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話劇《樹魂》唱響「大地之歌」

娛樂頭條 9441℃

原創話劇《樹魂》唱響「大地之歌」 - 陸劇吧

原標題:原創話劇《樹魂》唱響「大地之歌」

以黃振芳家庭林場為原型,講述一家三代人上山造林的動人故事

原創話劇《樹魂》唱響「大地之歌」

(福建日報記者 尤方明 施辰靜 通訊員 鄭文敏 魏知秋)

1983年,年逾半百的周寧縣後洋村村民黃振芳毅然貸款8萬元,帶著全家上山植樹。三年時間造林1207畝,成為當地有名的「造林大王」。

40多年來,黃振芳一家三代人不斷傳承接力棒,深耕林業;周寧縣持續推進造林綠化、森林撫育、封山育林工作,全縣森林覆蓋率增長至72.96%,摘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國字型大小」榮譽。

當這段故事走向話劇舞台,又將呈現怎樣的精彩?

7月28日晚8時,周寧「三庫」演藝中心座無虛席,原創話劇《樹魂》迎來了公開首演。

以黃振芳家庭林場為原型,本劇由《毀林》《造林》《守林》三幕構成,展現林守根一家三代人堅守40餘年,上山造林、接續守護綠水青山的動人故事,深刻踐行「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三庫+碳庫」等重要理念。

幕啟,藍灰色的側逆光灑下,茂密森林畫卷徐徐展開,它們世世代代滋養著後洋村這方水土。光影交織間,主人公林守根緩緩走出,追憶起他與這片林地的不解之緣。

當年,紅軍游擊隊的號兵為了保護林守根的父親和村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大家把烈士安葬在村後的麒麟山上,立碑銘志,不能隨意砍伐山上的樹木。

可後來,事與願違。到20世紀70年代末,後洋村的群山變成了一座座「光頭山」。「越窮越砍樹、越砍樹越窮」,貧困籠罩著山村,一場泥石流更是奪走了林守根妻子的生命,他的兒媳也落下終身殘疾。面對天災人禍,林守根面向紅軍墓立下誓言:開荒種樹,守護山林。

1983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明確宣布,林木誰種誰有;個人所造林木有繼承權」。林守根率先響應,堅決辭去村集體磚瓦廠師傅的工作,扛起鋤頭,開啟了面向荒山的征程。

「是誰把青春化作樹的年輪,是誰用汗水潤澤滿山蔥蘢。」月光下,林守根輕撫親手養護的樹木,心中「不能砍我一棵樹」的執念泛起。多年的堅守中,他飽受外界的非議,身負經濟的重壓,何曾沒有過迷茫與彷徨。幸得縣委書記何建橋的支持,兩人在林場發展的道路上攜手並進,一同種下「見證樹」「解困樹」「未來樹」,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而後,大兒子林長青、二兒子林長茂、大兒媳吳梅、孫女林苗苗、早年在林家茶園勞作的畲族姑娘藍菁菁……幾代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曾經山頭禿頂、青山掛白的後洋村化作了杉木蒼天的莽莽林海!

記者了解到,《樹魂》由寧德市委宣傳部、寧德市文旅局、周寧縣委縣政府、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出品,上海戲劇學院、同濟大學聯合出品。

這是一部鄉土文化、紅色文化、畲族文化、生態文化相互交融的現代話劇。正如《樹魂》總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盧昂所言,如果要用8個字概述本劇的整體風格,莫過於「遼闊、深情、詩意、明媚」。一望無際的千畝林海,鬱鬱蔥蔥的叢林花木,鑄就著它的遼闊;日日夜夜的艱苦勞作,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堅守,詮釋著它的深情;美輪美奐的山水茶園,民族風情的生活畫卷,書寫著它的詩意;歡悅明快的採茶歌謠,能歌善舞的畲族文化,閃耀著它的明媚。

在全劇尾聲時,一棵未來之樹拔地而起,舞台「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張力質樸」的多媒體藝術特色視覺效果彰顯無遺。「樹具有美好的寓意,是歷史的財富,也是對人工智慧時代神經網路意向的象徵,這棵未來樹代表著人、自然、科技三者的共生。」《樹魂》多媒體設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媒體與傳達設計專業主任張屹南說。

「這次我們從一個普通農民的角度出發,講述他用堅韌和毅力,帶領一家三代人和村民植樹造林,創造奇蹟、創造偉業的歷程。這是一部『大地之歌』,我們希望這部作品能夠走出周寧,走得更遠,給大家帶來啟發。」《樹魂》藝術總監、編劇,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說。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