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的腳步總是磕磕絆絆,剛剛走出「梅子黃時家家雨」的潮濕,又陷入「赤日炎炎似火燒」的重圍。三伏天里,明晃晃的太陽,望一下都覺得刺眼。
妻忙著擦陽台,讓我清理衣櫥里的冬裝。「大熱天的,動一下就出汗。」我嘴裡嘀咕著,不情不願。
「這叫曬伏。這麼好的太陽,別浪費了!」妻這一說,我才恍然大悟,趕緊幫忙。
曬伏是在一年中的伏天,將糧食、衣物等搬到太陽底下暴晒,以達到去濕、殺菌、滅蟲的效果。
小時候在農村,三伏天里,父親總會將糧倉里的麥子挑到稻場上曬一曬。麥子里經常會長蟲,這些蟲最喜歡躲在糧倉里吃麥子。
夜深人靜的時候,甚至能聽到它們的啃嚙聲。三伏天里,父親將麥子往滾燙的稻場地面一倒,它們終於慌了神,四處亂爬尋找生路。
曬伏的重頭戲是晒衣物。經過悶熱潮濕的梅雨季節,箱子里的被褥、衣櫥里的棉衣毛褲再不搬到太陽下晒晒,以後就別想再穿了。
母親在大門口擺兩條板凳,擱上抹乾凈的門板,攤開衣服鞋襪。又在院子里幾棵大樹上拉起繩子,晾上棉絮被褥。
最後,母親搬出簸箕,刷得乾乾淨淨,把壓箱底的東西也倒出來。
我終於見到母親箱底的寶貝:一對繡花鴛鴦枕、兩床描金緞子被。母親說這是她的嫁妝,捨不得用。
更讓我好奇的是,箱子里竟存著一雙半歲孩子穿的嬰兒鞋,鞋尖綉著虎頭,樣子十分可愛。
母親說這是她親手繡的,我小時候穿著可好看了,看著鞋子就想起我小時候的樣子。曬伏,曬出一院子喜氣!
伏天還是曬醬、晒乾菜的最佳時間。母親喜歡曬醬。
進入伏天,將麥面上鍋蒸熟,冷卻後放進一個大瓦盆里,蓋上塑料膜、鍋蓋捂起來,幾天後掰碎加鹽水浸泡,擱在屋瓦上,日晒夜露,從伏天曬到秋後,只下雨時蓋上木蓋。
曬醬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等醬料呈褐色,醬香撲鼻,面醬就曬好了。下飯做菜,味道極佳。
梅雨季節,野地里瘋長的馬齒莧,菜園裡吃不完的豇豆,入伏後被母親收回來,用開水焯一下,放到太陽下曬個三兩天,豇豆、馬齒莧就變得像稻草似的。
母親將它們纏成一把一把的掛在廊檐下,過年時取下來用水泡開,燒肉煮罐,都是難得的佳肴。
結婚後搬出了老屋,曬伏的情景變成如煙的往事。妻讓我幫忙翻晒衣物,那些曬伏的記憶又重新出現在腦海,讓人倍感親切和溫暖!
曬伏,曬的不只是潮氣黴菌,曬的還是一種心情,曬的是生活中的小幸福。
作者:徐晟
圖片:新華社 視覺中國
設計:靳韞瑜
編輯:倪楊金子
策劃:李芸聰 倪楊金子
監製:王岩 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