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電影 《投名狀》 解析版。

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本片於2007年上映

電影由,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主演,徐靜蕾是女一號



本片獲得27屆香港金像獎 最佳影片

第45屆台北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投名狀

先介紹一下這部戲的梗概:電影的背景是太平天國時期,龐青雲原來是清軍的一名將領,一次戰鬥中由於友軍見死不救,他所在的部隊全軍覆沒。龐春雲死裡逃生,由於體力不支他暈倒在了逃難的路上。在一名農村婦女的解救下,他逐漸恢復了體力。第二天當他醒來,農村婦女已經離開。他來到小鎮上找口飯吃,正好遇到姜午陽在招攏人手準備打劫軍糧。一番比試過後,姜午陽決定帶龐青雲見大哥趙二虎。此時趙二虎已經帶領村裡人來到了山溝邊,準備伏擊太平軍運送軍糧。在雙方激戰的過程中,龐青雲直接一番觀望後,找準時機直接出手幹掉了對方老大,為趙二虎他們贏得了戰鬥的勝利。在跟誰趙二虎、姜午陽回到村子後,龐青雲意外發現原來救他的農村婦女竟然是趙二虎的妻子。當天晚上,清軍魁字營來到小村莊,把他們白天搶來的糧食都掠奪走了,還打傷、打死了人。正當整個村子的人都垂頭喪氣的時候,龐春雲告訴大家可以去投軍,只有這樣才不被欺負。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龐春雲還跟趙二虎、姜午陽一起殺了人,納了投名狀。在投靠軍機處陳公後,三兄弟很快迎來了第一場戰鬥—舒城之戰,三兄弟憑藉八百人馬成功把對方五千兵馬攪亂,並最終贏得了勝利。在接下來攻打另外一座城池時,三兄弟遇到了第一次分歧。狗子等人在戰鬥勝利後姦淫民女,龐青雲下令斬首示眾,趙二虎為狗子等人求情,最後姜午陽操刀。在攻打蘇州的過程中,龐青雲圍城九個月未果。由於龐青雲私自出戰,陳大人、狄大人等三位大人斷了他們的糧草,無奈龐青雲帶著姜午陽前往魁字營找何魁借糧,並以平分南京作為條件。此時趙二虎自告奮勇,以送鴉片為名混入城中,並順利見到了守衛蘇州城的太平軍首領黃大金。黃大金早就知道姜午陽的身份,但是他並沒有殺了趙二虎。他告訴趙二虎讓城裡四千士兵回家務農,不要虐待城裡的百姓,並以此為條件在和趙二虎比劍的過程中主動撞死在了劍上。當龐青雲帶著糧食慰勞了士兵準備攻城時,城門打開了,蘇州城和平解放。但是三兄弟馬上迎來了第二次分歧。趙二虎張羅著分食物給百姓還有投降的士兵吃,龐青雲堅決反對,他認為這10天的糧食是他們攻打南京的資本,多分一點給百姓還有投降的士兵,他的自己人就少吃一點。況且全軍接下來將攻打南京,蘇州是一座空城,投降的四千人一拿起武器就變成兵。為了杜絕後患,龐春雲下令殺了四千人。就在全軍準備出發南京時,趙二虎帶著部分隊伍想要自行離開,龐青雲帶著姜午陽跪倒在趙二虎面前,最終趙二虎選擇留下。攻下南京後,趙二虎私發朝廷軍餉。在南京城內,何魁想要拉攏趙二虎,趙二虎沒有正面回應。姜午陽發現趙二虎老婆上了大哥龐青雲的船上。在朝廷上,大堂外,慈禧太后賞封龐春云為兩江總督,並賜黃馬褂。龐春雲請求兩江轄區免除三年賦稅,太后准許。早朝過後,龐春雲與陳公、狄大人相見,狄大人告訴他已經為了挑好了良辰吉日受封,並告訴他地方督府手握重兵,太后不放心;龐春雲告訴他自己會帶頭裁軍;龐春雲臨走時,狄大人質問他,攻下蘇州,趙二虎帶頭嘩變;攻下南京,又私發朝廷軍餉,難道山字營姓趙嗎?回到南京後,龐春雲開始布置除掉趙二虎。此時趙二虎已經想通了大哥龐春雲的所作所為,他認為大哥也許是對的,並告訴妻子想要回去。就在此時,趙二虎得知消息何魁準備兵變襲擊大哥龐春雲,他二話不說就走。在路上他遇到陸大山,陸大山告訴他龐春雲約他在南京城外的小鎮相遇,他告訴陸大山趕緊帶上兵馬前往,自己只身前往。此時姜午陽來到大哥府上,他發現府上都換了侍衛。當聽管家說道大哥和二哥和好,準備再下午宴請二哥時,他跑到了二哥家中。此時嫂子告訴他二哥去找龐大哥了。當趙二虎再次回到大哥府上時,他已經感覺不對,知道大哥想要除掉二哥。他以為大哥是為了二哥的嫂子,便把嫂子殺了。此時趙二虎已經被射殺在了南京城外的小鎮上。第二天龐春雲受封,姜午陽準備刺殺龐春雲。當他畢竟不是龐春雲的對手,當時辰到禮炮響起時,一把洋槍也同時對準了龐春雲。就在龐春雲被洋槍擊中的那一刻,姜午陽也拿刀插中了龐春雲。最終龐春雲倒下,姜午陽也因行刺龐春雲被斬首。至此全劇終。


