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生》這部劇比起男女那點事,要刺激得多!

對於一個自詡有點逼格的人來說,Sir向來是對韓劇愛撒狗血的傳統興趣寥寥。

尤其是催淚三件寶的「絕症、車禍、好不了」,光聽著就想捏著鼻子繞道走。

但這部韓劇完全不一樣。

《新文化報》曾用一個標準準確地命中它的賣點:

此言非虛。

好,不賣關子。

它叫——《未生》(미생)

百想藝術大賞是韓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唯一綜合類藝術獎項,也是韓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

而《未生》則包攬了2015年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新人男演員三個大獎。

在Sir印象中,豆瓣上評分超過9.0的韓劇,不超10部。

《未生》得分9.3,位居次席。(第一是《搞笑一家人》)

《未生》改編自尹泰浩的同名網路漫畫,由金元錫導演,講述一群職場人打拚的故事。

「未生」是圍棋術語,指還有生存餘地的棋子,這枚棋可以做活,也可能被連根拔起。

而以「未生」為題,顧名思義,即是人生如棋局。

你既是棋子(受人擺布),也是下棋者(自我選擇)。

對於大部分來說,我們在公司的狀態就是未生,有可能成為死棋(被炒魷魚),也有可能被做活(平步青雲)。

這部劇,主要圍繞四位「未生」(安英怡、張白旗、韓錫律、張格萊)的故事展開。

從牌面組合看,《未生》就不像韓劇。

沒有長腿歐巴(男主身高只有173),也沒有國民女神。

甚至可以說,四位主演都不是特別有名的腕。

首先是,姜素拉(飾演安英怡)。

我們最熟悉她的角色是《陽光姐妹淘》中的大姐大春花。

在《未生》中,安英怡是辦公室少數派(女人),精通多門外語、外表高冷但內心善良。

生活上,她能挑起一起細活粗活,不需要,也不願別人幫忙。

連男生的活她也會。

工作上,她洞悉客戶需求,實習沒多久就為部門談下肥約。

轉正考核中,面對老大質疑,毫不怯場。

她唯一的問題是,作為一個新人老說,她太強了——而且,還是個女人。

所以她日子不好過,被指著鼻子罵,不得不幹一些雜務事的無理要求。

姜河那(飾演張白旗)。

參演過《Monstar》、《繼承者們》等電視劇,獲得了2014SBS演技大賞最佳新人獎。

跟安英怡一樣,張白旗也是精英中的精英。

從小到大都是模範生,學校還是公司,都是被看好的那一個。

但實力並不能決定一切。

即使你再強,你也是個新人,「核心任務」還是得交給「核心人物」。

所以,張白旗只能看著比自己「低能」的同事拿到更多資源。而自己空有一腔熱血。

他覺得被「屈才」了,向上司申請接更多任務,被駁回。

卞耀漢(飾演韓錫律)。

電影作品:《監視者們》、《社交恐懼症》等;電視作品:《前女友俱樂部》、《六龍飛天》等,曾獲2013首爾獨立電影節演員部門獨立電影明星獎。

油腔滑調,擅交際,厚臉皮。

還是個色胚。

每天提早上班,就為了多看幾眼美女。

總之,一個人人避之不及的「職場人精」。

任時完(飾演張格萊)。

曾是男子團體「帝國之子」主唱,憑電視劇《擁抱太陽的月亮》、電影《辯護人》獲項頗豐,正式進軍演藝界。

張格萊是《未生》男主角,也是辦公室里最慘的一個。

被看不起,被打壓,被欺負,一直都是。

這一切都源於他的身份——關係戶,而且人盡皆知。

老實說,「關係戶」在職場很常見。

也許大部分人都想當關係戶——唯一的區別是有沒關係。

但所有人都打從心裡厭惡關係戶。

張格萊很清楚這一點,所有他只有忍。

再加上自己學歷不高,欠缺專業知識。

第一天上班就無所適從。

連跟上司握手都不會。

特別緊張,十分拘謹。

注意這一幕,整個辦公室只有他在辦公時還穿著外套。

因為什麼都不會,也沒人有空(願意)教他,張格萊什麼都做不好。

看到這,大家肯定要問,那他年輕時幹嘛去了?

這拉扯出《未生》的另一條隱線。

原來,張格萊曾經非常熱愛下圍棋,但因為父親身體不好,只能放棄理想,早早出來打工。

賺錢,賺錢,賺錢,從早到晚兼職。

這種通過自己勞動獲得的回報很踏實,所以張格萊近乎偏執地推崇「努力」。

什麼事做不好,幹不成,原因無非——不夠努力。

連被孤立也因為不夠努力。

劇情照這樣發展,不難猜到,《未生》就是一個職場菜鳥逆襲的故事。

是的,套路總是不近相同,但講故事的方式,卻有高下之分。

《未生》好就好在,這是一出幾乎紀錄片式的職場生存指南。

它不像一般泡菜劇提供華而不實的幻想泡沫,也沒有為討好觀眾而強行製造鋤強扶弱的大反轉——張格萊不會在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其實是老闆兒子,也不會有人在他受欺負時伸出正義援手。

他只能默默承受一切,然後靠自己不斷的努力,一點一滴改變現實。

怎樣才能在職場混得好?

