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娛樂頭條 7560℃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這個春節檔,賈玲又贏了。

從一個小品演員,到中國票房史上最成功的商業女導演,賈玲無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逆襲。在一眾男導演統治中國電影的市場中,賈玲代表著女性力量,殺了出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站在女性視角,隊長是完全欣賞並讚歎於賈玲的堅強意志力了。減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男性,女性,只要嘗試過減肥的就知道,它需要高度自律,還得對自己極為狠心,殘酷。在減肥的基礎上,還要練出腹肌,就更難了。可是,站在電影角度來看,《熱辣滾燙》的成功,不值得過度效仿。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在很大程度上,《熱辣滾燙》的高票房,來源於持續的炒作與營銷。網友們將其戲稱為「減肥記」。就隊長個人而言,是不太喜歡這類電影的,包括賈玲拍的第一部《你好,李煥英》,也不喜歡。這是兩部輕工業,輕劇情的輕喜劇電影,它缺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電影的工業化。」

隊長記得,很多年前,中國就開始提到「電影工業」這個名詞了,要鼓勵電影工業的發展。可是,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電影工業有所進步,但近些年來,這種工業化電影沒有進步,而是退步了。去年火爆暑期檔的《封神》,其實是2018年拍完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電影,基本都是三年疫情期間的庫存片。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疫情期間的電影有一個特點,就是風險大,成本低。因為限制聚集性演出,電影行業遭到重大打擊。這讓電影公司不太願意投資大成本的工業化電影,寧願去投拍一些低成本的喜劇電影。像張藝謀的《滿江紅》、賈玲的《熱辣滾燙》、韓寒的《四海》等,都是這類電影的代表。其中,《滿江紅》租了一個四合院,只拍了一個月,就狂攬40億票房,很多人都是被騙進電影院的。

為什麼今年張藝謀的《第二十條》不火了?不是質量不好。相反,《第二十條》把司法公正,校園霸凌以及正當防衛等敏感話題,都搬上了大熒幕,直戳社會矛盾,卻票房低迷。一個原因是,觀眾在春節檔更傾向於看一個輕鬆的喜劇,不太願意去看沉重的嚴肅電影。另一個原因則是,被《滿江紅》騙得太慘了,不願意為張藝謀買單了。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如果《封神》系列趁熱打鐵,在這個春節檔上映第二部,可能就真的「一戰封神」了。因為今年的春節檔,沒有工業化大片,一部都沒有。《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全部都是劇情片。不是說劇情片不好,而是劇情片的工業化程度太低。這類電影的主要製作成本在於演員片酬,像撲街的《紅毯先生》,劉德華片酬6000萬,寧浩導演費2400萬,其他主演片酬2000萬,項目開發費和非主演片酬3900萬,後期製作與特效費用僅1300萬。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過億的電影製作費,錢基本都打給主演和導演了,留給後期的工業製作費用佔比極低。當前,已經上映的工業化電影也就只剩《封神》系列和《流浪地球》系列。

1999年,當美國第一次推出《指環王》的時候,25年後的今天,中國依然拿不出一部能夠媲美《指環王》的工業化電影。即便是吳京主演的《戰狼》系列,《長津湖》系列,在工業藝術上,也比不上好萊塢的《血戰鋼鋸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科幻類,《流浪地球》勝在劉慈欣獨創的東方科幻哲學,但電影工藝還不如《變形金剛》。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為什麼好萊塢萬變不離其中的「超級英雄」套路,一直能夠統治全球電影市場?一個重大原因就是,美國在電影工業上,遙遙領先。從國際影響力上來說,中國斥資10億投拍的《長城》,比不上土耳其製作的《征服1453》。到今天為止,中國真正具備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只有一部,張藝謀導演的,於2002年上映的《英雄》。這部電影大量地借鑒了日本殿堂級導演黑澤明的拍攝手法,但它展現的是中國人心中所獨有的「天下一統」。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很多人不理解,不就看個電影嗎?看個樂不就行了嗎?為什麼一定要追求工業化電影?《你好,李煥英》、《熱辣滾燙》、《飛馳人生》、《戰狼2》等,這些電影不也挺好的嗎?關鍵就在於,電影工業的背後,是技術的迭代與進步。如果只是拍攝輕喜劇,只能讓極少數主演發家致富,而群演繼續在橫店吃盒飯。但《封神》、《流浪地球》這類工業化電影,它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票房第一!「減肥記」遙遙領先,誰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工業? - 陸劇吧

科幻、神話電影的製作,是需要巨額投入的,常常需要數十家,乃至上百家公司參與制作,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虛擬技術,動畫捕捉技術以及軟體工業技術等,可以吸納一大批高端技術人才的就業。它會把電影的分配權轉移到後端,削弱極少數主演的片酬,提高廣大幕後技術人員的收入,縮小影視行業內的貧富差距,推動電影工業技術的發展。

這比看個樂,炒作「減肥記」,重要太多了。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