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痴呆老人身後,都有一群精疲力盡的家人

不久之前,在黃渤的新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中,黃渤談到了自己的父親,並首次公開自己的父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症。

一開始黃渤只覺得父親是老了記性不好。直到有一次黃渤回家,父親對他客氣至極,拿椅子給他坐,還問喝不喝茶……因為父親把他認成是自己的「老戰友」了。

那一刻,黃渤才意識到,父親已經嚴重到連自己兒子都不記得了。

說到這裡時,黃渤的眼淚終於忍不住了,回憶起以前被父親打的經歷,黃渤更是深情說到:

「他現在能打我一頓,那該有多高興」。

舒淇也被感動的忍不住落淚,鼓勵安慰黃渤說,只要爸爸還在身邊就好,哪怕他不記得曾經,我們可以經常給他講故事重溫過去。

這一段深情的內心獨白,也把大眾的目光聚焦到這個特殊的老年群體上。

1、1000萬認知症老人

老年痴呆症,比你想像中的更普遍。

2018年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症)國際聯合組織數據公布,全球一共有5000多萬痴呆症患者。每隔三秒鐘,新增一名。

在中國,現有800萬到1000萬個痴呆的患者,有2000多萬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其中因阿爾茲海默症(AD)導致痴呆的患者數已經超過600萬。75歲以上的老人10%患有智能障礙,85歲以上的老人中1/3為失智老人。老年痴呆症已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癌症、中風之後,導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殺手」。根據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的調查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人均年花費為19444.26美元,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所致社會經濟負擔總額達到1677.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萬億元)。

失智老人患病的過程就是從漸漸遺忘、糊塗、失憶、情緒失控、性情大變、衰弱、癱倒......。同時,隨著病情加重,他們逐漸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表意不清、理解困難帶來的不確定感,讓他們變得迷茫無助、煩躁易怒、敏感多疑。

有人一件事要問好幾遍,煮個菜要放好幾次鹽;

有人出門買個菜就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無助得像迷路的3歲小孩;

有人智力退化得只記得過去的事情,旁若無人地自言自語也不管旁邊有沒有人;

有人連什麼東西能吃都分不清楚、手上沾到的排泄物下一秒就往嘴裡放;

隨之而來的,是生活上的難自理。

日常物品忘記如何使用,出門忘記回家,再到後面身體功能的退化, 喪失走路的能力,大小便失禁,連咀嚼的能力會失去。

家屬們也同樣在忍受著折磨。

無法與老人溝通,隨時擔心他走丟,24小時陪伴……



-yuan圈圈-

奶奶(79歲 患老年痴呆3年)

在奶奶患上老年痴呆前,我從來不知道生病會讓人變化這麼大。

生病後,奶奶從一個溫和文靜的老太太,變成了一個情緒失常的老人。我已經數不清她罵走了幾個請來照顧的阿姨,每一個來的護工,都會被她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我看見她偷偷往包里塞了很多調料!家裡的調料都被她偷走了!把她抓起來!」

每次她都要罵到我爸回家為止,然後生氣地質問我爸:「你不想要我了是吧?你就想讓她們害死我是吧?」我見過老爸無數次看著奶奶欲哭無淚:「我要上班啊,不用吃飯了嗎?我下班就回來了啊。」「你讓他們走,不準進我的家。」

這種情況到了後期更加嚴重,奶奶一看不見我爸就會一直叫他的名字,我爸在家的話去哪都寸步不離地跟著。她還經常認不出我跟我媽,動不動就讓我們回自己家去。有時候老媽會氣得沖奶奶大喊:「這裡就是我家我回哪裡啊回!」但是氣完我媽又會無奈的嘆氣:「你說我跟個老人計較什麼呢?」

-@澳亞認知症照護培訓學員陳阿姨-

父親(患老年痴呆二十多年)

陳阿姨的父親,從有癥狀到確診老年痴呆,有二十年的時間。那個時候,父親還很年輕,喜歡到處跑,到處玩。但是,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古怪,打人、發怒、不認識路、記不清事情成了家常便飯。親戚都奇怪,為什麼父親像換了一個人,怎麼脾氣變得那麼的差,一言不合就要動手打罵,而家人能做的就是鬥智斗勇,甚至經常上演了全武行,但是問題從來沒有解決過。

看到別人家的正常父親,陳阿姨一家人五味雜陳,心裡默默流著淚,這樣的生活實在受不了。隨著父親的狀況越來越多,家庭飽受折磨,兄妹失和,為了父親是否生病、誰去照顧爭論不休。陳阿姨的母親臉上再無往日的笑容,被愛折騰的父親搞得精神崩潰,常常以淚洗面。110是陳阿姨家經常打的電話,因為父親常常走失,找不到人,很多時候只能通過報警來找尋走失的父親。

