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我沒做過壞事,為何這樣對我



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現在有很多,電視劇《狗十三》《歡樂頌》《都挺好》等等,都能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子。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長久而深刻的。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

每一個生活得不開心的人,似乎都能從他或她身上找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儘可能地減少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嗎?

周小寬的答案是:有!

周小寬,知名心理諮詢師、情感管理和焦慮緩解專家。她被心理學家胡慎之譽為「能夠帶領來訪者穿透人生最黑暗和痛苦的階段, 通過認知生命的真相,走到光明之境的心理諮詢師」。

她的《走出自我認知的黑箱》也是一本關於原生家庭影響的書。所不同的是,在這本書里,她聊原生家庭,僅僅是為了了解,為了看見。

我們理順了那些亂麻,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把原生家庭無形的影響降到最低,才能真正過好自己的生活。



01不被愛並不是不夠好

電視劇《都挺好》講述了蘇家三兄妹,因為母親重男輕女,兩個哥哥幾乎佔去了家裡所有的資源,小女兒明玉在年少時不僅在飲食上沒法跟哥哥們比,還要做各種家務,母親為了省錢更是苛刻地壓縮明玉的教育資源。

原生家庭帶給明玉的傷害深深影響著她以後的生活。成年後的蘇明玉,明明是公司高管,擁有富裕的生活,就因為從小「不被愛」,她生活得一點兒都不開心,一個人孤獨地住在空蕩的大房子里,沒有真正的朋友,也無法接受別人的愛。

一邊疏離這個家庭,一邊又希望得到這個家庭的認可。時時處於這種矛盾和痛苦之中。

人天性的防禦本能就是,讓自己待在熟悉的感覺里,那樣當不可避免的糟糕感覺來臨時,會覺得更容易接受。人怕的是失控的感覺,於是很多人無意識地操控著自己的人生。

認識世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照別人的方式理解,如父母、家庭、環境;另一種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在接受父母及周圍人的影響,我們的自我認知也來自於父母、家族及周圍人。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自我認知,其實是別人給我們的自我認知,並非自己的認知。



也許在原生家庭,我們得到的認知是「不被愛」,是真的因為不夠好才不能得到愛嗎?不是的。

蘇明玉不被愛,只是因為她的媽媽不快樂。她媽媽原本是有能力的人,原本應該有一個如意的婚姻,可是為了家族,外婆犧牲了她的愛情。

她媽媽無法面對自己人生的失敗、不開心以及內心的各種衝突,所以毫無反抗能力且被忽視的女兒,就這樣成了母親發泄內心不和諧衝突的對象。

媽媽不能讓女兒舒服,因為外婆沒有用讓媽媽舒服的方式養育過她,媽媽沒有習得快樂、舒服這種感覺。

她們的人生背負著別人的人生,同樣也希望蘇明玉也背負她的人生。

所以蘇明玉沒必要期待要變得完美去獲取愛。我們不應該也承擔不了他人的人生,這個他人,包括父母。

原生家庭無法改變,創傷無法改變,那些痛苦的經歷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看自己的眼光,去容納、理解,去接受和放下。

心理學有句話叫「看見即療愈」。看見此刻的自己,不僅能打破舊有認知,還能擴展自己看待世界的寬度。

快樂有時,悲傷有時,低落有時,驕傲有時。這就是人生。暗夜和白晝共存,痛苦有時大於快樂,但是,我也想去看。



02你不用去討好全世界

2003年4月1日晚,張國榮因抑鬱症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墜樓身亡。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可以說震撼了整個華人社會。

事業有成愛情滿好、人見人愛的張國榮,當時是帶著怎樣的一種絕望跳下去的呢?人們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可是,回顧他的人生,我們依然能發現,童年的經歷帶給他的創傷,在他的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也在影響他。

張國榮出生於一個十個孩子的大家庭,他是老幺,而且是孤獨的老幺。

他的母親是一個委委屈屈的正房,在不幸的婚姻里終其一生。夫妻感情不合,加之工作忙碌,嗷嗷待哺的孩子反而成了累贅,更不要說什麼母愛了。他的母親在他成年後跟他說話也如陌生人一般客客氣氣。

