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1994年,是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這一年的好萊塢誕生了14部影史經典。
《阿甘正傳》與《肖申克的救贖》爭奇鬥豔。
前者因更符合美國主流價值觀,在第67屆奧斯卡獎(1995年)上拿下6項大獎;
後者上映時票房不佳,下映後錄像帶銷量卻創造了奇蹟,被影迷稱為「不看人生就不完滿」的電影,也是豆瓣和IMDb上的榜首神片。
詹姆斯·卡梅隆和阿諾·施瓦辛格第3次合作推出《真實的謊言》。
這部娛樂性十足的動作大片,於次年1995年登陸內地院線,並一舉拿下1.03億元票房,成了中國電影進入市場化的標誌。
與卡梅隆齊名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同樣交出了「滿分答卷」。
他的《辛德勒的名單》於1994年2月4日全面上映,並在同年的第66屆奧斯卡獎上勇奪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7項大獎,向世人證明了他不僅會拍商業大片,拍文藝片也同樣優秀。
同年,呂克·貝松推出他的代表作《這個殺手不太冷》;
昆汀·塔倫蒂諾亦推出《低俗小說》,並與奧利佛·斯通合作了備受爭議的暴力電影《天生殺人狂》;
金·凱瑞的成名作《變相怪傑》,讓他奠定了好萊塢喜劇天王的地位。
《生死時速》讓基努·里維斯一夜成名。
布拉德·皮特憑藉《燃情歲月》和與湯姆·克魯斯合作的《夜訪吸血鬼》,也擠進好萊塢一線影星行列;
還有約翰尼·德普的《艾德·伍德》和休·格蘭特的《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都是百看不厭的佳片。
再回頭,看我們中國電影,在1994年也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不僅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電影市場上百花齊放,內地、台灣地區也推出了很多佳片。
如今再回顧1994那一年,中國影壇「群雄逐鹿」,其實背後的故事,比電影還要精彩。
一、周潤發拒絕了王晶,周星馳第一次做導演,沒用吳孟達,依舊賺得盆滿缽滿
「雙周一成」作為香港的標誌性人物,其中周星馳是90年代當仁不讓的喜劇之王。
他的電影往往投資少、收益大,因此身價為全港最高,從「星仔」慢慢被叫成「星爺」。
成龍作為繼李小龍之後人氣最高的動作影星,不僅在中國本土受歡迎,在日本、泰國、韓國和歐美國家,都有很高知名度。
相比之下,定位模糊的周潤發,似乎沒有這兩人的號召力,但事實上周潤發的戲路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手往往就是王炸。
1994年的香港本土票房冠軍,是周潤發的《賭神2》。
1989年王晶集結周潤發、劉德華、王祖賢、張敏拍攝《賭神》 ,連老闆向華強都被拉來演配角。
這部集賭術、動作、槍戰於一身的喜劇片賣出了3629萬港元的高票房,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寶座。
然而到了1990年,周星馳橫空出世,由元奎、劉鎮偉執導的《賭聖》明顯跟風《賭神》,卻又「青出於藍」,以4133萬港元的票房成績,打破了《賭神》的票房紀錄。
同年與王晶、劉德華合作的《賭俠》,也同樣拿下4034萬港元的驚人成績。
本以為如此逆天的票房紀錄很難再被打破,王晶卻又成功說服蟄伏1年的周潤發復出拍攝《賭神2》。
這一次,王晶給高進安排了既強大又兇殘的對手仇笑痴,由「聞太師」吳興國飾演,也給觀眾帶來了足夠的新鮮感。
《賭神2》再次以5253萬港元的票房登頂,同年周潤發與劉鎮偉合作的《花旗少林》,也以3703萬港元的成績,排進票房前十,足見他的江湖地位,不可撼動。
但此後王晶想要趁熱打鐵推出《賭神3》,卻被周潤發無情拒絕,因他其實從小厭惡賭博,王晶只好找黎明拍了一部前傳。
周潤發預判到香港電影的發展前景並不樂觀,自己也難以再突破,隔年參演了韋家輝的《和平飯店》之後,便動身往好萊塢發展了。
前一年《濟公》的票房失利讓杜琪峰鬱悶了整整一年,對周星馳也多少有點影響。
1994年周星馳不敢冒險,而是繼續與喜劇專業戶李力持、王晶合作,推出了《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國產凌凌漆》三部電影,都成功擠進了票房前十。
