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72歲「短劇爺爺」: 從工程師到男演員,光網劇就拍了百十部

娛樂頭條 7316℃

執子之手,老有意思。我們以「銀髮人」為目標用戶,聚焦養老領域,深耕養老產業,助力搭建養老服務體系,傾力打造中國優質養老資訊集散地——「老有意思啦」。

網劇演員、新媒體編輯、直播帶貨員、劇本殺創作者……近年來,一些相對小眾且趣味性強的網紅新職業開始出現。而在這些網紅新職業的從業者中,不乏「退休老年人」的身影。

72歲的「短劇爺爺」:

從工程師到男演員,光網劇他就拍了百十部

「我馬上又要進組了,這次接的角色還挺有挑戰性。」72歲的演員袁吉衣老師告訴記者。老家在武漢的袁老師因為孩子來到鄭州定居,十幾年前因為一次機緣巧合接觸到影視圈,從此成為了一名專業演員。

鄭州72歲「短劇爺爺」: 從工程師到男演員,光網劇就拍了百十部 - 陸劇吧

鄭州72歲「短劇爺爺」: 從工程師到男演員,光網劇就拍了百十部 - 陸劇吧

(正在拍戲中的袁吉衣老師)

鄭州72歲「短劇爺爺」: 從工程師到男演員,光網劇就拍了百十部 - 陸劇吧

(袁吉衣老師的劇照)

「退休之前我是個工程師,從來沒想過退休之後會成為一名演員。」袁老師坦言,退休後,由於經常參加公益活動,所以得到了很多上鏡的機會,比如拍攝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形象代言片《在鄭州遇見百花》。「圈裡基本上都是靠口碑來介紹,我拍戲能吃苦、經驗也豐富,所以後來來找我的(導演)越來越多。」

因為不想讓找自己拍戲的人失望,所以只要檔期允許、角色合適的戲,袁老師都願意接下來,「人家來找我肯定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那是信任我(的表現),能接咱就接唄。」據他透露,現在一個月他的檔期一般能排滿20天以上。「還有過一天七八部戲同時找上來的情況,但時間是實在排不開啊。」

和年輕人在一起拍戲,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實。「我進過那麼多劇組,基本上都是年紀最大的那個,但我從來不想以老人身份出現,我不需要額外的照顧,也從不給劇組添麻煩,緊張的工作節奏我也都能適應。」 袁老師告訴記者,演戲早就已經成為了他的事業,十多年來他拍過的影視作品已達到上百部,「不僅短劇,電影、電視劇我都拍過,可以說鄭州短劇還沒興起的時候我就已經涉足短視頻領域了。」

在袁老師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打油詩:「歲月流逝白髮催,童心未泯忘年歲。揮動胳膊抬起腿,老年生活有趣味。」或許,這就是他退休生活最真實的寫照了。

退休後她從語文老師變成了新媒體編輯

「在澳洲,靠一份全職收入能養家嗎?」「燕窩是智商稅嗎?買之前你需要知道這些」……如果你經常瀏覽公眾號,你或許會覺得這些標題挺具「網感」,但你是否敢相信,這樣的科普知識是出自一位62歲的新媒體編輯之手。她眼界寬闊,時而著眼澳洲經濟,時而又關注健康養生,由她著筆的稿件經常可以收穫大幾百的點贊,「我最喜歡看網友給我的互動留言和點贊,讓我覺得自己還挺厲害的。」

這位新媒體行業的「大齡小編」其實入行僅有3年時間。「退休之前我是一名語文老師,一輩子都在讀書、一輩子也都在教書育人,我很喜歡這種傳道受業解惑的感覺。」馬老師告訴記者,退休之後的閑暇生活不僅沒有讓她覺得舒適,反而感覺無所適從,後來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新媒體編輯這個工作。「我見證了互聯網從無到有的過程,也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它帶給我的便利,但感覺從未接近駕馭過它,反而是一直被它駕馭,這一次,我也想用自己的學識做點不一樣的事兒。」

但是,馬老師的求職之路並不像她想像中的那樣一帆風順,她陸陸續續求職了幾家公司之後,最終都因為年齡不適合而被拒絕。

「後來還是我曾經的學生找到我約稿,我試著寫了兩篇稿子之後,老闆很滿意,就這樣我就成為了他們公眾號的編外新媒體編輯。」現在,馬老師每周都會完成兩篇原創稿件的寫作、排版和推送,「一個合格的新媒體編輯當然不能只寫稿子,排版和運營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馬老師每天都要瀏覽大量碎片化資訊,搜集資料,拆解文章的主題、結構,甚至還要學著使用剪輯軟體,遇到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時,她就像年輕時一樣拿起筆記本,虛心向身邊的「90後」甚至「00後」請教。

在她的觀念里,年齡可以退休,但思想可不能。即使「老了」,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社會做出貢獻。

50~69歲是「銀髮族」再就業的主力軍

大部分想尋找與退休前相似職業

記者採訪發現,50~69歲年齡區間的求職者是「銀髮族」繼續就業的主力軍,在他們的求職意向中,大部分老年人期待尋找與退休前工作相似的職業。  

「幹了一輩子技術,退休回家就浪費了」,今年66歲的老王是一名車床技師,從10多歲當學徒開始,滿打滿算幹了40多年了。臨到退休年紀,有企業看中他的技術,老王二話不說再次上崗了。「活到老,學到老嘛,現在主要是做技術指導,和年輕人傳幫帶,也不會太辛苦」,說起再就業的工作狀態,老王用「遊刃有餘」來形容。

58歲老肖的求職意向是「網路數據的傳輸和管理」之類崗位。或許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這是一個屬於年輕人的行業,58歲的老肖體力和學習能力是否還能跟得上?「對於一直保持學習狀態的我來說,這都不是障礙,況且我在退休之前從事的也是相關行業。」

不過,對於部分「潮」老人來說,墨守成規的工作沒有挑戰性,「跨專業、跨行業,甚至跨年齡的工作我更喜歡」,一位在退休之後開始寫起劇本殺的老人告訴記者。

面對網紅新職業

「銀髮一族」照樣也能幹得出色

事實上,像袁老師、馬老師這樣的「新職業老人」並不少見。搜索近兩年退休者從事新職業的新聞,可以找到很多事例。比如,浙江嘉興53歲的丁阿姨在退休後,嘗試做民宿試睡師。還有,已經屢見不鮮的銀髮帶貨主播——也就是直播銷售員。

對於此種現象,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反映出新老人的一些特性。相比老老人,新老人更願意嘗試新事物,表現在再就業方面,他們的頭腦更加靈活、開放,對新職業的接受程度也更高。他認為,新老人有著更積極的養老觀,將會引領勞動就業領域的一股新浪潮。

「很多老年人做了一輩子本職工作,退休後卻想從事一個全新的行業,其實他們大多數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圓夢,或者是為了真正的挑戰自我,這種勇氣反而更值得年輕一代去學習。」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來源:大河報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