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為什麼能火?靠這種強悍的組織力

「劇作就像一個生命體,在所有主創的集體共創中,它會如生命般自然湧現。」

——陳菲(檸萌影業創始合伙人、CEO)

文|魯亞克、南木 混沌大學

作為今年堪稱現象級全民爆款的熱播劇集,《三十而已》刻畫出王漫妮、顧佳、鍾曉芹3位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根植於真實的土壤,這部劇頻頻霸榜熱搜、刷新全網各項記錄,引發了一輪又一輪觀眾熱議。

和《三十而已》同期引爆輿論場的,還有一部《二十不惑》,兩部劇集的出品製作方都是檸萌影業,曾一手打造過《好先生》、《小別離》、《小歡喜》等爆款劇集。

能持續輸出爆款,靠的肯定不是運氣,檸萌影業打造爆款的成功密鑰是什麼?

人設真實

看過《三十而已》這部劇的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才是我們真正想看到的女性劇。

幾名女主角面臨的問題和困境,也是現實生活中女性會遇到的,儘管劇中的事件經過戲劇化的處理,但真實的細節和情緒使觀眾產生代入感,不浮誇、不生硬。

30歲的王漫妮,是一名奢侈品櫃姐,每天迎來送往都是有錢人,但她本人滬漂八年還生活在底層,從市中心的合租老房子搬到郊區,每天早上利用擠地鐵的時間化一個精緻的妝。工作時被同事嫉妒排擠,下了班還要接媽媽催回家、催相親的電話。上班時會遇到穿著得體的猥瑣男,下班後還要去跟奇葩男相親......

獨身來大城市闖蕩的普通女孩,卻在最昂貴的地段做奢侈品店的銷售,潛移默化間感受著物慾的衝擊,一瞬間打開了多少人心底的情緒。

同樣30歲的顧佳,諧音「顧家」,名牌大學畢業,曾在外企工作,後與丈夫許幻山創業後,在家做全職太太。她是《三十而已》的主角之一,第一次引發廣泛討論,源於打架事件。

因為一件小事,顧佳和另外一位家委會的家長關係鬧僵,而這位家長為了報復顧佳,把許子言關進小黑屋。顧佳得知後,安置好孩子,摘掉手上的昂貴手錶,踢掉高跟鞋,把欺負孩子的兩個媽媽往房間里一推,打了對方一頓。

很多觀眾在看了這段戲之後,被顧佳這個人設圈粉。縱觀中國電視劇市場,全職太太的角色很多,但還沒有哪個角色以同類「爆款」事出圈。這個橋段或許誇張但情緒給人的感受是真實的,符合人物的,同時又是此前市場稀缺的。如何營造這種邏輯真實情緒真實,成為人設和戲劇真實的前提。

「比的是你的洞察夠不夠深,表達夠不夠新」,陳菲這樣解讀人設立起來的方式。在她看來,不一定說顧佳打家長這個事兒是真實的,但「為母則剛」是一種本能,不能容忍別人動自己的孩子,「這或許不是一個生活的真實,但這是一個邏輯的情緒的真實,如何處理極致和真實這對矛盾是非常考驗創作者的」。

30歲的鐘曉芹,比起其他兩位女主過得有些安逸,成了家也依然活在父母庇護下,工作沒有太突出,生活也沒什麼波瀾,但在平靜的外表下卻也有著讓外人直喊「趕緊離婚」的婚姻。自己沒有從心理上真正長大,老公還沒有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倆人不像夫妻更像舍友,家裡的氣氛經常凝固,除了魚在游、貓在跑,婚姻寂寥缺乏生機。

像王漫妮、顧佳、鍾曉芹這樣的原型,生活中一抓一大把,她們分別代表的是奮鬥社畜、中產全職太太、本地乖乖女,她們身上的癥結也涵蓋了熟齡女性正在面臨的困惑和難題。關於情感、婚姻、育兒、職業等話題統統囊括,沒有刻意講道理,但所有的問題都擺在檯面上,交給觀眾去討論判斷。

能夠達到不懸浮的真實,非常考驗製作團隊專業的功底,背後需要紮實的功夫,這體現在一部劇包括劇作、製作、表演等方方面面。《三十而已》中的職業設定也很值得討論,編劇張英姬表示,作為一部女性話題劇,她希望每條線涉及到職場的時候,都能選取最突出最有特點的職業,並且要與人物的成長相輔相成。

