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近日,紀錄電影《煙火人間》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放映交流活動。影片總監製尹鴻、監製雷建軍、導演孫虹、製片人王靜等主創亮相現場,分享創作故事。
豎屏電影《煙火人間》由887段短視頻剪輯組成,這些影像出自509位“素人”之手,他們當中有建築工人、貨車司機、外賣員、紡織女工等普通勞動者,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生動的生活影像,質樸與新奇、歡樂與淚水兼而有之,共同構成了千千萬萬當代中國人的真切寫照。
從傳統電影的意義上來說,《煙火人間》似乎無法被稱作一部電影,橫向大銀幕被平行安放的幾塊豎屏堆滿,同時播放著同一主題下、不同時空的短視頻內容。影片分成衣、食、住、行、家,共5個篇章,從“衣食住行”的物質需求,到“家”的精神情感歸宿,導演希望能讓觀眾從中找到共同的連接。
巨浪吞沒漁船,颱風襲擊塔吊,風雪侵蝕高原;建築工人在忙碌之餘展示一把“體操單杠”;泥地里洗澡的工人師傅笑哈哈喊話“來啊,快活啊”;20歲出頭的塔吊女孩唱著歌;豐收時的農民大哥對著稻田霸氣一喊“這是我打下來的江山”……509位素人的故事,鮮活而動人,很短也很長。作為一部眾創電影,500多位短視頻作者就是《煙火人間》的共同導演。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電影總監、清華大學尹鴻教授以“至美在於鮮活”概括《煙火人間》的特質:“它不僅記錄了中國人、中國普通人、中國最基本的那些勞動群眾的勞動過程,關鍵是它反映了這些勞動者對生活的那種態度,但傳統紀錄片達不到他們用自己的鏡頭來拍攝自己的那種生活方式的狀態。所以創作團隊願意克服種種困難去把這份『鮮活』傳遞出來,我相信鮮活是這個作品最核心打動人的一點。”
本次活動的大部分觀眾來自北京青少年服務中心的“小影人培養計劃”。製片人王靜在現場說:“我非常期待小朋友們觀影的感受,因為小朋友是我們很重要的觀眾,我們希望你們通過看《煙火人間》能夠知道你們身上的衣服是哪來的,你們吃的香蕉是從什麼地方運過來的,你們住的房子是怎麼從一塊磚變成了一棟房子的,以及在我們的衣食住行背後有哪些勞動者,他們的努力去支撐了我們當今的物質生活。”
導演孫虹則動情講述了影片所傳達的能量:“你會發現這樣一種來自於中國勞動者的巨幅畫像,能夠帶給我們一種真正的特別震撼的力量,它不再是我們在小屏幕裡頭看到的世界,而是這些小小的屏幕都值得被大大地去看見。”
小學生們天真、赤誠的觀影感受也為主創帶來了莫大的鼓勵。一個小朋友被影片中人物的生活狀態所感染:“我發現這個電影里的人物,可能自己的家境也不是很富裕,乾的活也非常苦、非常累。但他們仍然非常積極向上,很樂觀地做一些可以讓自己和身邊人都開心的事情。”
另一位小朋友更是因為第一次在大銀幕看到了“平時從來不會關注或者從來不會想去關注的那些事情”,對勞動者有了更多同理心:“建築工人在勞動的過程中還會在下雪了在地上堆雪人,我覺得他們很可愛,有一種發現美的眼睛。我受到的啟發是平時放暑假,我本來想睡懶覺,旁邊的建築工人很吵,我平時會覺得他們吵到我睡覺了,可能會比較生氣。現在我感受到了他們真正的不容易,可能我再看他們就是一種比較理解的感受。”
這和電影監製、清華大學雷建軍教授所介紹的創作目的不謀而合:“我們希望勞動可以看見,也希望勞動者可以看見。大家平時走在路上,你不一定是蔑視他們,但可能大部分人是漠視他們的,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個大銀幕電影,他們像一個神靈、一個巨幅畫面矗立在你面前的時候,等你再次看到他們,我希望你能夠仰視他們,能夠尊重他們的勞動。”
尹鴻對這些小觀眾們的未來寄予厚望:“雖然這部電影節奏比較快、信息量大、時長也比較短,給孩子們回味的時間會少一些,但我相信孩子們看過這部電影以後對勞動的理解、對人的理解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我希望孩子們將來因此而愛上電影、愛上紀錄片,將來有可能會成為紀錄片最好的受眾。”
“第一次看到《煙火人間》,就讓我注意到了它的『當代性』,這個影片本身是非常具有當代性的實驗意義的,它代表著新的表達方法和生活方法。”在2020年第四屆平遙影展,賈樟柯導演肯定了這部影片的實驗性。
《煙火人間》以原生態的芸芸眾生構成了一部難能可貴的影像備忘錄。他們是常常被大銀幕忽略的“小人物”,是數量上的大多數,卻是注意力上的少數。這些無比樸實卻生命力蓬勃的面孔,是大銀幕上稀缺的更具體、鮮活、也更動人的形象,呈現了生活的更多可能,讓我們可以看到國人的生活百態,從而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擁有更多重新出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