這個時期的周星馳,影像風格日趨成熟,且開始嘗試在電影中加入新的流行元素。
如《破壞之王》中就加入了大量漫畫元素,片名來自刃森尊的漫畫《破壞王》,大師兄的外號「人間兇器」則來自刃森尊的《人間兇器》,「魔鬼筋肉人」來自永井豪的《惡魔人》。
片中還出現了終結者、咖啡貓、鐵沙掌、鐵布衫、血滴子、鹹蛋超人、印度神油、《倚天屠龍記》、《金瓶梅》、文泰來等,凡是能夠服務於故事的元素,都能信手拈來。
周星馳和吳孟達配合默契,也貢獻了兩人最好的表演,令這部電影成為周星馳片單中的經典。
《九品芝麻官》則是周星馳與王晶最好的一次合作。
作為編劇鬼才的王晶,非常善於發掘並利用演員的長處。
比如他和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將無厘頭搞笑與李連杰的宗師形象組合,亦能拍出一部頗具賣點的好片,絲毫不比徐克遜色。
1993年的中視《包青天》風靡整個東南亞,王晶亦想藉此風潮,拍攝一部公案題材電影。
但正值智商巔峰期的王晶沒有找金超群合作,而是和周星馳一起創造出了一個包公的翻版「包龍星」,周星馳還負責燈光和美術,將無厘頭元素融入到電影中。
雖然王晶才是電影的導演,但在拍攝時,周星馳成了片場的「太上導演」。
王晶深知周星馳對情節和鏡頭呈現的精益求精,在掌握大局的同時,給了他足夠的自由發揮的空間。
與杜琪峰的《審死官》相比,《九品芝麻官》的情節更加天馬行空,也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到了與李力持合作的《國產凌凌漆》,則是周星馳首次參與執導的電影。
與之前的周星馳電影不同,《國產凌凌漆》在創作上,基於對好萊塢諜戰片《007》系列的全方位惡搞,這是港產喜劇片,首次嘗試對《笑破鐵幕》等一類歐美無厘頭電影的模仿。
片中反派使用的金槍,就是來自《007之金槍人》,特工凌凌漆的武器殺豬刀和飛刀,則都源自武俠片,帶著鮮明的本土特色。
作為特工後勤負責武器開發的達聞西,研製出來的卻都是毫無用途的奇葩武器,這些都是為電影增加了很多笑料。
雖然吳孟達缺席,電影依然憑藉紮實的劇本和袁詠儀、羅家英、陳寶蓮、鄭祖等眾配角的出色發揮贏得觀眾,取得3752萬港元的高票房。
《國產凌凌漆》也是周星馳個人風格走向成熟的標誌性電影,在他的眾多作品中地位僅次於《大話西遊》系列。
二、成龍和劉家良「反目」,李連杰最好的動作片,卻只上映2周,就被下架
香港兩大動作巨星成龍和李連杰,在1994年迎來正面交鋒。
為了幫剛成立的動作特技演員公會籌建會址,成龍與劉家良首次合作,推出動作片《醉拳2》。
梅艷芳、狄龍、黃日華、盧惠光等眾星加盟,全片選在嘉禾片場拍攝,節儉到了極致。
因動作設計由劉家良掌舵,片中幾場打戲都呈現出此前的成龍電影少有的硬橋硬馬套路,令觀眾耳目一新。
但在設計片尾最後的打戲時,兩人的意見卻發生了分歧。
為了讓片中主角黃飛鴻打得燦爛,成龍設計讓他經歷一場群毆,於危急時爆發潛能反敗為勝。
劉家良的父親劉湛師承林世榮,劉家良作為黃飛鴻的洪拳嫡系傳人,自然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祖師爺被打成那副「熊樣」。
因爭執不下,劉家良一怒之下帶著劉家班離開劇組,剩下的打戲則由成家班全權接管,因此我們看到全片的武打,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風格。
由於《醉拳》是成龍的成名IP,自然受到港人關注,電影上映後取得了4097萬港元的高票房,排在票房榜季軍位置,且提名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
與《醉拳2》競爭這一獎項的幾部電影中,最具實力的是李連杰與袁和平合作的《精武英雄》。
因當時被質疑拍不了時裝片,李連杰決定翻拍李小龍的經典《精武門》,因版權原因,電影改名《精武英雄》。
導演陳嘉上在保留原故事框架的基礎上,根據李連杰本人的性格特點,重新塑造陳真這個角色,讓他帶上思想前衛、冷靜激進、殺伐果斷的性格特點。
實戰高手周比利、空手道名家倉田保昭和張徹關門弟子錢小豪的加盟,由袁和平設計的寫實武打動作,都令電影呈現出港片少有的硬核氣質。
且時至今日仍為全世界影迷所追捧,被視為功夫電影中少有的經典之作。
可惜當年《精武英雄》僅上映兩周就被換下,票房1479萬港元,且在金像獎也以微弱差距敗給了《醉拳2》。
如果要分析失利的原因,皮哥認為是錯在「選題」上,李小龍的《精武門》在港人的心目中佔據著神聖的地位,《精武英雄》拍得再好,也難以取代。
成龍在1994年只有一部電影,而處於高產期的李連杰卻推出了三部。
