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囧媽》與《小婦人》的親情片段,淺析中西方女性的性格差異

近日,有兩部影片的熱度持久不減,排在熱榜電影欄中,分別是《囧媽》和《小婦人》。作為新年賀歲檔的喜劇片《囧媽》在今日頭條和抖音平台以脫離電影院的方式免費給觀眾觀看,這對影片業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嘗試。

在觀看完《囧媽》時,我從中深刻體會出中年人承受的苦楚,並且其中的一些場景勾起了我和媽媽的回憶,尤其是媽媽和兒子在火車上不眠不休的爭執。而2019版《小婦人》這部影片,一上映便榮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看完之後給我最深的感受是西方女性的人格獨立,因而在上一次文章中,我主要是從主人公喬的角度,探究了關於愛與自由的真諦。

這幾天,不經意間,腦海中總是能同時浮現出這兩部影片,仔細想想,可能是兩部影片角色關係相似的原因。《囧媽》講述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徐伊萬和他的媽媽盧小花在火車上度過六天六夜的故事;《小婦人》講述的是馬奇夫人和家中四姐妹的生活經歷。這兩部影片同樣都是爸爸不在身邊,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故事,卻給人不一樣的感受。

今天,我將對比《囧媽》與《小婦人》中的親情片段,從兩個媽媽的角度,淺析一下中西方女性的性格差異,並進一步探究其原因所在。最後,我會談一談這兩個性格不同的媽媽帶給我的一些感悟。

01、《囧媽》:一個執拗和強烈控制欲的媽媽

《囧媽》作為一部喜劇片,其中的歡樂部分幾乎全來自媽媽和兒子的爭吵,真正體會到苦楚的人是無法樂起來的。按道理說,徐伊萬是一個有錢的小老闆,媽媽盧小花生活上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可是,為什麼卻和兒子相處的不和諧呢?其實原因就在於盧小花的囧行為和囧理念作怪,換句話說就是作。

盧小花是一個比較強勢的女人,而且接下來需要做什麼,她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條。她不允許別人犯錯,尤其是自己的兒子徐伊萬。盧小花對徐伊萬的教育方式是中國大部分媽媽都慣用的虎媽式教育,動不動就擺出一副訓誡的樣子,各種道理統統羅列一遍。

①索取、強控制欲的思維

在火車上,有這樣一幕:徐伊萬幾點鐘喝水、幾點鐘吃飯、吃什麼飯,盧小花在旁邊一一指導。看上去很搞笑,就像是在照顧一個未滿月的嬰兒一樣。這體現出盧小花有著極強的控制欲,她總覺得兒子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幫助。盧小花想要參加唱歌巡演,因為自己遲到而遺憾的夢成為她心中的遺憾,對兒子撒嬌哭鬧要去圓夢。這說明在盧小花的內心認知里,對一件事有很強的執著,而不顧別人的感受怎樣,只管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盧小花喂兒子吃飯

②偏執、是非不分的行為

「你的講道理,就是不講道理!」徐伊萬對媽媽說。

兒子的婚姻是盧小花最關心的事,最近夫妻關係怎麼樣?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這種典型中國媽媽的問題恐怕是很多人再熟悉不過的了。兒子的婚姻應該是和諧的,孩子也是時候該要的,這對盧小花看來本就是正常的想法。當聽到兒子說自己和兒媳離婚的消息,盧小花一開始是不相信的,之後便開始無理取鬧,責怪兒子對妻子的不體貼。僅僅在火車上看到兒子和別的女人接觸,就一口咬定兒子生活作風不好。這種偏執、是非不分的性格正是加深母子關係矛盾的罪魁禍首。

其實,盧小花是疼愛兒子的,兒子在火車外受凍一夜,盧小花心疼的眼淚都出來了。這種固執而又強烈的母愛並沒有讓兒子很好的接受。實際上,盧小花不知道的是,對每一個個體而言,他都是完整的。我們真心希望的愛並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納和尊重。

02、《小婦人》:一個溫柔和智慧並存的媽媽

相比之下,《小婦人》中馬奇夫人和孩子們的相處就比較和諧。在馬奇夫人身上,「慈母多敗兒」的說法並不正確,沒有虎媽式教育,而是溫柔且平等地和孩子相處,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更多的是這位媽媽內心充滿理解和智慧。生活貧困的家庭、丈夫不在身邊、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平,這些都沒有令馬奇夫人感到一絲抱怨,她安靜的做自己該做的,從她身上流露出來的愛是無聲卻充滿力量。

