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二戰歷史的一次補課, 也許能明白《決戰中途島》導演的野心

電影快訊 1916℃

11月8日在內地公映的戰爭片《決戰中途島》目前貓眼評分持續走高,曾經預測2億的票房已經被調高至3億,不過和此片1億美金的成本相比,內地市場若是沒拿下十億票房,估計虧損可能就變成現實。

對二戰歷史的一次補課, 也許能明白《決戰中途島》導演的野心 - 陸劇吧

在電影院刷此片,總體感覺是一部野心很大的電影,一邊看著精彩戰爭場面,荷爾蒙也一同跟著飛舞,同時兼顧英雄主義及愛情小故事,觀看過程中可以感覺到觀眾的激動,散場時幾名觀眾還感嘆真好看,不過也有人說前戲太長,感覺看得有點累。另一邊,觀看過程中不禁佩服羅蘭·艾默里奇導演的野心,想通過短短的一部電影,要講述完一段戰爭歷史軌跡,正因為有這個野心,也導致整體主角的光環和聚焦相應不足,不過這樣的嘗試倒是值得肯定,唯一需要的則是觀者對這段歷史能夠有所了解,否則看著還真有點累了。

戰爭片如何拍

戰爭片不但是好萊塢喜愛的題材,也是所有電影人願意拍攝的,因為戰爭和人性總是相生相剋的,在戰爭中更能很好的展現人性,同時戰爭註定了它的很容易吸引注意,特別是宏大的戰爭場景能夠讓荷爾蒙分泌增多,讓觀眾在刺激中加深體驗。

戰爭片的拍攝若是嚴格定位來說,大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全景式為主,主要是展現戰爭場面的宏大,只要故事講到位,再充分展現戰爭的殘酷及壯觀性,不談對錯,從藝術角度來看一部精彩的大片就此誕生了,如中國的電影《大決戰》,美國經典大片《巴頓將軍》、《珍珠港》等。

第二種是兼顧全景式,但是主要是以人性展示為主,角度多半聚焦於各個主角,通過主角在戰爭背景下的個人動機來推動或是被動式的推動劇情發展,如《現代啟示錄》、《拯救大兵瑞恩》、《兵臨城下》等。

如《現代啟示錄》中以兩名優秀的美國大兵命運為主線,穿插在其中的則是越戰的殘酷性,相對來說戰爭的電影渲染的較少,並不是其中的主要敘述的重點,而是以兩位主角內心的活動及被身後的戰爭不斷往前推進個體的行為動機作為出發點,重點探索的是殘酷戰爭對於人性的摧殘和無情碾壓。

羅蘭·艾默里奇執導過《獨立日》兩部及《後天》等經典大片,並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若是仔細看卻能明白這些大片都是聚焦於某一個故事來講述的,並沒有過於分散,但是這一次由於是獨立製作,想著逃離一下好萊塢的大片模式,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即通過對於歷史事件的回顧,通過全景式的戰爭場景渲染來紀念這場二戰史上最經典的戰役,所以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偷襲珍珠港》、《轟炸東京》、《珊瑚海航母大戰》、《中途島之役》的結合體,試圖在一部電影中把這些電影中的精彩之處全部用中途島這根線串起來。

一段二戰歷史的串串燒

從日本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大戰,時間僅僅只有半年的時間,這半年的時間內卻是美國二戰歷史上最關鍵重彩的一筆,這也難怪導演羅蘭·艾默里奇有這個野心想一網打擊,畢竟半年時間對於歷史來說實在太短了。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的背景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根據歷史上的時段劃分,此次戰役的時間跨度從1942年7月17日到1943年2月2日,延續了將近7個月的時間,導演讓-雅克·阿諾只從一個狙擊手的視角就把一部戰爭歷史講得活色生香,戰爭、人性、愛情、背叛等等都在其中有精彩的呈現。

有前作可以借鑒,羅蘭·艾默里奇認為一部電影講述半年的歷史那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這半年內發生的事件不但值得記憶,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歷史事件的發展最終在中途島這裡暫時划上了一個休止符,更應該串起來才對,所以有些人感覺看到的是一部類似紀錄片的效果,畢竟當多歷史事件串起來之時,對於中途島之戰的側重就會少了許多。

以下有少量劇透,若想在影院中更好的體驗可以跳過。

在西方,德國看上去進展一切順利,一切盡在掌控中。在東方,日本侵略中國同樣前期一路凱歌,但是也遇到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國太大,日本的後備供給能力,特別是石油的供給成了一個隱患,而這個隱患來自最大的供應商美國,畢竟80%的石油都是美國供給的。