由於一直沒有意識到父親得的是痴呆症,陳阿姨一家一直以來都是讓父親自由活動的。但是,隨著父親到處惹是生非,行為怪異,越來越覺得他可能真的是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了。直到有一次,父親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把家裡房子給點著了。陳阿姨就意識到,父親精神方面一定出了問題,必須送去醫院診治。

花了很大的力氣,說服了家人,陳阿姨帶著父親在當地的醫院檢查過後,終於確定了自己的父親得的是酒精性痴呆症。陳阿姨的父親一直都有愛喝酒的習慣,過度飲酒是造成精神失調並誘發痴呆症(特別是早發性痴呆症)的危險因素。根據國際相關研究調查,在65歲以前發病的57,000例痴呆患者中,多數人約57%與長期大量飲酒有關。

老年痴呆症病確診了,對於陳阿姨一家倆說,也算是釋懷了。她們一家開始更理解自己的父親了,很快就把老父親送到了當地的養老機構。沒了老父親天天的折磨,家裡的緊張氣氛緩和了很多,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也在好轉。在父親80歲的時候,陳阿姨還特地給他過了八十大壽。



2、每個痴呆症老人背後都有一群精疲力盡的家人

生病的人每況愈下,照顧的人逐漸崩潰......每個患病的老人身後,都有一群精疲力盡的家人。

根據2018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症)報告,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中,90%以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都由家人照護。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那些整天奔波在工作和家庭間的中年家庭,又該如何去平衡工作、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天平呢?他們既要事無巨細地照顧著病人的衣食起居和情緒,又要兼顧工作,甚至還要照顧上學的孩子,直到精疲力盡,失去耐心.......如果沒有親身直面過,你可能無法體會到無數家庭被它支配的那種無力感。

老年痴呆病患家屬既要事無巨細地照顧著病人的衣食起居和情緒,又要兼顧工作,甚至還要照顧上學的孩子,直到精疲力盡,失去耐心.......這種辛酸,並不是常人能體會的。

能請個護工來緩解照料壓力嗎?

有一位痴呆症的子女麻阿姨試著請了位保姆,但只過了10多天,她就被保姆「炒魷魚」了。

麻阿姨對保姆的要求是:不需要做飯、做家務,只要管好媽媽一人的衣食住行。但雙方磨合的這10多天,都不舒服。

「主要是她不知道該怎麼照顧我媽媽這種類型吧。」麻阿姨舉了個例子,「我媽媽有極大的不安全感,總是叫人。我都會給她回應:好的,有我在,我會陪著你。這種話我一天可能要重複幾十遍。外人聽著會覺得沒什麼用,但能安撫她,讓她平靜下來,不然,她會很焦躁。」

「我媽媽很多時候,說話語無倫次,我也聽不懂她說什麼。但是她說了,我都會應和她:好的,好的,我去做。其實,我也不需要真的去做什麼,她看到你回應了,一會兒她就忘了。但你不理她,她會反覆說。」

麻阿姨發現,媽媽這樣說話的時候,保姆基本不會有回應,「聽不明白也就當作沒聽到。我把照顧下來的心得告訴她,她又不接受。因為她覺得自己經驗豐富。」

10多天下來,保姆覺得很辛苦;而麻阿姨多了一個人要溝通,也覺得比以前更累。

「我發現,市面上的保姆都適合做家務、帶孩子,能照顧我媽媽這樣的失智老人的,不知道去哪兒找。」

護理員真的這麼難找嗎?

根據認知症專家澳亞方舟的了解,在市面上基本請不到有這方面護理能力的護理員。老年痴呆患者家屬通常會請普通的保姆,然後慢慢磨合,一點點教,造成的結果就是頻繁更換保姆。

在澳亞方舟看來,照顧失智老人是需要技巧的,有時候甚至比照顧小孩子還麻煩,小孩子教教就會了,但這些老人每次都要重新開始。目前具備專業性的護理人員,真的不多。

3、老年痴呆症家屬能做的事

在這裡,也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家屬提幾點建議:

老人確診後應如何處理:

多參加互助團體活動,如老年痴呆患者俱樂部、醫院的患者教育課堂、患者網站交流平台等,在這些社交平台互相傾訴、結交朋友。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情感支持系統,獲得適當的情感支持。

如何應對交流困難:

保持面對面的交流,讓彼此處於一個物理平面上,以便於進行眼神交流。注意傾聽患者所言,使用簡單的詞語、短句讓交流儘可能簡單,要多鼓勵、切忌催促,適時的幽默也能緩解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