①理性、溫柔體貼的疼愛

在女兒艾美將玩具萊姆帶到班級,遭到老師的責打時,媽媽寫信給學校:「你有什麼權利打小孩?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如果你打和羞辱孩子,她唯一學到的教訓正是『打和羞辱』。」由此看來,媽媽重視的是女兒性格培養和發展,隨後艾米也乖乖學習起來。媽媽並沒有被孩子受到懲罰認為是應該的,她認為學校的處理方式不恰當,對孩子不應該用體罰,這讓艾美感受到媽媽的溫柔。

而女兒貝絲從小就體弱多病,看起來瘦瘦弱弱的。有一次,在去漢斯家關心他們時不幸染上猩紅熱,醫生診斷後說沒有希望了,貝絲陷入了絕望之中。在華盛頓照顧爸爸的媽媽連夜趕回家中,用自己的方法救回了貝絲,並輕聲地對懷裡的貝絲說:「孩子,不要怕,我們都在身邊陪著你,你要相信自己會很快好起來的。」貝絲聽完後,重新獲得希望,身體也慢慢好轉起來。

馬奇夫人照顧生病的貝絲

②明事理、多理解的態度

當女兒梅格要去參加富人家庭的聚會時,苦惱自己沒有漂亮的新衣服,虛榮的她向別人借了一件新衣服,卻被嘲笑窮人家的孩子。參加完聚會回到家中,梅格十分委屈地說道:「那被人羨慕的感覺,我也想要。」媽媽溫柔的安慰她說:「時間會腐蝕所有表面的美,時間無法抹去的是你心靈美好的運作,你的幽默,你的仁慈,以及你的道德勇氣,這些都是你心中我所真愛的東西。」這種溫柔的語氣並沒有讓梅格生厭,反而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貧窮。

在女兒喬對人生方向和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面對女兒的自責,媽媽緊緊抱女兒,說:「你有那麼多不凡的才能,你怎能期望過平凡的日子,你已經蓄勢待發,善用才能吧,去吧,迎向屬於你的自由,看看能成就什麼美事。」媽媽知道女兒的性格和能力,她用平等的身份對待女兒的疑惑,是對女兒的肯定,自然能夠受到女兒的喜愛。

馬奇夫人和孩子們在讀信

馬奇夫人是溫柔的,她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從來不是打罵與責罰,而是平等的去交流,她走進孩子的心裡,從而引導她們走向跟好的自己。馬奇夫人也是智慧的,儘管爸爸不在身邊,媽媽依然懂得因材施教,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是做朋友,用愛和理解去幫助她們成長。也許你會說,像馬奇夫人這樣好性格的媽媽不常見,但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是一直在學習中,好的品質也是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培養才具備的,不是嗎?

03、兩個媽媽的性格差異,其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導致的

①家庭環境

在《囧媽》中,盧小花的執拗性格是有跡可循的。在盧小花年輕的時候,也曾因為愛情,不顧家人的反對,在新疆待了8年之久,為了投入愛情的懷抱。可是,後來的生活和她預想的相差太遠,由於兩個人關係的不和諧,讓她獨自一人吃了不少苦,才造就她頑強和倔強的性格,只不過這份獨立在母子相處之間演變成嘮叨和偏執。而在《小婦人》中,馬奇夫人的愛情也是簡單又平凡,馬奇家族並不是富貴人家,看得出來馬奇夫人與丈夫的感情是和諧的,這也是馬奇夫人能心甘情願為丈夫在家照看孩子的原因。家庭充滿溫情,即便是沒有很好的物質生活,馬奇夫人內心也是知足的。

②社會文化

盧小花是典型中國媽媽的性格,她真心真意對待孩子,恨不得把心都掏給孩子,可又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認為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就是正確的。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集體主義中衍生的一種甘願奉獻的思維,然而這種環境下人的性格往往會缺乏個性,更偏向於保守型性格。盧小花屬於感性的一類人,在遇到問題時,首先就是感性判斷。相比之下,馬奇夫人是一個很理性的人,在處理每一個孩子的問題上,她第一時間保持理智,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地分析問題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馬奇夫人的性格和西方人崇尚自由,讚美個性的文化理念密不可分。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盧小花和馬奇夫人並非對立的,而是互補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不同的社會文化對中西方女性的性格成長具有很深的影響。

