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檔少不了他這段情

電影快訊 1417℃

27部——這是已官宣定檔12月的電影數量。

加上本月底將上映的《兩隻老虎》《利刃出鞘》等電影,2019年「餘額」不足,但待上映的新片至少還有30+。

這個賀歲檔,比預想中更血雨腥風。

劃兩個重點:

一、「老炮兒」扎堆。

導演中婁燁、薛曉路、西蒙·韋斯特,演員中葛優、黃渤、趙薇、甄子丹……都是有來頭的熟面孔。

影片類型上,從《南方車站的聚會》《吹哨人》到《葉問4》《妙先生》,涵蓋文藝、懸疑、動作、喜劇、動畫。

有意思的是,類型眾多,故事攤開來卻以犯罪元素最為搶眼。

相比以往入冬時,獨缺了一個「情」字暖心。

別急,接著看重點——

二、「老炮兒」中的「老炮兒」也來了。

說的就是馮小剛及其新作《只有芸知道》(12月20日上映)。

賀歲檔少不了他這段情 - 陸劇吧

熟悉的賀歲檔,熟悉的黃軒、楊采鈺、徐帆,但院長大膽預測,《只有芸知道》呈現的並不是你熟悉的馮小剛。

光看海報——

暖黃背景彷彿流動的光陰。

兩個年輕人笑靨如花,那一刻美好被定格。

海報中央的一句話頗為醒目: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

乍看是甜蜜表白,細思又有點像遺憾追憶。

但不管是什麼,都可以確定,《只有芸知道》不似以往馮氏作品那樣辛辣犀利,而多了一股繾綣柔情。

另外,海報底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八個字,又道破一個重點:劇情源自真實愛情故事

什麼樣的愛情,能吸引馮小剛掌鏡?

馮小剛又將怎樣拍出愛情的動人與戳心?

跟很多網友一樣,我的期待值已經飆升。

「1997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個導演在中國拍了一部賀歲片,神話般地傳遍座座城市……」

馮小剛曾在自傳中用一段改寫的歌詞,講述自己與賀歲檔的緣分。

他所說的那部電影叫作《甲方乙方》,是內地電影市場首部「賀歲片」,400萬成本贏回票房3600萬,位列當年內地票房榜第九。

而後20年里,他攜《不見不散》《天下無賊》《非誠勿擾》等十多部影片,連年領跑賀歲檔大戰,也樹起了賀歲檔的一塊金字招牌

談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浸染市井氣的喜感。但我回憶起來,想到的卻是每一個與滿滿的

拿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見不散》來說,不管在北京還是在紐約,不管是知根知底的發小還是萍水相逢的冤家,嬉笑怒罵的愛情底色都是溫暖的人間煙火。

《甲方乙方》

《不見不散》

《非誠勿擾》則將鏡頭對準相親時代的男女們。

高效快捷的婚戀方式映照著人情冷暖,也體現了兩性看待情感和人生態度的大不同。

有人看笑的同時,也有人看哭了。

創作上的「轉身」出現在2007年——馮小剛第一部非喜劇類賀歲檔電影《集結號》上映。

接著是《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芳華》……部部具有現實意義,部部折射他的本心。

用馮小剛自己的話說:

「前十年順流而下,後十年逆流而上,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個真實的人。」

而有時候,真實的第一步是敢於不妥協。

比如拍《我不是潘金蓮》,圓形畫幅開創先河,圍觀者有好奇也有質疑。

看了才發現,圓形之妙,起碼分三層:

一是構建起如詩如畫、頗具東方神韻的畫面;

二是畫幅從方到圓,從圓到方,每一次變化都別有深意;

三是這並不圓滿的「圓」,將李雪蓮那十年悲歡和權力、人情之間的博弈消解,更添了幾分荒誕意味。

所以,這次嘗試絕非標新立異,而代表一種更恰如其分的可能性。

《我不是潘金蓮》中的三種畫幅

《芳華》被視為馮小剛於甲子之年的「致青春」之作。

故事時間跨度長達40年,展現了一幅在時代洪流中掙扎生存的人物群像。

相比嚴歌苓的原著,馮小剛的筆觸更克制溫柔。

他描繪花兒一般的姑娘在排練室練舞,在大院里嬉鬧。

泳池裡撲騰起的水珠,讓她們盛放出鮮活赤誠的美。

他也刻畫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

戰場上的炮火轟鳴、漫地猩紅,也將年輕男女的情感衝突推向高潮。

兩年一別。

《芳華》的後勁兒猶在,《只有芸知道》來到眼前。

這一次,馮小剛依然從本心出發,或者可以說,他剖開了一顆心給觀眾看

因為,他要講述的是自己摯友的真實故事。

最新預告被命名為「一生一瞬」

1分59秒,兩個主人公。

音樂空靈,畫面唯美,細節豐富。

開場那句「小芸,我一直在等你」已經勾得人心魂一震。

隨後,隋東風(黃軒 飾)與羅芸(楊采鈺 飾)的愛情瞬間一一閃現:

