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顧城40多年前寫下的這句詩,描繪出了當下不少人所追求的社交狀態。
喝零糖可樂,交「零糖」朋友。繼飲食上的「零糖」「零脂」等概念受到熱捧後,「零糖」社交成為這屆年輕人的社交新潮流。當我們談論「零糖」社交時,我們在談什麼?
在「零糖社交」中找自己
正如「零糖」「零脂」「零添加」代表的一種「輕飲食」文化,「零糖」社交正是不少人追求的「輕社交」狀態。
「零糖」社交的本質是「為己社交」,在交友時更在意邊界感與自我空間。某社交app所屬機構發布的《2024年社交趨勢洞察報告》顯示,有54%的年輕人表示「經常聯繫,但也有自己的獨處空間」,18%選擇「看心情聯繫,讓自己簡單輕鬆最重要」,「每天都可以黏在一起」的選項僅佔12.6%。
年輕人對於社交關係中的「甜度」需求各有不同,「零糖」社交者則會更強調「重構多維附近」。趕大集、city walk,重新愛上菜市場……這些熱門現象的背後,是年輕人努力重建多維「附近」的結果。
屏蔽掉不重要的群消息,鼓起勇氣拒絕不想去的聚會,騰出時間偶爾和三五好友來一場citywalk,或是打卡一家心儀的咖啡店,不少年輕人覺得「跳出人群,反而找到了更加清晰的自我」。
在信息過載、社交負擔繁重的今天,通過強調「距離感」「邊界感」,年輕人更加清晰地勾勒出自我認知的輪廓,完成了一次自我價值的回歸。
社交降糖,快樂加分
「零糖」社交雖是新概念,其內核卻與近來流行的「淡人」「i人」等概念有著共通之處。這也說明,「零糖」社交的走紅並非偶然,網路流行文化的表象之下,更是關係青年群體生活狀態與精神追求的公共議題。
從字面意思理解,「零糖社交」的主要實現路徑就是為社交做減法,進而回歸簡約清爽的生活狀態。
現在,青年群體率先開啟了「社交減負」的實驗。不論是「00後整頓職場」、下班後上夜校等對傳統社交模式的「反叛」,還是主張「斷舍離」、找「搭子」、輕社交等新嘗試,都讓人們看見了在社交關係更加多元的今天,新型社交帶來的更多可能性。
從辯證的視角來看,「零糖」社交也是在為社交價值的回歸以及自我價值的探索做加法。
「零糖」社交中難能可貴的,是面對浮躁世界的定力,和對時間、情感等價值的理性審視。「零糖」社交者強調「性價比生活」,崇尚「反向消費」、恪守清醒購買;選擇以泡腳、早睡早起、養生按摩等方式維護身體健康……刨去負擔過重的無效社交,拒絕複雜社交關係帶來的「精神內耗」,才能將時間和精力用在更多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面。
為無效社交做減法的過程,同樣是在為快樂加分。一種能夠讓自己更自信,更有活力和創造力的社交方式,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社交。
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糖度」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面對「零糖」社交這樣一種「淡淡的」新型社交方式,公眾也應該正確理性地看待,並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糖度」。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非議。有一種聲音認為,年輕人所謂的「零糖」社交,就是自私的表現;也有人說,年輕人不愛社交,會造成社會關係的割裂、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世界是發展的,人與人的鏈接方式也是與時俱進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社交關係更加多元化,我們也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尊重每一個人的社交選擇,讓每個人都能在舒適的社交氛圍中自得其樂。
多一些引導,少一些盲從。在互聯網的助推下,「零糖」社交成為一個巨大的流量池。對於社交媒體平台而言,要對相關內容加強監管和識別,避免「零糖」社交變為製造焦慮、變相營銷的工具,警惕滑入流量狂歡的深淵,積極倡導風朗氣清的網路環境。
年輕人特別是青少年也要警惕盲目跟風和過度「玩梗」的話語陷阱,「零糖」社交並不是一種時尚風潮,也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不論「零糖」、「低糖」或是「全糖」,正視自己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在社交中收穫自信與快樂。
多一些嘗試,少一些逃避。「零糖」社交並不等於「零社交」,注重社交邊界感與渴望親密夥伴也並不衝突。不能將「零糖」社交簡單地理解為不社交或者是少社交,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精神枷鎖」,進而陷入消極情緒之中,將自己困於社交「孤島」。
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作為情感動物,適當的深度社交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與別人深度交流中,也能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獲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在與人交往中,多一些自信與勇敢,在張弛有度中把握社交關係的主動權,這樣既能享受「零糖」社交帶來的鬆弛感,也能體會到傳統社交的樂趣和意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