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更深》: 向前一步的勇氣

電影快訊 1208℃
《比海更深》: 向前一步的勇氣 - 陸劇吧

「即使比海更深,比天更藍,要超過我這般愛你,我也做不到了。」這首歌曲是鄧麗君在1987年發行的一首日文單曲《別離的預感》。本周推介的這部日本電影的片名,也取自這首歌曲中的一句歌詞,比海更深。導演是枝裕和屢次入圍戛納電影節,並在去年憑藉電影《小偷家族》一舉奪得金棕櫚獎,將人們對家庭本質所缺乏的一種思考帶給了越來越多的觀眾。

《比海更深》是以是枝裕和自身記憶為主的電影。影片以沒有真正長大的中年男子和年邁的母親為中心,講述過著與夢想中的未來不一樣的生活的一家人的故事。拍攝這部影片,實現了導演多年的願望,回到了他生活過二十多年的日本清瀨市旭丘福利房社區進行拍攝。他一邊想像著從小生活過的家庭格局,一邊撰寫劇本,所以演員在房間內走動時,台詞的長度與移動的距離基本都是吻合的。拍攝時也幾乎沒有在現場修改過台詞,這也是他電影生涯中僅有的一次。在《比海更深》中,是枝裕和傾注了對「家庭劇」所有的思考。不是源自這二十年來作為電影導演的經歷,而是出於對孩提時代喜愛的電視劇的偏愛和尊敬。他自認為這部電影不適合用「集大成」或者「代表作」這樣看起來全力以赴的字眼形容,而是作為創作者,從頭到尾都被一种放松的力量指引,這才能讓某些東西顯露出來。

是枝裕和的電影離不開家庭二字。而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中,他更喜歡講述那些「被留下來的人」的故事。他說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自己想做的是講述日常生活以及在一旁觀察、傾聽他們的聲音。以電視編導出身的是枝裕和,從紀錄片入手,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充滿「親情、缺憾、力量」的電影風格。2008年,一部符合是枝裕和關於家庭電影標準的影片《步履不停》問世,那是他當時拍得最輕鬆、最流暢的一部作品。「寫自己想寫的故事」,他想要再次體會這種心情,於是就有了這部《比海更深》。《比海更深》和《步履不停》無論從故事本身還是出演成員來看,都算得上是姐妹篇,但二者的區別在於,兩部作品相隔的八年之間,是枝裕和和男主角阿部寬都成為父親。從2008年到2016年,阿部寬與是枝裕和共合作了三部電影,這位在東野圭吾偵探系列影像中嚴謹沉穩的名警官加賀恭一郎,卻在是枝裕和的電影里先後扮演了懦弱無能、窮困潦倒的父親與兒子。是枝裕和認為阿部寬演得來英雄,所以才想反其道而行之,讓他出演這樣的小人物。

2018年9月,在《比海更深》《小偷家族》等多部是枝裕和的影片中扮演母親角色的樹木希林因病離世。樹木希林善於動情於這樣的日式劇情片,和她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她在2003年,因為視網膜剝離,從而導致左眼失明,所以在之後的很多影視作品中,她的眼睛變成了另一種會表演的武器。2005年,她又被診斷患上乳癌,雖然她積極配合治療,但遺憾的是癌細胞已擴散全身,之後的時日,樹木希林把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天在過。即便知道自己的病情隨時會惡化,也依然堅持演戲,可以看出,演戲對於她來說,是終生最愛的事情。

是枝裕和的電影,就像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沒有大悲大喜的故事衝突,沒有感天動地的煽情詞語,其獨到之處在於,字裡行間都蘊含著真實感人的細節。是枝裕和說,缺陷並非只是缺點,還包含著可能性。這樣就會看到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正因為不完美,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而生活像是一個循環,一切美好悲傷都盡在其中。

11月16日 22:13 CCTV—6 電影頻道與您相約《比海更深》,11月17日 15:21 「佳片有約」周日影評版精彩繼續。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