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誅仙1》的首日票房,就必須承認IP+粉絲電影依然是當下國產片邁不過去的坎兒。
截至上映首日19時,這部經典IP大片的首日票房已經輕鬆突破1億,這也意味著該片極有可能摘下中秋檔票房冠軍。
更有趣的是,在一場粉絲5星VS書粉1星的豆瓣大戰後,該片豆瓣評分迅速從開畫的6.7分跌至6.1分,相比之下該片貓眼評分相對穩健,基本保持在8.5分左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另一方面是該片主演之一的「李沁戲份」話題一度登頂熱搜第一,又引發了一場李沁粉絲和孟美岐粉絲關於「壓番」與否的掰頭。
但無論爭議如何,至少影片的票房是穩了。
之前《上海堡壘》票房敗北,許多人還為同樣是流量明星+IP組合的該片票房捏把汗,但事實證明粉絲對票房的拉動力依然強悍。
但影片的票房能一直保持強悍下去嗎?粉絲電影的命途真的可以憑藉一部大片強勢逆襲嗎?答案似乎也是不確定的。
一方面,基於粉絲掰頭和不點映直接憑粉絲來拉動口碑和票房逆襲的方法論,似乎並不具備太多可複製性,另一方面,現象級的票房也不一定意味著這部電影本質而言是優秀的。
現在的問題是,《上海堡壘》關掉的粉絲IP電影之門,是不是真的又被首日破億的《誅仙I》打開了?
肖戰「入魔」好評、李沁戲份上熱搜,《誅仙I》口碑兩極分化這嚴重?
現在看影片的網評,最大的感受就是:審美隔離,已經遍布整個江湖。
明星粉絲是真心贊,書粉是真心吐槽。
可是電影到底行不行?
我的觀點是:不驚艷,但及格。
這種態度,首先在於:原著,難改。
作為內地仙俠小說的開山之作之一,小說《誅仙》與《飄邈之旅》、《小兵傳奇》並稱為「網路三大奇書」,又被稱為「後金庸時代的武俠聖經」。一部十多年前就風靡一時的網路小說,在中國網路文學發展史上佔據了如此重要的地位。
幾乎可以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部《誅仙》。
我相信程小東導演拍《誅仙》的野心,但具體到電影,還必須面臨一個實際的問題:沒錢。
5000萬製作費,還算沒錢?但對於一部大體量奇幻大片來說,只夠把電影做成2D。
於是這就引出了電影的第一個bug:特效虎頭蛇尾。
剛開場,田靈兒揮舞紅綢,靈氣叢生。
鬼王宗四大使出場,氣勢如虹。
程小東一發力,就創造出一個仙魔兩界水火不容的故事。
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原著中精彩絕倫的七脈會武,基本淪為冷兵器正面剛,御劍御物,基本不存在的。
預算有限,仙界的戰術打法也只能將就了,最後大戰中眾多青雲弟子結成人肉風火輪去攻擊鬼王宗大魔王,確定不是去送人頭?
說好的誅仙劍陣呢?出來了一下就消失的神獸水麒麟,確定不是溜粉?
