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這首歌, 聽了第一句就想跟著唱!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產生了很多部經典的戰爭題材影片,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歌曲,充滿愛國主義情懷,弘揚革命英雄主義,感染、教育了幾代人,並傳唱至今,如《我的祖國》《英雄讚歌》《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誰不說俺家鄉好》《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即日起,中國軍網微信將陸續刊發「經典戰爭電影歌曲解讀」系列文章,帶你一起回顧那些年傳唱大江南北的經典曲目。

志願軍戰士在上甘嶺英雄陣地歡慶勝利。

《上甘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張亮、徐林格、劉玉茹等演員主演。當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影片中通信員捨身炸敵人暗堡,原型是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

高寶成飾八連連長,張亮飾通信員。

電影《上甘嶺》中那位在坑道里為重傷員深情歌唱的女衛生員——王蘭,原型人物就是當年上甘嶺戰鬥英雄、二等功臣,原空降兵部隊衛生處副處長——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年僅17歲的女衛生員王清珍負責護理坑道中的20多名重傷員,她除了給傷員喂水、喂葯、喂飯,還要背傷員出洞解大小便。

戰爭的殘酷讓戰士們更加思念祖國親人,王清珍唱起了《翻身道情》《南泥灣》等革命歌曲。電影《上甘嶺》的導演沙蒙正是從她的真實故事中受到啟發,把她的形象搬上了熒幕,拍成電影《上甘嶺》中的經典鏡頭。

劉玉茹飾衛生員王蘭。

說到電影《上甘嶺》,就不能不提影片插曲《我的祖國》,由於歌詞第一句是「一條大河」,許多人就管這首歌叫《一條大河》。其實,這首歌最初就是定名為《一條大河》的。

這首歌的詞作者是喬羽,他曾創作出《讓我們盪起雙槳》《人說山西好風光》《難忘今宵》等經典曲目歌詞。喬羽寫作時,給這首歌定名為《一條大河》,發表時被編輯改成《我的祖國》。

這首歌唱出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歌詞真摯樸實,親切生動。前半部曲調委婉動聽,三段歌是三幅美麗的圖畫,引人入勝。後半部是副歌,混聲合唱與前面形成鮮明對比,彷彿山洪噴涌而一瀉千里,盡情地抒發了戰士們的激情。

你就是看一看這首歌的歌詞,也會被它感染的:

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闢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喬羽

導演沙蒙看出喬羽寫的是長江,提出為什麼不用「萬里長江波浪寬」,不是更有氣勢嗎?但喬羽不同意修改,他認為沒有見過長江的人也有很多,具體寫長江可能會讓那些不在長江邊上的人從心理上產生距離,失去了親切感。而「一條大河」可以泛指長江、黃河或任何一條河流,覆蓋面反而更廣。每個人的家鄉都會有一條河,只要一想起家,他就會想起這條河,就會產生親切感,把祖國和每個人的家鄉緊密聯繫在一起。

這首歌的作曲是劉熾,這是喬羽和劉熾的第二次合作。此前他倆在電影《祖國的花朵》成功合作了膾炙人口的《讓我們盪起雙槳》,而這次合作,更是產生了一首具有強烈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色彩的不朽之作。劉熾當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小白樓創作這首歌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干擾,閉門不出,還在門上貼了「劉熾死了」的條子。幾天後,劉熾「復活」了,一首優美旋律的傳世之作《我的祖國》便誕生了。

作曲家劉熾

人民歌唱家郭蘭英50年代演齣劇照。

影片中《我的祖國》是由中央樂團合唱隊、中央實驗歌劇院合唱隊、新影樂團合唱隊聯合演唱的,可謂陣容強大,氣勢雄渾,而領唱是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長影曾請了多位擅長民歌的歌唱家試唱,結果都不太理想。喬羽提出請郭蘭英來唱,郭蘭英試唱後,長影便選定她為歌曲的演唱者。

歌曲的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進行的,錄製完成後的第二天電台便向全國播放了這支歌,並立即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以至電影《上甘嶺》還未播映,人們就會哼唱了。電影《上甘嶺》播映後,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響遍全國,並且常盛不衰,成為新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歌曲之一。

《我的祖國》——人民藝術家郭蘭英演唱精選集。

(作者系軍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