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掉頭就走, 老藝術家們堅定立場, 金馬獎我們不稀罕

據中國電影報報道,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對此都交口稱讚,一邊表示太好了,自己玩去吧,一邊期待內地能辦個權威的電影獎。

曾經金馬獎是中國最具分量的電影獎,如今卻正在衰落。

金馬獎誕生在上世紀60年代,在早期,發展較為成熟的香港電影全面佔據台灣,以李翰祥、胡金銓、張徹為代表的邵氏、嘉禾公司里一批香港影人進入台灣發展。

香港影人帶來成熟的思路和拍攝方法,帶領著台灣影人找到了進步的方向。

所以早期的金馬獎上,得獎的電影及影人基本都是來自香港,凌波、李麗華、盧燕、秦祥林等從香港出道的演員們也在台灣大放異彩。

台灣本土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歸亞蕾、秦漢、徐楓、上官靈鳳、柯俊雄等一批演員和李行、白景瑞等幾位名導,正是因香港電影的融入帶來的發展下,出現的這些本土電影人,為台灣電影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到80年代,吳宇森、徐克、麥當雄、嚴浩為首的新一批香港導演也進入台灣。

暴力的警匪故事、情感極為細膩的港人歷史情懷這類型影片開始在台灣流行,《英雄本色》、《省港旗兵》、《滾滾紅塵》、《秋天的童話》讓剛剛找到路子的台灣電影又被「打回」原型。

此時的電影人也意識到原創力及創新的重要性。

隨著李安《推手》、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王童《稻草人》、《香蕉天堂》、蔡明亮《青少年哪吒》等影片的陸續出現,台灣電影以驚人的姿態迅速在華語區甚至世界大放異彩。

他們將新浪潮的勢頭越推越洶湧,這些影片不僅電影質感非常優秀,電影語言及主題在當時也是很先鋒性的。

而現在,金馬獎給觀眾的印象一直是「台灣電影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相互阿諛」,有矬子里拔將軍的意思。

2018年最賣座台灣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全台票房突破2.2億台幣,約4900萬人民幣,跟大陸市場完全不能比。

看著每一屆的提名名單,一群不知名的小輩們用自己稱不上很好的影片角逐他們心中的王者至尊,每一次的頒獎典禮也稀稀落落,只有少部分明星能出席。

十多年的發展,似乎除了最開始的那幾位名導,沒有新力量的注入,導致當這些老導演短暫的休息或是陷入創作瓶頸時,沒有能夠接棒的導演,沒有能激發出新市場潛力的作品,因此金馬獎也就自然而然進入前邊所說的「空窗期」。

與此同時,大陸電影逐漸問鼎金馬獎,大陸電影的比例逐漸上升,比如我不是葯神,但現在隨著台灣地區電影的衰落和去奶奶金馬獎作死,讓大陸電影也逐漸對金馬沒了興趣,就連今年的宣傳海報也被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