美國在戰時號稱保持中立,同美國多年積累下來的孤立主義有關,同時美國可是個生意人,利益當然看得最重了,一旦美國不供應了,那麼日本的危機可就來了,在影片一開始就點出這個問題,日本不可能一直被美國扼住命運的咽喉的,這也引出了情報部門對於日本的警惕和懷疑出來。

本來大家一直好做生意,結果日本在德國的撐腰之下,把利益的手伸得太長,美國也開始搞禁運了,這下日本慌張了,才開始了偷襲珍珠港。

到此,電影中開始了戰爭全景式的展現,從珍珠港式之後的各大經典戰役陸續呈現出來,雖然沒有過度渲染,卻是把這段歷史串了起來,所以若是對這段歷史不了解還真的不明白導演到底想講述什麼。

珍珠港事件是個導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雖然取得了勝利,卻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一是美國的航母都不在港口內,沒有擴大戰績,二是珍珠港的島上存儲的石油資源日本轟炸機竟然連碰都沒有碰,否則美國後續的中途島戰役不會如此順利了。

羅斯福總統關於珍珠港事件的演講,其中最後一段則是: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發動無端的、卑鄙的進攻時起,美國和日本帝國之間已處於戰爭狀態。

此後,美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危難關頭接手,正是他相信情報部門的力量,對扭轉戰局起到關鍵的作用。

空襲日本東京是開胃小菜

同是為了振奮美國民眾的信心,羅斯福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空襲日本東京,終於在1942年4月18日進行了突襲東京的任務,同時也為日後再次空襲埋下伏筆,原來空襲管用的很。

當然突襲的結果是全部飛機根本回不到航母上,只能轉向中國降落,全部75名飛行員64人被中國的抗日軍民救助,輾轉到達重慶、桂林然後回到美國。後來日本報復中國,派10萬軍隊在浙江地方進行大屠殺,殺害了平民25萬人,在此電影中也有所展現。

珊瑚海海戰算前餐

這場戰役可以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母大戰,此戰中美國列剋星敦號航母自沉及約克號重傷,按理約克號需要三個月才能修復完成,日本應該也是這樣估計這艘航母一進半會不會出現在戰場上,結果在珍珠港口內只花了不到72個小時就完成了基礎修復重回後面的中途島戰場了。

日本是小勝,小型航母祥鳳號沉沒,瑞鶴號及翔鶴號因為受損最後都無法參加中途島海戰,同時由於日本軍方的誤判斷,導致沒有投入所有的海軍力量,遭受慘敗。

決戰中途島才是正餐

1942年6月4日,是二戰史上關鍵的命運5分鐘,在美軍俯衝轟炸機的輪番轟炸下,日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四艘航母遭到毀滅性打擊,幾小時後相繼沉沒。

在損失方面,美國方面損失了約克號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307名官兵和147架飛機。

日本方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4艘航空母艦和1艘巡洋艦被炸沉,損失飛機322架,其中283架飛機是隨母艦沉沒;陣亡官兵3507人,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對整個戰爭有著決定性影響。

在電影中這段正餐體現的效果最壯觀,看得人激動異常,隨著一枚枚炸彈從空往下投擲時,可以感受到戰爭的氣勢和殘酷,不過這次殘酷是針對日軍的,美國終於報了一箭之仇。

中途島戰役起最關鍵作用的則是情報的力量,情報部門提供了日軍準備發動中途島戰役,並提供了日軍航母可能的方位與實際相差一點,讓美國海軍提前埋伏,而不是如同日軍想像的美國航母只能從珍珠港出來救援。

《決戰中途島》把這些歷史事實和藝術結合在一起,按照標準好萊塢的電影流程,基本上保證了整體的大片效果,這點值得稱讚的,唯一不足的則是由於前期對於這些歷史展現鋪設得比較多,決戰中途島的重要性就弱了點。

另外按照好萊塢標準設計來說,個人英雄主義及愛情都要有所體現,人物性格要深入細挖,但是導演試圖對於每個曾經在中途島海戰中有過卓越貢獻的人都要進行性格的刻畫,若是一不小心,可能就分不清主角與配角了,結果是配角反而出彩,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作為獨立電影,依舊可以看到標準好萊塢套路製作的影子,同時對於歷史知識欠缺的人來說倒是上了一堂歷史如何演化的戰爭課。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