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完魚做什麼?中科院這位女老師開始職業「拼骨頭」

吃完一條魚,把魚骨頭拼回原來的樣子;吃完一隻雞,讓雞骨頭恢復原貌。

這波操作太酷了!最近在抖音上收穫了超過200萬的點贊。而讓這些動物的骨頭都能復原的人,就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和她的小夥伴們。

沒有理由的喜歡

盧靜是研究古魚類的,這是一個極其冷門的領域,全世界加起來真正研究這個方向的,可能也就幾十個人。

領域冷門,盧靜卻覺得很酷!

大學的時候,盧靜在四川師範學院學的生物學,在那麼多生物中,她對脊椎動物情有獨鍾。

「脊椎動物的骨骼太有意思了,很神奇!」盧靜覺得骨骼不僅展現了脊椎動物的美感,而研究它才能揭秘脊椎動物的演化歷史甚至人類的進化史。因為,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就是脊椎動物,甚至人類自身也是一種脊椎動物。

2003年,盧靜從四川來到北京,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讀研究生、讀博士,然後留所工作至今 。

最早對脊椎動物的興趣,還是來自電影和漫畫。看《奪寶奇兵》,看《龍珠》,「電影里有個考古學教授,經常出去探險,還能碰到骷髏頭和各種野外生物,太酷了!」

至今,她的辦公室里還收藏著有關拉蒂邁魚的漫畫。但她最早看《龍珠》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條魚是什麼,還以為就是一條普通的魚。直到讀研究生,她知道了有拉蒂邁魚這種魚,「原來小悟空當時吃的魚,就是我研究的肉鰭魚。」盧靜說,它有胳膊和腿,在這個像胳膊和腿一樣的魚鰭裡面,真的是有骨骼的。和其他魚類不一樣,正是這種形式的骨骼,最後演化出來人類的四肢,胳膊和腿。

其實,盧靜的工作之一,就是從這位4億年前的「朋友」——拉蒂邁魚身上搜尋人類的影子。

盧靜研究的古魚類,很多都已經滅絕了。像當時有的盾皮魚類、棘魚類、爪齒魚類等,很多古魚現如今都看不到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的魚類(輻鰭魚類),在4億年前卻是很不起眼的一個分支。

4億年前的魚,身體怎麼改變,獲得了什麼特徵,得以一步步從水裡上了陸地。在這個漫長的過程里,出現了什麼變化,和人類又有什麼關係。這都是盧靜想知道的。而她堅信,這其中每個細微的變化,都可能對今天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條魚引發的靈感

2019年5月,盧靜受邀參與審核了科普出版社的一個科普視頻。那是一條短視頻,關於肺魚的科普動畫故事,但在這短短的幾十秒內,就講解了一個知識點。「特別有意思,讓人一下就有了興趣。」

因為這一個動畫,盧靜一下還看了出版社做的好些個其他方向的短視頻。「平時我從來不看別的,基本上能看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就不錯了。」像盧靜這樣的科研工作者,沉迷於文獻、資料,跟網路接觸的很少。「讓自己和互聯網的喧囂保持距離,是科學家們的共識。」

可短視頻的新鮮感一下啟發了她,「這樣的科普形式新鮮、好玩,我是不是也可以用短視頻的形式來做一些古生物的科普。」於是她決定與科普出版社合作做一些古生物題材的短視頻。

正巧一個同事正在準備一篇科學家怎麼吃魚頭的科普文章,他建議把魚頭吃了後拼起來。盧靜一下來了靈感,「那我們就一起去吃一次魚,吃完再把魚骨頭拼起來!」

那天的晚飯,盧靜就拉著幾個同事、博士生一起,在辦公室里吃魚頭泡餅。

吃很容易,想再拼回去就難了。魚的頭骨在所有脊椎動物裡面是數量最多的,結構也是最複雜的。對於學過骨骼學和解剖學的他們來說,雖然魚的每一塊骨頭他們都不陌生,但要把這些骨頭再放回立體的樣子,可就是兩回事了。

魚有很多非常小的骨片,還得分左右,特別是鰓蓋骨下面的鰓條骨,是怎樣跟鰓蓋連接起來的。要在短時間內把這些位置關係弄清楚,哪些部分遊離、哪些部分嚴絲合縫,真的很難。

盧靜他們吃得時候特別小心,生怕破壞了一些軟骨。因為正常做標本,是不會去吃的,一般都是用水煮或者讓麵包蟲去吃肉,但這得花費很長時間,他們來不及。

雖然藝高人膽大,「沒想到,上來就給自己挑了一個最難的。」說起來,盧靜哭笑不得。吃完的魚骨頭很油,他們用洗潔精清洗了很久,時間緊張,洗完就用吹風機吹乾,甚至還想到用無水酒精來快速脫水。為了貼合大家的日常生活,盧靜他們選的東西都來自平時生活中接觸得到的,連支撐魚骨頭的支架,就是把一次性筷子掰了幾段而已。「挺接地氣的,這樣能做出來真挺酷的。」

本以為有一個多小時就能拼完,但盧靜站在那三個多小時,腰都累壞了,還沒全部拼完。好幾次,就因為一塊小骨頭的位置,大傢伙就得分析研究半天。眼看怎麼都拼不好最後幾塊骨頭,盧靜想難道要放棄嗎?但在這時候放棄,所有的都前功盡棄,不能這樣。她咬咬牙,挺直了腰板,提了一口氣,最後幾塊小骨頭居然在10分鐘內全拼上了,一個胖頭魚的頭骨清晰呈現出來。