故事成為bug二。
一方面,程小東勝在講故事的節奏感把控到位。藉助張小凡的視角,將不同陣營、不同人物與視角引入,逐步帶著觀眾完整接受誅仙的世界觀,而且基本涵蓋了第一部的內容。
問題是,程小東講的這個故事,太急,也太趕了,無論是大竹峰測試功力、小竹峰偷窺、碧瑤偷燒火棍、碧瑤獻初吻、張小凡對決青雲門等等,都有前半程強行搞笑、後20分鐘急沖沖送便當的倉促感。
所以電影真的沒法看了?也不是。
優點一:拍出了仙俠氣。
作為一開始就聯手徐克,參與過《蜀山傳》等多部仙俠大片製作的資深導演,程小東本身就擅長拍攝仙俠奇幻,影片的氛圍是完全成立的,只是在有限預算下無法做到更精緻。
優點二:拍出了少年氣。
值得誇的主要是肖戰。
不管電影如何,肖戰版的張小凡還是得到了很多原著粉的支持和贊同,從懵懂小子初入江湖,到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成為悲情英雄,肖戰在片中的表現,確實足夠讓觀眾忘掉《陳情令》中的魏無羨。
肖戰在片中的演技是始終保持在線的,無論是誤殺師姐,把師姐擁在懷裡的痛徹心扉,還是抱著碧瑤遠走天涯時的冷酷與決絕,或是鬼王逃遁後反遭眾師長圍殺的絕望嘶吼,肖戰都很到位地完成了這些名場面的演繹。
雖然程小東的執導下張小凡人設變得話癆了一點,但肖戰還是演出了角色的乾淨、質樸與後期的冷酷憂鬱。
所以影片的口碑分化也就不奇怪了,一方面,程小東的確沒有完全拍出原著的大開大合、驚心動魄的正邪對決,但同時呢,一票主角的表現又總體合格,就連孟美岐也並沒有拖整部戲的後腿。但是在口碑兩極分化下,為什麼影片票房卻逆襲了?
IP電影票房連敗,《誅仙I》是如何做到逆風翻盤的?
這裡說的逆襲,是相對近期票房難看的IP電影,也是相對於影片前期被一致看衰的氛圍。
別看電影現在火爆到無論是影片票房紀錄和排片全部位居同期第一,但在第一波造型和預告放出時,網上一片罵聲。
加上影片並沒有開啟點映,更加深了觀眾對影片品質的懷疑。
但果然誰都逃不過「真香警告」,自上映後影片熱度開始迅速飆升,成功為IP+流量電影贏回一城。
還值得注意的是《誅仙I》逆襲的方法論有一定的偶然性,導致其並不可複製。
1. 天時:檔期加成+粉絲電影回潮。
在經歷了撕番、撤檔、改檔中秋檔,《誅仙I》卻是極其穩定的存在,從一開始就定檔中秋,宣傳節奏有條不紊地走,其它影片紛紛離開,《哪吒》已經是強弩之末,《羅小黑》有口碑沒票房,最強勁敵《小小的願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撕番大戰,多少對影片票房產生一定影響。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沒有強敵搶票房,「矮個中拔高兒」所帶來的紅利不可估量。
另一方面,是粉絲電影經歷《上海堡壘》的低潮,也產生了一定的回潮,這時候品質尚可的《誅仙I》出現,一切都恰逢其時。
2. 地利:IP優勢+明星粉絲,構成票房口碑基本盤。
2003年的一個夜晚,當福州人蕭鼎(筆名)敲下「張小凡」三個字時,也許不會想到,該書迅速拿下 多個暢銷排行榜榜首,超過2000萬粉絲。
從連載到實體出版,從小說到遊戲、影視作品改編,《誅仙》的人氣與影響力不斷攀升,且長盛不衰。
十多年間,它已然煉成一個超強IP,成為一代人的回憶。無論品質是否完全滿意,影片都依然可能動員相當一部分書粉走進影院。
而正所謂「粉絲決定口碑,路人決定票房。」明星粉絲迅速行動起來,力挺票房、控評口碑。即使是主演粉絲因為壓番質疑相互手撕,無形中也還是提升了影片熱度。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人和。
即使遭遇口碑爭議,還是不得不承認,導演程小東唯美浪漫的武俠動作風格依然與《誅仙》的整體風格非常吻合。
這個導演選擇基本是正確的。
選角也不俗。
原著的成功,就在於作者蕭鼎用起伏跌宕的筆法描寫了主角張小凡閱盡滄桑的成長曆程,張小凡對了,影片就錯不到哪裡。而肖戰顯然演繹了一個在路人、書粉和粉絲之間取得最大公約數的張小凡。
至於李沁基本可以說是陸雪琪的不二人選。
書中所描寫的陸雪琪「容顏空靈清絕,性子清冷出塵,不喜多舌言辭」,簡直可以無縫代入李沁的臉!
