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復刻, 大熒幕的重溫風潮, 帶來海上一縷妙音清風

近幾年,復刻電影重新在電影院里大放異彩,從宮崎駿的經典知名作《千與千尋》《龍貓》重上大熒幕,到如今《海上鋼琴師》的復刻重映,經典電影不再是家中播放的消遣,也成了一種影迷們補上與美好影片失之交臂的影院時光的好機會。

《海上鋼琴師》,這部上映於1998年的義大利電影,用幾十年前的攝影技術,表現一百多年前傳奇鋼琴師的故事。這部電影上映在上個世紀,如今已經有二十一年了,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未曾在影院里一睹它的風采,比起如今靠著特效值回票價的各種「大片」,《海上鋼琴師》和《肖申克的救贖》《放牛班的春天》一樣,通過對靈魂的震撼,在人們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身影。孤獨,是這部電影不能逃避的主題,如果還沒有看過這部影片,或者從未經歷過人生中無法抗拒的潮流更迭,也許很難體會到那種在海上漂流的人生際遇,對於存在和價值,對於家和遠方,《海上鋼琴師》用一個人的人生,塗抹出一片通透額鏡子,讓看客們面對電影,看到自己。

這部大名鼎鼎的音樂文藝片,有很多鏡頭沒有一句台詞,僅依靠優秀的鏡頭語言,就讓人難忘。例如,那場海中的風暴,常年居住在海上的男主,似乎與吞食天地的風雨融為一體,在所有乘客乃至船員都慌亂一團的時候,他走到鋼琴前,在眾人因恐懼而失眠的深夜裡,電閃雷鳴,大廳漆黑,音樂與他作伴,劇烈傾斜的船身使鋼琴在舞廳里漂移,他的音符卻優雅且溫和,像是隨心而動的和天地共舞一曲。

《海上鋼琴師》在很多人看來,似乎算是開放式的結局,對於主人公是否隨著船體的爆破而死去,不同的人眼中,或許有著不一樣的故事,就像是影片里聞風而來看男主彈琴的遊客一樣,不論是驚奇或者詫異,不論是感嘆加上探尋,一個看似悲傷的故事,卻在對自由和歸處的追尋中,透漏著難以自持的歡喜。如今,隨著電影技術的逐漸進步,像是《海上鋼琴師》一類的老電影得以擺脫昏暗的畫面,以更多的精彩細節展現在眾人之前,而復刻電影重新上映的意義,一方面是為了彌補曾經未能引進的遺憾,另一方面,也是經典被尊重的最好體現,有些老技術製作出來的電影,往往只有經過電影院的二次發酵,才能向經典窖藏一樣,再次發出濃烈的醇香。

此次《海上鋼琴師》的上映,讓無數影迷蠢蠢欲動,看電影,早已不是一件奢侈的事,反而,這是能讓人忘卻時光流逝、逃避眾生皆苦的珍貴出口,當美妙的鋼琴聲放映在電影院里,每個人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