從5點左右開始吃魚,到拼完了魚骨已經是夜裡10點多,大伙兒足足忙活了5個多小時。「在想放棄的最後關頭拼成功了,這也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讓盧靜最沒想到的是,這第一條胖頭魚的視頻發出去以後,就在抖音上收穫了100多萬個點贊。「這就是視頻的語言,真的是傳統的科普形式達不到的。」

盧靜說,第一次拍視頻的時候,真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反饋這麼好。

古生物的魅力

骨骼被拼回了原貌,下一步呢?盧靜說,下一步就是真正的科普時間了,比如一條胖頭魚,這條魚的祖先是誰,這才真正聯繫到了古生物本身。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對化石很感興趣,特別是很多孩子愛去博物館,喜歡恐龍,很想知道原來的古生物都是什麼模樣。盧靜認為,雖然這是一個冷門的、不接地氣的領域,但是又有很多人感興趣,這也是她最初想做科普的初衷。

「我不想因為這個學科冷門,就讓大家覺得化石離我們很遠,其實並不是,除了恐龍,應該讓大家知道更多。」盧靜說,所有的化石其實都是生物演化的證據,講述著過去的生物是怎麼變化到現在這個樣子。

在做短視頻之前,盧靜也做科普,比如到博物館裡面向大學生開講座,或者發表自己的科普文章。但這樣的受眾面很窄,一旦專業術語多了,很多人根本看不懂,這樣的科普工作,效果總是差點意思。

但短視頻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流量化時代,比較貼合大家的生活節奏和方式。盧靜在選取時,也考慮到大家平時常見的動物,這樣更接地氣。

司空見慣的雞,平時可能很少有人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的骨骼。但實際上,雞和恐龍的骨骼很像,不管雞鴨鵝都是鳥類,而鳥類的直接祖先,就是一類和霸王龍親緣關係很近的小型食肉恐龍。所以,鳥類和恐龍的骨骼有很多相似和聯繫,可以說鳥類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霸王龍的骨骼特徵。「我們展示出雞的骨骼,找出雞和恐龍相似的地方,也正是告訴大家,今天的動物都是古代的動物演化來的,所以化石離我們並不遙遠。」

盧靜說,發布了拼雞骨頭的視頻後,真的有網友艾特她,讓她講講恐龍是怎麼演化到雞的,她就覺得特別高興。

短短几個月,盧靜的抖音號「玩骨頭的盧老師」已經吸引了近40萬粉絲,大家都在期待盧老師更新視頻。如今,看網友的留言,回答網友的提問, 也成了盧靜業餘的一大樂趣。

前段時間,有一位網友發了一張照片給盧靜,問是什麼東西。盧靜一看,這是一個看上去很像魚龍的標本,她特意跑去請教了研究海生爬行動物的同事。同事看的第一眼就驚呆了,趕緊問是在哪裡發現的,可一聽盧靜說是廣州,就笑了。因為廣州不太可能發現魚龍。

原來,這個很像魚龍的標本,只是一個做得很真的雕刻。這個魚龍的椎體,還是魚的樣子,但生活在一億多年前的魚龍其實是不一樣的,它有自己獨特的椎體,這得做研究的人才能識別出來。

為了讓網友能徹底弄明白,盧靜還專門去了趟標本館,拍下了真正魚龍標本的模樣,把不同的地方做對比,讓網友一眼就能看出來。

還有一個網友,發來了一張在新疆拍的照片。圖裡是一個脊椎動物的骨骼連著半截脊椎,網友說看到有孔像眼睛,以為是動物的頭連著脊椎,還有不少網友留言說像是蟒蛇的頭骨。

盧靜研究了一下發現,這個網友把骨骼的前後拿反了,網友以為是頭的部分,實際上是動物的骨盆。盧靜判斷出這是一種哺乳動物,她又跑到標本館,比較了豬、羊、牛、馬等幾種不同的哺乳動物,最後得出結論圖片里的是一種野豬的骨骼。

拍下了標本的圖片,還做了視頻,盧靜趕緊發到了抖音號上,給網友們解釋清楚。「特別好的一個科普點,正好把知識傳遞出去。」盧靜說,其實在生活中就是這樣,本以為不容易碰見化石,但實際上骨骼、化石都是很常見的。

按盧靜說,做科研是工作,做科普只能用她的休息時間。她說,自己的生活概括起來就是與古生物有關的一切。「剛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是不明就裡的喜歡,但做到現在,這份喜歡越來越深,也越來越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一天算下來,盧靜要工作14個小時。除了科研論文和野外挖掘等傳統項目之外,她還和國外大學合作,設計了一款VR程序,嘗試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處理數據,幫助重建和修理標本。

盧靜說,她特別希望通過最前沿的科技手段,讓古生物學變得酷一些。「我們的工作真的不僅僅是大家想像中的拿著放大鏡、顯微鏡在那看古老的石頭,實際上我們真的做了很多很新的嘗試。」她以後會找機會展現真實的工作場景,讓更多的人能知道古生物這個學科到底是做什麼的,而研究這個學科的人又是用了怎樣的方式去揭秘遠古生物的奧秘。

「過去從未過去,它鑄造了你的現在,幫助你看見未來。」這是盧靜很喜歡的一句話,就像她認為的古生物一樣:化石離現在並不遙遠,現在的生物身上,都留著過去生物的影子。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駱倩雯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