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製作瓦格納歌劇《指環》之《萊茵的黃金》將於8月28日、30日及9月1日、3日迎來首演,目前正在緊張排練。8月1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萊茵的黃金》排練現場,親眼見證這部瓦格納巔峰之作在國家大劇院的創排歷程。
《萊茵的黃金》是瓦格納《指環》四聯劇中的「前夜」,雖然篇幅最為短小,但登場人物最多。《指環》中的一眾人物,不論是三位守護黃金的萊茵水仙女、盜走黃金的尼伯龍人阿爾貝里希,還是各有所思的眾神、巨人兄弟法弗納與法索爾特,他們圍繞黃金和指環曠日持久的爭奪與恩怨都在《萊茵的黃金》中徐徐展開,並貫穿了四聯劇的始終。
探班當天,劇組向媒體展示了《萊茵的黃金》第三場的戲劇連排,托馬斯·托馬森飾演的阿爾貝里希、阿諾德·貝祖延飾演的米梅、克里斯蒂安·弗朗茨飾演的洛戈與埃吉爾·西林斯飾演的沃坦等角色悉數登場。在這場戲中,眾神之首沃坦與火神洛戈與來到尼伯龍人的地下王國,聽聞了米梅的訴苦,設計將盜走黃金後奴役族人的尼伯龍人阿爾貝里希生擒。藝術家們投入的演繹將這一經典片段呈現得活靈活現,風格醇正的唱腔彷彿將人帶到了驚心動魄的演出現場。
通常大體量的歌劇離不開震撼的舞台布景。此前,《阿依達》中桅杆高度達12.5米的標誌性「羊頭」戰船,以及《漂泊的荷蘭人》中長達十幾米的兩艘巨船等宏偉的布景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舞台監督李程透露,在《萊茵的黃金》中,有一個18米見方的水池也頗為震撼。「我們會在裡面裝5-8厘米的水,雖然水鋪得很淺,但是在這麼大的面積里,大概有將近20噸的水鋪在水池中。」由於面積大,對舞台機械的考驗也非常大,李程表示,「水池是由6塊主舞台共同拖著進行升降的,萬一這其中有哪一塊不同步,水池就會歪了,所以必須考慮到舞台升降的同步性,包括對我們的技術合成,演出執行的安全性風險性也都是比較大的。」
四聯劇《指環》傾注了瓦格納在「音樂戲劇」這一綜合藝術形式上對「整體藝術」理念的執著追求。因其音樂演繹的難度之大、角色數量之多、舞台呈現的豐富要求等,《指環》系列堪稱當之無愧的「史詩級」巨制。在李程看來,除了巨大的水池是一個技術難點之外,這部歌劇的體量巨大,舞台動作之多,對舞台監督部門來說是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整部劇大概兩個半小時,但是舞台動作非常多,長達一個半小時,要保證舞台動作跟音樂、多媒體、燈光和舞台布景配合到位,對舞台呈現來說,壓力是很大的。通常情況下,一台歌劇需要3到4位舞台監督協調配合,我們這次一共安排了6個人。在舞台運作的過程中,做好每一次的舞颱風險預案,以確保演出安全。」
本輪演出的音樂將由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呈現,主創團隊由「全能型」導演斯特法諾·波達領銜擔綱,他將親自操刀編舞、舞美、服裝、燈光、多媒體,與眾多國內外實力唱將一同帶領觀眾進入瓦格納筆下恢弘壯麗的諸神世界。
實習生/劉璐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娜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