而他們家父母與孩子是分開住的,他的父親一年到頭除了節假日很少回家,他與父親幾乎沒有交流。

冷漠的親情,給幼小的張國榮的心理投下陰影。成名後的他曾回憶說:「小時候不跟父母一起住,那種心酸、那種不開心,現在提起心裡仍好像有根刺。」

他甚至認為小孩子被媽媽打是一件好事,因為他連被打的機會都沒有。

從心理學角度講,一個人最核心的對於自我的認知,來源於最早期的母嬰關係。

在年幼時,孩子與母親之間建立的關係中,孩子沒有從母親那裡確認自己是被愛的、是足夠好的,那麼這份匱乏和對於自我的不確定感會蔓延到這個人的人生中,蔓延到他所有的關係里。

他需要的不僅僅是認同和肯定,是所有人的認同和肯定,不容有差,所以他什麼事都追求完美。



圈內的人都知道張國榮是一個過分追求完美的人。他在電影《槍王》中飾演一位偏執的殺人狂瑞克,這是一個精神病人,片中所表現出的迷茫無助,讓人幾乎疑心他真的患了病,實際上,這時距離他患抑鬱症還有兩年。

張國榮在自傳中坦言患上抑鬱症的原因,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不滿。

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沒有任何關係是完美的,沒有人是完全符合期待的。

所以你不需要向別人去證明自己。從小「不被愛」,只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出愛和肯定的能力。不被愛,並不是因為不夠好,即使足夠好,沒有「愛」這種能力的人,仍然不可能給予真愛。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體現在某件事情中,而是體現在這個存在里。

對於普通的我們來說,從現在起,學會在心裡對自己進行肯定吧,並鍛煉這種能力。寬容地對待自己吧,自己的價值不取決於他人的評價,更不需要向別人證明自己。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規則吧,別被任何人的規則綁架。

畢竟,無論何時,一個人的存在本身,才是最大的價值。

有時候,我們無法阻止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但也不要成為他人傷害自己的合謀。

你可以改變自己,但不要攻擊自己。



03和內在的自己相處

大部分處於痛苦或憤怒狀態的人,都是由於內心有一種衝突,而他們又無法整合這種衝突。

那麼,這種內在的不和諧不統一,一定會延展到他的外部世界,以挑釁別人、攻擊別人、抱怨別人或與他人起衝突的方式呈現。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內在世界不和諧時,他的外在世界,也會充滿不和諧的人、事、物。

如果身邊剛好有一個人常常被激怒,你可以這樣去想他:也許那是因為他內心有很多衝突沒法平衡積累下來的憤怒,在無意識中流露出來蔓延到了周邊。

這樣,是不是變得容易接納了呢?

換句話說,很多時候,外界引起你的不高興,只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你對自己不高興。

其實生活中衝突總是不斷的,並沒有完全不存在衝突、完全和諧的人生。

生活中的關係總是充滿著大量的投射,自己消化不了的情緒,會通過各種攻擊、指責扔給別人,這就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怎麼保護自己少受傷害呢?只有劃清界限,更多地接納自己、接納他人,讓內心的衝突減弱能量,讓自己更舒服,也讓別人更舒服。不與自己為敵,也就不與世界為敵。

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這個樣子可以不夠好,甚至很糟糕,但是真實。這種被接納的感覺,會帶來極大的安慰和安全感。

人人都愛好的事情、好的結果,但這不是愛的全部。當我不好、做不到、不想做、很糟糕的時候,你仍然喜歡、接納、理解、不離不棄,這就叫「愛」。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好好守護你的內在小孩吧,不要把它當作「壞孩子」,這是為了愛自己。

當你沒有達到預期,覺得自己很糟,覺得沮喪時,你仍然不攻擊自己,不處罰自己,不離自己而去,這就是愛自己。

當你感到疲勞困難、難以為糨時,如果沒有別人來幫助你,那麼你需要去做一些疼愛自己、關注自己、安撫自己的事情,這是一種自己為自己補充能量的方式。

原生家庭的問題是差不多的,原生家庭引發的傷害也差不多。從出生開始,每個人都會有需求沒被正視或滿足過,所以每個人心底或許都有個受傷的小孩,期待著被「看見」和「療愈」。

但,光期待是不夠的。只有你選擇去看清楚,這一切才會改變。

周小寬老師的文字像鑰匙,可以打開塵封的認知黑暗,顛覆你的自我認知,不再活在別人的認知里,不再被外界的評價標準綁架。

要做一個成年人,更多的是去做一種選擇:選擇構建屬於自己的全新認知。正如心理學家胡慎之所說:打開這本書,就是你成長的選擇。

親愛的,這裡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去看見自己,認識自己,重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