一說到兄弟結義,一般人應該很容易就想到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但是這三兄弟最後卻自相殘殺。這裡我們不得不來分析一下這三兄弟究竟是什麼樣的三個人,投名狀對於這三個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龐春雲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渴望建功立業的人。影片一開始龐春雲靠著裝死活了下來,這是他後來遇到趙二虎老婆親口告訴她的;等到他們納了投名狀第一次拜見三位大人時,他親口告訴姜大人他不死就是為了回來見他,這裡三年覺得龐春雲倒有幾份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風采,隱忍不發,就是為了等著這一刻!他告訴趙二虎的妻子,「自己的命要自己做主」,軍隊出身的龐春雲,同千千萬萬個士卒一樣,「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建功立業,「贏得生前身後名」是他人生的追求。在斬首姦淫民女的狗子時,他講了一個故事:以前當官的時候,看見一個捕快在街上隨便打人。捕快打得沒有任何理由,而窮人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如果有一天我做主,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以前是匪,現在是兵,如果我們這樣做,跟魁字營那幫畜生又有什麼區別」;在封任為兩江總督時,他又斗膽向太后請求免除兩江區域三年賦稅,修養民息。他是一個將軍,卻又不是一個普通將軍,他心繫百姓,「我們從軍是為了不讓別人欺負,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讓別人欺負,我們要做的是這樣的大事」,這句話是斬殺狗子的時候說的,這個時候影片中還有一句旁白,是以姜午陽的語氣說的,大概意思是說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他要乾的大事。當大家僅僅是為了一口飯而打仗的時候,龐春雲心理卻懷揣著整個天下,他是為了整個天下百姓、為了黎民蒼生不被欺負而打仗,所以三年說他有理想,有抱負,而且此等理想抱負非常人所能及,「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龐青雲


趙二虎抱負不大,只想一起出來的人能夠榮華富貴,眼裡只有兄弟情的人。他眼裡的兄弟,不止止只有三兄弟,還有千千萬萬其他的兄弟。在劫太平軍糧食的慶功晚宴上,趙二虎告訴龐春雲,「天大地大,沒有兄弟的情大」,「這年頭,沒有兄弟是活不下去的」;當跟太平軍第一次交鋒,看到兄弟們一個個倒下時,趙二虎拿著望遠鏡的手一直在抖,並哭著質問龐春雲,「人都快死光了,還不快去」;當龐春雲準備將狗子斬首示眾時,趙二虎先是為狗子等人求情,告訴龐春雲他們知道錯了。當陸大山掏出劍時,趙二虎立馬拋出一句「我的人輪得到你殺嗎?滾開」;在攻下南京後,趙二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了軍餉給活著的和死去著的兄弟;在最後得知大哥龐青雲遇難,趙二虎二話不說只身前往救大哥,就算最後身中數箭倒在地上的時候,他嘴裡依然喊著「大哥」。


