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對倆孩子態度天差地別:別讓你的偏心,毀了孩子一輩子

如何平衡大寶和二寶的關係,相信已經成為了很多二胎家庭的困擾。

一碗水,真的端的平嗎?

前段時間,秦昊在節目《婆婆和媽媽》中,模仿汪小菲對待兩個孩子截然不同的態度,戳中了無數父母的心。

同樣都是孩子放學回到家,汪小菲對待女兒是一幅和藹可親的的面孔:

「寶貝回來了,想爸爸了嗎,過來讓爸爸抱抱。「

而對待兒子則是一幅冷若冰山的態度,面對兒子軟綿綿地一句「爸爸(bǎbá)」,非但沒有融化老父親的心,反而被嚴厲呵斥:

「給我好好說話,那叫爸!」

對女兒有求必應,對兒子嚴格苛刻。

汪小菲的這一番「女兒奴「操作,引得一眾網友哈哈大笑。

事實上,這樣區別對待孩子,真的好嗎?

在《奇葩說》上有一個辯題:生二胎需要經過孩子同意嗎?

很多家長都覺得不需要,二寶生下來了,大寶自然就能接受了,但事實真的這樣嗎?

我們不妨先試想一下:作為一個孩子,他的全世界就是父母,父母對他來說是唯一的;但如果父母一聲不吭地生了二寶,本來屬於他的全部的愛,都將一大部分地轉移到另一個孩子身上

面對一個跟自己搶奪父母的愛的「不速之客」,孩子會好受嗎?

正如傅首爾所說的:」當孩子手裡有一百顆糖,他怎麼會介意分享,當他手裡只有兩顆糖,你又憑什麼教他大方」。

因此,生二胎之前,家長們需要引導孩子從心裡上悅納弟弟或妹妹的到來;

生二胎之後,也需要儘力協調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

看得見大寶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用物質彌補

朋友在生了二胎之後,發現大寶總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喜歡惡搞各種事情讓夫妻兩人不省心。

反思之後,朋友也意識到了自己有了小寶之後,一天24小時都圍著小寶轉,無意間忽略了大寶的感受,內心有愧于大寶。

於是,為了彌補大寶,朋友總會買很多大寶喜歡的玩具和零食。本以為這樣大寶就會懂事一點,沒想到大寶反而變本加厲,越來越喜歡跟朋友對著干。

孩子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敏感。因為小寶的出生,全家的焦點一下子從大寶轉移到了小寶身上,這時候,大寶心理就會形成一種強烈的落差感。

其實,孩子惡搞只不過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希望父母能看得見自己的需求,給予自己足夠多的愛,而不是一味的虧心彌補。

父母的愛才是安撫孩子內心的關鍵,告訴孩子即使有了小寶,父母還是會無條件地愛你。

賦予大寶更多權力,樹立老大的地位,讓大寶有更多的參與感

孫儷曾經在節目里說道,自從有了二胎之後,會更關心老大的心理。

在懷妹妹的時候,就開始有意識地給老大滲透:他要有一個妹妹或弟弟了。

等小花出生後,這名字還是老大等等起的。

給予等等更多的愛,鼓勵等等去照顧妹妹,在言傳身教中慢慢培養哥哥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同樣的,應采兒最近在《新生日記》中透露,自己不會在老大面前表現得過於在乎二胎,還雲淡風輕地對兒子說:「這是媽媽送給你的禮物。」

小甜椒 jasper 聽到之後樂開了花,像擁有了自己的寵物一般欣然接受弟弟的到來,對弟弟愛不釋手~

適當地賦予大寶更多的權力,不僅可以給與大寶更多在乎感,也可以讓大寶親身參與照顧小寶當中,增強對小寶的認同感,促進孩子們之間的關係。

無論大寶還是二寶,都是父母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存在。如果愛的天枰失衡了,無論對哪一方來說都會造成傷害。

別忘了,當你全身心圍著小寶忙東忙西的時候,身後的那個孩子或許在角落無聲地吶喊著:「媽媽,我也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