③價值觀念

在中國人眼裡,「仁愛」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不可否認的是,盧小花對兒子的關心無微不至,哪怕自己節儉吃苦,也不想兒子有壓力,但就是盧小花過於關愛,才會導致物極必反的局面。在生活中,我的媽媽也是如此,在冬天,哪怕外面很冷,只要我想要吃喜歡的菜,媽媽大早上跑到菜市場買回新鮮的蔬菜做給我吃。可是,有的時候我口渴著急喝口涼水,媽媽就會訓斥我說不要喝涼水要喝開水,涼水對胃不好。這就是中國媽媽的愛,超負荷的愛,有時候會讓孩子適應不了。而西方人的核心價值觀是「競爭」,它鼓勵人們發揮自己的能力,不受到約束。馬奇夫人沒有把孩子像老母雞護小雞一樣死死的守在翅膀下,她看到每個孩子的能力,她鼓勵孩子勇敢踏出一步。西方人尊重人的成長,已經長大的孩子就該獨立出去自主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家裡支持,這樣的價值觀也形成了馬奇夫人尊重孩子自由成長的意識。

通過對比《囧媽》和《小婦人》中的親情片段,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不一樣的結果:由於盧小花缺少對兒子的理解和尊重,導致兒子多次的叛逆和乖張,雖然最後兒子包容了媽媽,但是媽媽的囧性格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奇夫人與孩子的和平相處,每一個孩子受到媽媽的影響,性格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讓我們每一個孩子都羨慕。在這樣兩種不同的感受中,性格對一個人成長,無論是和家人相處還是和他人相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囧媽》和《小婦人》的兩位媽媽不同的性格中,告訴我們在和家人之間相處的時候,想要關係和諧,溝通的方式不是溺愛和索取對方,而是懂得尊重和理解對方。

04、如何做到家庭和諧相處,兩個不同性格的媽媽帶給我3點啟發

①少一些控制,給對方一些的自由

「我是為你好」,本身是好意,但是這句話又刺痛了多少人的心。其實,有很多的家庭爭吵,兩個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希望對方好,可對方就是不理解,完事後,自己還覺得十分委屈。問題到底出在哪了呢?答案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我的親人,我想怎麼來怎麼來。說句真心話,捫心自問一下,你這麼做是為了對方好還是自己好呢?溺愛和索取都是要不得的,誰也不會一直是小孩子,喜歡被人約束著。所以說,和家人相處要有一個合適的度,給對方留一些的空間和尊重會讓雙方的關係更好。

②試著平等對待,走進對方的心裡

在馬奇夫人和家人相處的時候,你看到的不是一個長輩和晚輩之間的對峙,而是朋友之間的交流。也許平等交流在西方國家很常見,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中國家庭中也不乏平等思想。畢竟,讓別人信服的最好方式從來都不是吶喊,大喊只會擾亂心境。而且現在人們文化常識越來越普及,理性思維逐漸會成為人們處理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試著用溫柔的方式,一起坐下來,像朋友一樣聊一聊各自的想法和看法,走進對方的心裡,這樣氣氛不會鬧得太僵,相處起來也比較令人愉快。

③多換位思考,有利於雙方關係和諧

盧梭說:「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別人愛我們。」這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典型的補償心理,它存在每一個人心裡。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相處案例告訴我們其實這種心理會讓人頭痛,付出的愛別人不領情。有因必有果,一件事情別人對你苛刻,你會對這個人產生厭惡;相反,這個人對你友善,你會很樂意接受這個人。所以,在你想要別人怎麼做的時候,不妨先思考一下,別人這樣做的感受是什麼,放在自己身上是否可以承擔。多一些換位思考,想要和家人和平相處,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家卡爾·威特說:「性格是孩子在生命和作為生存能力表現出來的一種姿態。」的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其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同時也影響著他周圍的每一個人,並且性格也是處在一個需要不斷培養和完善的過程中。因此,我們可以培養那些好的性格,改掉不好的行為方式。

本文主要通過對《囧媽》和《小婦人》中的兩位媽媽性格的對比,分析了中西方女性的性格差異,讓我們認識到一個人擁有好的性格對家庭相處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不管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這些好的性格都將會使我們受益終生。

撰文:三兩草

感謝您的閱讀,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