說白了,無非一句——

為了忠於現實,《未生》最有勇氣的一點的是——放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線。

這對於以偶像劇稱紅的韓國電視圈,讓男女主角不擦出點愛情火花,幾乎不可饒恕。

事實上,本來《未生》已被韓國無線台看中,但就是翻拍時,原作者尹太浩堅持不該有感情戲,有也應該淡化,最終談判破裂,版權才花落tvN。

幸好!

還記得《杜拉拉》的教訓么——號稱職場劇,但在翻拍電影電視版時,卻閹割了最最精彩的職場政治,對如何升遷保職一筆帶過。

相反,花了大量時間著墨男女之間那點事。

電影版《杜拉拉》,整齣電影就是徐靜蕾不停旅遊,談情說愛,如何從一個菜鳥變成精英,我們只能從服裝造型看出差異。

電視版《杜拉拉》變本加厲。

這是《北京青年報》2010年的標題:

Sir沒看過《杜拉拉》電視劇版。

但大致掃了一眼劇情簡介——32集至少有11集主打愛情。

從《暗生情愫》,到《戀情被發現》、《見父母》,然後分手,最後《日本複合泡溫泉》……

無怪乎被說——

《杜拉拉升職記》淪為了《杜拉拉戀愛史》,順應了剩女當道的潮流,但並非小說通過自我奮鬥體現自我價值的初衷,成為高管,贏得愛情,遠離了都市白領的真實生活,這個杜拉拉的成功遙不可及,不可複製,有點可惜又令人遺憾。

反看《未生》。

愛情戲幾乎為零。

全劇最粉紅的場景應該就是這一幕。

張格萊佩服安英怡的幹練,安英怡則敬重弱小張格萊。

每一次看到張格萊立功,安英怡會露出欣慰的微笑,這是因為,經常加班的她,懂得同樣熬夜的張格萊有多不容易。

但兩個人的關係也止步于欣賞。

為神馬不讓他們擦出點愛情的小火花。

Sir以為導演的回答十分精彩——選自《10asia》,翻譯@Koretic:

人們在現實中也並非總是體驗著愛情,如果一直沉浸於愛情的絢爛里,活著難道不會太疲倦嗎?

但是兄弟間的友情,或是遇見欣賞的人時的那或淺或深的情感,卻是很經常的體驗。

然而,這種在現實里比浪漫情節更常出現的情節,很少在(韓國)電視劇里被描繪出來。

正是基於這種目的,所以,在《未生》看到的一切,都能讓我們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

比如,在辦公室受委屈。

有誰敢當場崩潰大哭,甚至扯著大嗓跟上司吵架。

大多數人無不是默默咽下情緒,乖乖滾回工位收拾爛攤子。

還有,向上司彙報工作。

哪可能出現上司說英語,我講普通話的畫面。

你不飈流利的英語,根本沒機會站到他/她面前。

從演員職業表現上,《未生》就甩出我們同類片幾個馬位。

這正是《未生》高級的地方,它不以神奇逆轉迎合盧瑟,也不預設立場嘩眾取寵。

職場上,有好人,有壞人,但更多的,是人。

每一個人都有他不為人知的故事,而誰都有他自己想下的棋。

比如無可迴避的性別歧視。

生產期請假會被同事抱怨,但搞好工作又可能忽略家人。

這種歧視不公平,但也「公平」——因為上司,同事,家人,對你需求不一樣,甚至勢必衝突。

所以:

在職媽媽在同事、家人,特別是孩子面前一直都是罪人。

比如那些混日子的。

你可能不知道,他白天在辦公室里打瞌睡,是因為孩子鬧夜睡不好。

但再苦再累,回到家聽到一聲「爸爸」——一切又都值了。

冥冥中,這種無法擺脫的宿命感,暗暗呼應了劇名——《未生》。

人人都想當下棋者,但絕大部分人,註定是一顆棋子。

而命運的刺激又在於,不到最後,不告訴你結局。

所以,別輕易認輸。

或許這才是片名《未生》的真正含義——

堅持,是無論如何都要完生的意思。

PS.以上截圖字幕來自《TSKS韓劇社》

最後,這部劇在優酷,土豆都有在線了!

毒舌電影原創:dsmovie

覺得不錯請讚賞!喜歡請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