另一位人氣極高的女性角色碧瑤從開拍到現在都引發諸多爭議,書迷們認為孟美岐的形象和俏麗鬼馬的碧瑤相距甚遠。但現在看來,這種大膽選角也催生出一種新鮮感,而事實證明孟美岐總體表現不算齣戲。
無論如何,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誅仙I》首日還是爆了,一路水逆的粉絲+流量電影也終於等到了這場甘霖,但一部首日票房過關的《誅仙I》真的代表整個粉絲電影的翻盤嗎?未免過於樂觀。
粉絲電影的時代沒過去,還升級了?
需要指出的是,《誅仙I》是在肖戰未火的時候就拍攝完成了,出品方最早的想法應該也不是靠流量明星來拉動票房,而是把更多投資放在了電影製作上,否則不會選擇當時還是小咖演員的肖戰。
程小東說,他選中肖戰出演張小凡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他眼神里有一種澄澈的善良、單純,而這一點在電影中,也展現得很充分。
結果出人意料地,影片沒上映,肖戰突然火了。
加上孟美岐,《誅仙I》就這麼成為了一部頂流參演的粉絲電影。
但即使作為粉絲電影,《誅仙I》還是能看出一些變化。
比如導演程小東蓋章,拍《誅仙I》苦,肖戰是最苦那個。
因為《誅仙I》拍攝期間正值秋冬, 這邊寒冬剛泡完水上岸,那邊就有鼓風機斥候。
幾乎每場戲都吹,都吹得肖戰鼻涕眼淚一起流。
導演替他叫苦,肖戰反倒說:我倒不覺得它苦,我只是覺得是劇情需要吧。因為我們整體呈現的感覺就是比較寫實,有那種俠義之感。我們拍了很多實景,拍了很多山水,都是那種荒漠的枯涼感,我覺得還蠻帶感的。
而備受質疑的孟美岐回應《誅仙》選角爭議說的是:有不足會改進。還說天賦這東西自己也不確定有沒有。
感受都一種流量明星的變化沒?至少,是虛心了、誠懇了,不再自帶一股霸氣了。也不是一味地吃流量的紅利了。
這,或許才是一個偶像該有的演員的自我修養。
而這樣的艱苦,有來自於影片的一種反常規IP大片操作手法:實景拍攝。
從影四十多年堪稱華語電影發展見證者的程小東,面對沒有功夫底子、經驗也不算多的演員,堅持要求演員所有戲親身上陣,不拿所謂的摳圖、替身糊弄觀眾。
這也意味著,《誅仙》雖是大IP+流量明星電影,但至少在主創層面,IP做或者明星都不只是噱頭。
而是試圖拍出那個「一個少年,手持一根燒火棍,孤獨地面對整個世界」的誅仙江湖。
實事求是地說,影片的口碑和票房呈現出的,依然是粉絲電影傳統的審美隔離。
有書粉被氣到怒吼,也有明星粉絲被感動到尖叫。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只能說,流量粉絲電影,還遠遠沒有退出中國電影江湖。
可以做的,是盡量抵抗無腦、泡沫般的溢美之詞。
承認粉絲電影的存在,又要努力建立良性,可持續的作品信仰。
粉絲電影不是問題,問題是必須讓路人觀眾,也能不後悔自己的電影票錢。
換句話說,粉絲電影,也需要一場生態向上的凈化。
《誅仙I》的名句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流量粉絲電影的時代還沒過去,這是事實,但粉絲電影能否重新崛起,關鍵還是:至少要拍出對得起觀眾的電影——別以觀眾為芻狗。
至於首日豆瓣評分從6.7急降到6.1後,《誅仙I》能不能把中秋票房冠軍保持到最後,粉絲說了沒用,還得看觀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