趙二虎


姜午陽的頭腦更簡單,他的眼裡只有大哥和二哥。影片中有一句旁白,是以龐春雲的語氣說的,「他後來告訴我,他不相信投名狀,他只相信二哥,還有我」。攻打舒城的前一個晚上,在準備衝鋒的隊伍時,由於沒有人願意去,姜午陽帶頭第一個站了出來;在斬殺狗子時,他先是覺得二哥說的有道理,就打了狗子他們幾巴掌,讓他們說知道錯了;等到大哥說完又覺得有道理,他一下子就把刀拔出來了,直接了當地說,我下手會快的;在射殺蘇州降卒時,趙二虎堅決反對龐春雲的做法,而姜午陽則跟他說了三遍,「大哥是對的」;當姜午陽以為龐春雲是為了女人才要殺趙二虎時,他二話不說就把趙二虎的女人殺了,因為「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當他得知龐春雲還是殺了趙二虎時,他只身前往受封大典刺殺龐春雲,只因為「兄弟殺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姜午陽


再說下投名狀,何為「投名狀」?影片中已經有了很好的交代,「兄弟殺我兄弟者,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必殺之」。簡而言之,「投名狀」指的是兄弟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把維護兄弟之間各種利益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這是一種「情義」;而龐春雲的理想和抱負,則是一種「道義」,以解救黎民百姓為己任。在三年看來,「情義」是一種「小義」,而「道義」則是一種「大義」,這兩者之間必然存在矛盾,為了「大義」,捨棄「小義」;為了「小義」,放棄「大義」。所以,龐春雲的理想抱負必然跟「投名狀」相衝突,這也是兄弟之間多次衝突的根本原因。


三兄弟第一次衝突發生在狗子姦淫少女的時候,龐春雲準備將狗子等人斬首,這個時候龐春雲慷慨陳詞,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決心跟抱負,他要做的就是讓天下人不受欺負,從今天開始他不允許這種事情在自己的軍隊裡面發生。在趙二虎心裡,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兄弟,那怕犯了錯,「投名狀」在前,兄弟情誼在前,其他都要拋到後面去。這是龐青雲與趙二虎價值觀念的第一次碰撞,龐春云為了天下百姓不受欺負,拿自己的兄弟開刀;儘管兄弟欺負了老百姓,趙二虎依然為兄弟求情。兩個人的第一次價值衝突,以狗子的斬殺而告終,這說明龐春雲的理想信念得到鞏固,趙二虎的「投名狀」受到威脅。


三兄弟第二次衝突發生在處理蘇州降卒的時候,由於前方南京大戰在即,糧食又緊缺,身後還有這四千隨時可能拿起武器的太平軍,為了解決後患之憂,龐青雲決定殺掉四千降卒。而趙二虎卻忙著給降兵和城中百姓分發糧食,並且準備按照和蘇州首領黃大金的約定放掉所有投降士兵。趙二虎想要履行承諾,龐春雲想要杜絕後患。「讓士兵回家務農,不要羞辱城中百姓,這是開城投降的條件,說到就要做到。答應讓他們活著。」「兵不厭詐」「人無信就是畜生」。這件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降卒的處理上出現了分歧,整個事件並沒有直接或間接發生在三兄弟或者身邊其他兄弟身上,但是這件事卻成為了龐青雲跟趙二虎之間最大的隔閡。一開始也不太理解導演這種安排,但是到後面突然理解了:其實,趙二虎答應黃大金的承諾,就是另外一種「投名狀」。因為「投名狀」本身就是一種契約,是一種承諾,趙二虎像對待「投名狀」一樣來對待承諾,龐青雲又再一次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踐踏了「投名狀」(承諾)。


三兄弟第三次衝突發生在龐青雲射殺趙二虎時,這個時候的龐青雲,心中對於「投名狀」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敬畏之心。為了南京的未來,他不惜拿自己的兄弟開刀。