坐在自行車后座的羅芸紅裙飄飄,閉上眼睛也掩不住滿心歡喜:

隋東風為羅芸擦護手霜,交扣的雙手傳遞彼此溫度:

還有兩人在鯨魚畫像前甜蜜相擁,耳鬢廝磨:

不需要任何語言,愛意瀰漫在二人的眼眸里和行動中,說一句神仙眷侶也不為過。

可惜,伏筆已然埋下——

隋東風脫下手中的戒指,放在羅芸的照片前,一遍遍默念,「我一直都在等你」。

鬆開的雙手和隨風飄揚的粉末,看得人心底一沉。

還有那些關於分離的歌詞:

如果「備好了一生,卻一瞬間」唱出的是隋東風的心聲,那麼「那是雲在說,來生再見」,是不是羅芸對丈夫的回應?

那枚掉落的戒指、急迫的擁抱,又是夢境抑或現實?

短短兩分鐘,似乎嘗盡了人間至甜至苦。

也難怪有人看完預告,已經準備好了紙巾……

最戳我心的一幕:

年輕的隋東風開著車,有羅芸坐在他身旁,滿臉幸福,笑意隨著嘴角上揚;鏡頭漸近,人到中年的隋東風剪短頭髮,添上皺紋,眼裡都是歷經塵事的滄桑。

只這一個鏡頭,就把時光流轉世事變幻和隋東風痛失所愛後的孤獨展現得淋漓盡致。

看完這支預告,我忍不住去翻看了《只有芸知道》的其他物料。

腦海中不斷閃過幾個字眼:

乾淨、真摯、深沉。

每一幀畫面,每一段表演,每一個欲語還休的眼神無不如此。

這當然要歸功於電影的幕後陣容——除了導演馮小剛,編劇張翎(《唐山大地震》原著小說《餘震》的作者),曾獲得國內外多個文學大獎;攝影指導趙小丁(代表作:《十面埋伏》《影》),曾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預告片已經能體現電影在技巧上的純熟高超。

但要論感情,這份真摯,應該源於電影背後的真實愛情故事。

這個故事來自馮小剛的摯友張述。

他是馮小剛年輕時在部隊的戰友,也是馮小剛12年之久的搭檔。

早在2015年,馮小剛就曾在微博發過一張二人早年間的合影,並附言「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殊不知,踏上孤旅的人是張述。

他與妻子相濡以沫感情甚篤,卻無緣白頭到老,一度痛苦難熬。

《只有芸知道》正是改編自二人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

故事不僅深深打動馮小剛,也觸動了黃軒。據說,他在聽完馮小剛的講述後,主動表示願意出演電影。

對觀眾而言,知道了真實故事,也會對海報上那句「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更心有戚戚。

大銀幕上的愛情故事我們看得太多,但其中絕大多數是王子公主瑪麗蘇式不切實際的美夢泡影。

馮小剛鏡頭下的愛情顯然不同——

一方面,他聚焦的永遠是普通小人物

製造分歧終端機、愛好耍貧嘴的「秦奮」,火車上打劫IQ卡的搶匪,耿直堅強一根筋的「穀子地」,被地震弄得分崩離析的「元妮」一家……平凡中得見人的至純至真。

另一方面,馮小剛描繪的感情也不僅僅是愛情,人生況味皆在裡面

遠至《甲方乙方》里的市井百態,那句「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依然縈繞耳畔。

近至《芳華》對大時代下個體命運的追溯:

姑娘們第一次聽鄧麗君,何小萍哭著給爸爸寫信,劉峰拼盡全力營救自己的戰友,還有最終劉峰與何小萍的一個擁抱宣告與命運握手言和……

對人性、生命、人生際遇的思考,是馮小剛作品不變的落腳點。

《只有芸知道》亦是如此。

預告片中那句「備好了一生,卻一瞬間」,實在令人難過神傷。

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遺憾煎熬,而是——

笑。

年輕的隋東風和羅芸在一起時,兩個人總是笑意盈盈,彷彿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將他們打倒。

戒指掉落,再次相見時,羅芸又是以笑容勾連起所有鮮活美妙的記憶。

人生無常,但因為有愛,一瞬間也可以是地久天長。

我想,這正是愛的偉大與生命的珍貴所在。

知道了《只有芸知道》幕前幕後的故事,你也該讀懂了,為什麼這部電影的氣質如此獨特——不僅在賀歲檔中獨樹一幟,在馮小剛的所有作品中也是獨特的。

所謂千帆過盡,歲月沉香。它是對馮小剛當下心境最直觀的寫照:返璞歸真,以情動人

《只有芸知道》將於12月20日上映。

彼時凜冬將至。

這份真與暖,是當下大銀幕最稀缺的資源。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