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著名作家瓊瑤在淡水家中輕生離世。
她被稱為「言情教母」,她的小說讓無數少男少女燃起了愛的希冀;她本身也因為自己的人生和愛情經歷備受爭議。
可以說,她的人生甚至比她的小說還要精彩萬分!
瓊瑤,原名陳喆,1938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筆名取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她的父親陳致平是著名歷史學家,母親袁行恕則出身北京高知家庭,和金庸、徐志摩都沾著點親戚關係。瓊瑤是家長女,在戰亂中度過童年,輾轉四川、湖南、上海、重慶,1949年遷居台灣。
雖是長女,但瓊瑤在家中並不是很受待見,因為和弟弟妹妹比起來,她的成績不突出、性格不討喜。她的自傳體小說《窗外》就記錄了她在家中「不受待見」的經歷。她的母親甚至在女兒出版小說,又拍攝電影后痛斥女兒不該把他們的齟齬公諸於世,害得他們丟人現眼。家庭關係可見一斑。
高中時,瓊瑤愛上了比她大25歲的國文老師。這事兒就算放到現在都是十分炸裂的,更別說那是五六十年代的台灣,而瓊瑤又出身在那樣一個書香門第。所以,瓊瑤的母親得知此事,又加上女兒高考落榜,大鬧的學校,還將此事告到了警察局和教育局。最終,以蔣老師離開結局。
初戀就這樣被扼殺,年輕的瓊瑤在失去愛人又第二次高考落榜後,決定放棄升學,以文字為生。後來,瓊瑤遇到了經常來家裡串門的作家慶筠,兩人情投意合。很快,瓊瑤就不顧家裡反對,嫁給了慶筠,兩人婚後育有一子。
可好景不長,瓊瑤因《窗外》出名,慶筠的事業卻沒什麼起色。兩人的差距逐漸拉大。不僅如此,因為《窗外》是瓊瑤的自傳體小說,裡面描述了瓊瑤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使得丈夫慶筠心裡很不是滋味。兩人在《窗外》出版的第二年,離婚收場。
離婚後的瓊瑤,遇到了她一生中的貴人,當時《皇冠》雜誌的主編平鑫濤。他非常欣賞瓊瑤的才華,不僅跟她簽約,還在他家附近給她安置了一個家。兩人一來二往,從工作關係、合作關係,逐漸發展成戀人關係。而此時的平鑫濤已有妻兒,他太太是個知名畫家,不僅下得了廚房還上得了廳堂。不僅秀外慧中,還是平鑫濤事業上的助力。
關於這段感情,孰是孰非無從定論。平鑫濤的太太說,瓊瑤慣會裝柔弱、博同情,買了新裙子還特地穿來給平鑫濤看。而瓊瑤則說,平鑫濤和前妻根本不合適。總之,最後的結果是,平鑫濤和幫他創辦《皇冠》雜誌的太太離婚,轉而娶了瓊瑤。
瓊瑤、平鑫濤的故事本是陳年舊事。近些年來,上新聞引發討論的是「鼻胃管事件」。其實,總結起來也很簡單。平鑫濤年老失智,瓊瑤認為無謂多做掙扎,不如「自然離世」。而平鑫濤的子女認為,父親還沒到那一步,堅持救治到生命的最後。
當時,有很多人抨擊瓊瑤「不近人情」,但從瓊瑤自己最後選擇輕生來看,她也許是真的不想過沒有質量的晚年。
其實,我對瓊瑤的了解並不算多,她的小說原著,說來慚愧,完整讀過的只有《窗外》。很多網友對瓊瑤的印象,除了那些「要生要死」的愛情,可能還有那些「毀三觀」的台詞。
今天,我的朋友說,慶幸瓊瑤成名在那個年代,如果放到現代估計得被噴死。我倒是覺得,如果瓊瑤晚生三四十年,她的文風、她的價值觀未必如此。時代造就命運,而才華則是通行證。
我們的武俠大師走了好多年,言情教母也翩然遠去,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物不斷離去的過程,大概就是一個時代落幕的過程。但也沒關係,新的時代正在繼續,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