猶如大型求婚現場逼著女生答應的圍觀群眾。

營造氣氛可以,但不要瞎搞。

最後一點是節目組貌似總是在選手採訪和評委點評中加一些價值觀和說教,雞湯味過重,令人尷尬。。選手對舞蹈的熱愛是體現在作品和故事裡的,要傳遞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精神可以多介紹選手準備作品的幕後過程,評委那麼多口水話和說教完全可以換成對各個舞種和舞蹈知識的科普,想要體現選手們的個性就多剪輯一點讓人感覺真實的片段比如賈昊悅小姐姐的迷妹表現,而不是讓選手們說一些他好厲害以及我很熱愛舞蹈這種聽著就很劇本化的話。

綜藝要做的事,是呈現和引導。你只需要把好的故事好的藝術呈現出來,然後相信觀眾有這個能力,從內容中獲得信息。而不是像高中語文閱讀一樣,直接告訴你我們這一段的中心思想是這個哦,這部分我們節目組想要表達的是那個哦。好文章也變得沒意思了。

吐槽完畢。

雖然有這麼多問題,這檔綜藝還是瑕不掩瑜。還是因為選手們實在都是神仙。

是這些舞者,讓我覺得舞蹈,真是值得更多人熱愛的藝術。也讓我發現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情,專註而努力的人有多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