出於這種考慮,劇中涉及了一些相對比較特別的職業,包括奢侈品銷售、煙花設計師、討債專員。其中不少來自張英姬身邊朋友的真實職業,這樣能近距離觀察他們的職業細節。

比如為了更好地呈現主角「煙花設計師」的職業特色,張英姬除了採訪開煙花廠的朋友還特意去澳門看了煙花秀,看了整個工作過程。這個職業是顧佳那條線設定下來後,張英姬最早確定的,她覺得這個職業特別好地烘託了顧佳的焦慮感,他們家做煙花設計,就相當於他們家所有的財富和生活,都是坐在火藥桶上的。

在劇本創作階段,檸萌影業也安排了不少對奢侈品銷售的深度採訪,劇中呈現出的王漫妮的職場基本都是真實的案例。此外,檸萌還充分運用用戶洞察方法論為劇作提供「滬漂青年生態」、「三十歲女性困境」的諸多素材和觀點。

「顧佳是你理想中的自己,鍾曉芹是平凡普通的自己,王漫妮可能是你那個不願直面的自己」,陳菲這樣解讀劇中的三位女主構建起的一體三面。

細節真實和代入感、看到真實的自己,是這部爆款劇出圈的重要原因。

價值表達

真實背後,往往蘊藏著集體情緒和社會價值的表達。

《三十而已》這部劇起源於編劇的個人感受。30歲,恰逢她生子,孩子的出生讓她反過來審視已有的生活與社會身份,想做一部這樣的劇集,聚焦30歲女性。這與檸萌影業的想法不謀而合。

曾一手打造出《好先生》、《小別離》、《小歡喜》的檸萌影業,非常關注現實主義題材。女性力量崛起、女性題材劇集引發熱議,從美國的《致命女人》到韓國《82年生的金智英》等不斷「出圈」大火。

「現實題材,就是要去碰撞現實生活中最真實的痛點、最新的價值觀。比如《三十而已》核心的破題點就是以年齡剖面劍指女性的新慾望,展現新女性自我意識覺醒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渴求。」

這幾年,陳菲也深刻感受到了女性力量在中國社會的崛起。「做現實題材,你就是要去感知和表達這個時代社會的變化」,陳菲很看重「踩准這個時代集體情緒的步點」,這樣才能更廣泛獲得觀眾的共鳴,最好是「只快半步」,去洞察廣大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壓力,「怎麼去多元表達這樣的困境,怎麼去提供解決方案,我們要提煉表達的也許是廣大女性她想說但她說不出來、想做又沒有勇氣去做的,這是發人深省、給人以力量的。」

多年從業經驗告訴陳菲,20-40歲的女性用戶是劇集的核心用戶、也是輿論場的主流人群,30歲是大賽道。「對女性本身而言,25歲到35歲這個區間,女性整體在職業發展上、在社會身份的轉型上,都是變化很大的節點,只不過這個年齡區間的女性題材太難寫。最難的還是價值表達,既要呈現出真實多元的價值觀,又要堅守女性價值觀。」

難寫的賽道上,他們選擇集體共創來完成。編劇張英姬是女性,兩位總製片人陳菲和徐曉鷗是女性,導演張曉波是男性。陳菲回憶,在整個創作過程當中,有大量激烈的討論甚至爭吵。多視角的討論和補充,豐富了劇集本身的價值表達。「越是女性作品,越需要男性視角,不能把男性作為對立面或工具人刻意貶損男性」,這是陳菲的切身體會。

最多的爭論在王漫妮身上。王漫妮的慾望很容易被觀眾感知,她希望在這個年齡找一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伴侶。對於梁正賢,她是愛人、還是愛錢、還是愛綜合條件下的這個人,這個問題無法拆分。「愛」與「錢」的分寸把握,體現在王漫妮對男友禮物的態度上,送車、租房、給卡,哪些是她接受的,哪些是拒絕的,怎麼接受?為什麼拒絕?再有,王漫妮和梁交往過程中的妥協和堅守怎麼表達?初遇時的理性拒絕和再相見時的飛蛾撲火;從接受不婚主義到得知他有相處七年的女友再到最後被要求「一南一北」共存時王漫妮的不同態度,通過這些人物的行動選擇和背後的邏輯呈現人物豐富的內心,讓人物立得住,邏輯自洽、價值得以表達。

「要讓女性觀眾從中得到思辨的體驗和精神的滋養,但你又不能違背生活的真實,那麼就要去設計這些角色的底線,以及在這個底線之上她過程中的掙扎,這也是對創作者的難度考驗」,陳菲說。