縱觀全影我們可以看到,龐青云為了自己的理想跟抱負,犧牲了自己的兄弟,破壞了「投名狀」。可以說,龐青雲並沒有嚴格遵守「投名狀」的約定,那麼他對「投名狀」的態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就是三兄弟一開始在納「投名狀」時,趙二虎、姜午陽二話不說就殺了人,只有龐青雲磨磨唧唧,又讓對方看清他的臉,又讓對方記得來找他報仇,這裡可以看出他心裡是不想殺人的,這對於他來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他還是做了。為什麼?這裡不得不提龐青雲另外一個特點:不擇手段。影片中兩次提到「兵不厭詐」,都是從龐青雲口中說出:第一次是眾多兄弟圍在一起做遊戲互相踢腿;第二次是趙二虎提到答應蘇州太平軍首領放過降卒。再加上以攜手進入南京為誘餌騙取何魁糧食,射殺四千蘇州太平軍降卒,以兄弟之命換取南京等,龐春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實現個人理想,他什麼都可以犧牲。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一開始為何不願殺人,龐青雲還是做了。因為只有殺了人,納了「投名狀」,才能夠獲得趙二虎、姜午陽等人的幫助,這是回到陳公身邊的籌碼。所以,納「投名狀」在龐青雲看來,不過是實現個人理想信念的第一步,只是實現個人抱負的一種手段、一種工具罷了。一開始對龐春雲的感情也很複雜,他的理想抱負你無可挑剔,但這是以很多人的犧牲做為代價的,誰對誰錯,也許這也是導演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啟發吧!



再說點題外話,就是關於龐青雲最後落得的下場。影片中已經有了很好的交代,因為太后不會讓一個外人來管理南京。如果此時直接將龐青雲調離或者削職,可能會引起他兵變。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有功之臣除掉,這也是很多當權者一種常用做法。為了除掉龐青雲,朝廷也是花了心思。在龐青雲被封為兩江總督後見陳功狄大人時,大人們暗示他要裁軍,並且質問他趙二虎蘇州造反、南京私分軍餉的事。龐青雲答應裁軍,並且心中已經產生了除掉趙二虎的想法。裁軍跟除掉趙二虎,不是等於砍掉了自己的左臂右膀了嗎?龐青雲天真地以為,除掉趙二虎,朝廷就能放心讓他當兩江總督。其實,朝廷是擔心萬一龐青雲倒下了,趙二虎又站起來,就麻煩了,所以得在除掉龐青雲前除掉趙二虎。所以龐青雲的死,只不過是一種政治的犧牲品罷了。


在談下裡面趙二虎的女人,徐靜蕾演的,她遊走於三個男人之間,成為了「投名狀」的犧牲品。在破草屋裡,小徐談及自己年輕的時候被人當作「揚州瘦馬」養了起來,本來已經被賣去做妾了,結果趙二虎又把她「救」了出來,進山做了妾。「他不知道你已經變了,還以為救了你」「他是個男人」簡簡單單的一組對話,比起趙二虎,龐青雲更懂得小徐。也許正因為這組對話,小徐心裡對這個男人產生了更多的想法。而小徐將龐青雲從垂死邊拉了回來,更是讓龐青雲對小徐有了不一般的好感。儘管如此,小徐對趙二虎還是有感情的。當趙二虎準備一人進入蘇州城時,小徐把之前趙二虎送給她的十字架又給了他,還留下了兩行熱淚。而當卯時到了丈夫沒有回來,她再次流下了眼淚。影片中姜午陽準備殺害小徐時,小徐告訴他,窗帘很好看,她想要綠的,也想要紅的。這裡在想這句話是不是暗示兩個男人都想要?也許是導演刻意安排,也許只是一句無經意的說辭,小徐最終也是為自己的貪心惹來了禍患。


蓮生


最後,還想多說幾句。三兄弟本來就不是一路人,龐青雲原為清軍首領,戰鬥失敗才落草為寇;而趙二虎、姜午陽為了生計,干著打家劫舍的勾當。一個為了建功立業,一夥為了混口飯吃,最終大家勉強走到了一起。但是過程卻十分曲折,矛盾也愈演愈烈。


但願每個人都能遵循內心多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