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攀登者》, 李國梁的愛情故事更令人感動

首先,電影《攀登者》,愛祖國母親,但我堅信人命關天。相比之下我覺得李國梁那對的愛情故事更令人感動。還有就是和徐櫻的愛情線,除了拖後腿以外我個人沒有感受到任何感動的地方。而且我有一個深深的疑問,她最後要傳達的那個至關重要的天氣信息,怎麼就只有她一個人能張口說話嗎?她當時已經吐字困難甚至吐血了,她身邊那好幾個人是有啥用?那個消息無非是別往前走有大風,別人不知道替她拿過來說?

這個時候反倒不以大局為重,國家利益和隊伍人命為重,反而為了兩人的愛情的煽情寫出這種情節我接受不了。好的一部主旋律家國情懷的故事,被拍成了一部末日愛情災難片。這就是攀登珠峰的危險?主旋律電影都可以這麼開放嗎?不用承擔爛編敘述帶來的錯誤引導?我們都知道攀登珠峰難險,但是這種難險非要整出這麼些非現實的風捲殘雲才能表現出來?我還特意去查了一下資料,攀登珠峰的很多致命危險都是看不見的,窒息!缺氧!寒冷!雪崩是有,但是沒有這三類常見。

大風也有,但是應該是沒有劇中這樣誇張的,三次上三次遇雪崩和大風吹人飛起來。為了表達犧牲精神,抒發情懷,導演不斷誇張環境和不存在的危險,只為了視覺上的滿足觀眾。其實我覺得危險和犧牲,不一定非得是假大空的視覺誇張。高原反應,缺氧窒息,這些無聲無息的危險同樣具備情懷渲染的目的,觀眾同樣可以從主角們在面對這些看不見的危險所表現的勇氣感受到英雄的偉大。

好的一副強大演員陣容就這麼被災難特效以及末日愛情給掩蓋的毫無燃點。我對這段登山歷史不太了解,包括國外的登山,從這部電影里表達的,我會覺得登喜馬拉雅山簡直就是毀滅性的人造災難啊,那傢伙事兒,甭管你每次上去多少人,都得被犧牲的慘不忍睹。要按我之前的理解,攀登喜馬拉雅山最大的危險應該是海拔氣壓,人的缺氧反應。結果看完電影給我嚇的,劇中所有的犧牲都是災難式的颶風墜崖,亂石穿空,雪崩壓頂。

在那種危急時刻,信號很不好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接通了,難道不應該以爭分奪秒簡要傳達信息為主嗎?最難以置信的是,她說完最後幾句話吐血暈倒後她身邊的同事不急著送回總部治療,居然急忙哭著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方五洲?怎麼是生怕他能活著登頂嗎?我當時心裡真是一萬個問號,這個時候告訴他這個消息除了再喪失幾個人命以為還有什麼別的作用嗎?那一切的犧牲和努力不就全都白費了嗎?

最後,就是戰狼式的冷鋒救援,跳冰縫,滑梯極速。天啦!導演喂你想幹嘛?教我們小朋友,這就是歷史的珠峰攀登?這就是科學的專業攀登技能?最後不得不提,電影中硬植入給主角的冰原絕戀,真的像極了瓊瑤阿姨。最後還想說一句,拋開科幻電影,喜劇電影,魔幻電影,像這種歷史性的主旋律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