無論男女,劇中每一個人都各有軌跡,給觀眾一種映照現實的體驗,根本在於主創團隊立足「真實」和「立體」,反映當下女性的生存圖景,進行價值表達。王漫妮月薪一萬五,但要在市中心租7000塊一個月的房子,她的內心期待融入這個大都會,更近地感受城市的心跳,這本身就是一種新的價值表達。

戰略先行

好故事好人物、真實立體、表達當代價值觀,是檸萌影業現實題材爆款劇集的共同特質。能持續生產出爆款,不會是偶然,這其中的密鑰值得探尋。

陳菲借用一個公式簡單解析了這個密鑰:成功=戰略×組織能力

在講檸萌影業的戰略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劇集行業的沿革。

2007年前,劇集行業還處於影視公司林立,但產量不高的「小舢板時代」。2007年,廣電總局頒布了「一劇四星」的政策,也就是一部電視劇可以同時在4家衛視播出,在此之前,一部劇可以在更多家的衛視同時播出。新政直接激發了衛視的競爭,也帶來了劇集行業的大發展,而在同年,視頻網站也悄然出現。

到了2009年,華誼兄弟在A股上市,這是影視第一股,接下來資本就進入行業分層,之後的幾年,視頻網站開始洗牌,一直到2015年,幾大巨頭紛紛入場,並在此後的幾年迎來了行業的第二波風口,這主要是因為視頻網站的崛起,一直到2017年,呈現出BAT三足鼎立加國有芒果一枝獨秀的「3+1」競爭格局。與此同時,劇集的主要消費場景逐漸遷移到視頻網站。2018年中,行業的泡沫開始擠出,回歸到一個理性調整期。

表面來看,第一波風口和第二波風口看上去是政策和資本的一個雙輪推動,實質上還是科技進步帶來的渠道變遷,也就是從線性電視向移動互聯網的轉變。

時間退回到檸萌影業成立時的2014年,彼時整個視頻行業還在洗牌,相比老牌製作公司,初生的檸萌影業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覓得發展,首先要思索的便是定位問題。

檸萌是怎麼定位自己的呢?

一是定位超級劇集,專註行業頭部;二是定位年輕用戶,側重視頻網站。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擇?

當檸萌入行時,整個行業剛進入第二曲線,當時行業的第一曲線是傳統電視劇,用戶年齡主要在25—55歲,但隨著消費渠道的變遷,一部分年輕用戶被手機、pad中的視頻內容分流,成為視頻網站的用戶群。

檸萌提出的超級劇集就是既能夠滿足傳統媒體的收視人群,又能夠滿足年輕「新大眾」的內容消費需求,「超級內容連接新大眾」是初生的檸萌影業提出的戰略方向。

檸萌影業對超級劇集的定義是:高投入、高質量、高收視(流量)的內容。無論在互聯網渠道,還是電視渠道,都是受歡迎的。

此後,關鍵要素十倍好真的實現了,在檸萌成立的第3年,視頻網站的劇集價格,呈現出了十倍的增長。

在檸萌剛成立時,劇集產品屬於高毛利產品,頭部和腰部產品的利潤極差並不是很大,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難度更大的頭部產品呢?

「現在想想,一是我們幾個創始人的行為方式,就是信奉能力範圍內要做最好;二是一種商業直覺,這樣更能築高競爭壁壘;還有就是對於未來市場關係的預判,我們相信絕大部分的市場都存在二八法則。」陳菲這樣解釋當時的戰略選擇。

所以,檸萌的戰略優勢體現在哪?

它是一家戰略先行、而不是資源先行的公司,在最初堅決定位了年輕的用戶,側重了視頻網站,正好匹配到了行業的發展階段,抓住了第二波的風口,也就是10倍速要素的好,然後定位在了頭部內容、超級劇集,著力打造較強的不可替代性。

一攻一守,檸萌的發展根基已定。

在檸萌成立的2014年,經歷了「用戶劇集內容消費從電視端轉向長視頻網站」的巨變,而今天,在短視頻的內容消費趨勢對長視頻形成猛烈衝擊的當下,長劇集如何順應變革浪潮,檸萌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比如長劇集的ToC趨勢,比如科技的發展對長劇集的產品形態、用戶體驗、甚至生產方式和播出渠道的顛覆。」,陳菲表示。

陳菲在混沌大學分享課程 點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