除了《精武英雄》之外,他的《新少林五祖》和《中南海保鏢》也同樣是百看不厭的佳作,且動作設計元家班也同樣得到兩個最佳動作指導提名,可惜皆敗給了《醉拳2》。
票房表現上,三部電影中最高的《新少林五祖》(永盛出品)僅以1939萬港元排在票房榜第15位,《中南海保鏢》的票房也只有1119萬港元,成績皆不理想。
因此李連杰雖是90年代在港發展最好的內地影星,他的票房號召力還是難以與「雙周一成」相提並論。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皮哥以為有三個方面:
一是李連杰的正東公司作為一家小公司,在與嘉禾這樣的大公司的競爭中拿到高排片會有一定難度;
二是相比李連杰電影的認真嚴肅,港人更加喜愛動作喜劇片;
三是李連杰是內地人,港人也多少會有排外的心理。
因此李連杰於90年代在香港發展時,並非如想像般順利,也面臨著電影票房不佳,公司虧本的生存壓力。
當看到港片市場日漸不景氣,自身發展也遇到瓶頸時,李連杰最終也選擇了前往好萊塢闖蕩。
三、黃百鳴「突圍」,陳可辛一部文藝片,捧紅袁詠儀,徐克4次失意,王家衛意外成最大「贏家」
1994年的香港票房前10,除了3部進口大片(《生死時速》、《真實的謊言》、《阿甘正傳》)之外,「雙周一成」的電影佔了6部,可見這三人,在香港電影圈的地位實在穩固。
黃百鳴、高志森的《大富之家》以3737萬港元的票房成績排在第5位,是前10中唯一沒有「雙周一成」參與的電影。
早在新藝城時期,黃百鳴就深知春節檔與喜劇電影是絕配,1988年的《八星報喜》、1989年的《合家歡》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1991年,新藝城因麥嘉的退出而宣告解散,在幕後公司金公主的支持下黃百鳴決定單幹,成立東方電影,堅持拍喜劇片。
1992年的賀歲片《家有囍事》以4899萬港元拿下票房亞軍;1993年的《花田囍事》又以3548萬港元拿到票房季軍,足以證明他對市場判斷的準確。
這兩部電影,確定了一個「囍事」電影模式,片中要有三對情侶,各自發展相互獨立的一段故事,最後以三對情侶的結合作為大團圓結局。
《大富之家》也是在這樣的模式下創作的作品,觀眾樂意在春節看到這樣既搞笑,又結局圓滿,皆大歡喜的電影。
雖然少了周星馳,但梁家輝、張國榮、劉青雲、關德興、黃霑、曹達華、鄭裕玲的加盟也為電影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張國榮和毛舜筠在片中是一對,毛舜筠是張國榮一生至愛,他去世前始終牽掛的就是毛舜筠,現在回頭看這部電影,難免令人神傷。
高志森並非只會拍喜劇片,他的另一部歌舞題材愛情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同樣取得票房佳績。
這是根據香港話劇團同名名劇改編的電影,與《南海十三郎》風格類似,具有鮮明的香港本土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2141萬港元的票房成績,也證明香港人對它的喜愛。
在第14屆金像獎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也拿到了7項提名,最終收穫最佳編劇(杜國威)、最佳女配角(羅冠蘭)和最佳新演員(劉雅麗)3個獎項。
1996年ATV推出的同名劇集,由杜國威編劇、葉昭儀執導,也同樣取得很好的收視成績。
1994年票房成績最好的文藝片,則是陳可辛的《金枝玉葉》,這部講述三角關係的愛情喜劇不僅收穫2913萬港元票房,還讓袁詠儀拿到金像獎影后。
她在片中的短髮造型令人眼前一亮,精湛的演技不僅征服了觀眾,也征服了金像獎評委。
片中的音樂人顧家明,則是張國榮的本色演出,有人說能辨認得出何寶榮、十二少、宋子傑、歐陽鋒和寧采臣,卻分不清張國榮和顧家明,因為他和這個角色實在太像了。
兩年後,陳可辛又拍了《金枝玉葉2》,這兩部電影都是張國榮主演電影中的佳作。
但這一年文藝片最大的贏家,卻不是高志森和陳可辛,而是王家衛。
他的兩部電影《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讓投資人賠到血本無歸,卻在金像獎上獲得總共19項提名,收割了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在內的7個獎項。
《重慶森林》講述編號為223和663的兩名警察的情感經歷,是王菲的電影代表作。
主演有林青霞、金城武、梁朝偉和周嘉玲,都是俊男美女,影像風格光怪陸離,台詞和對白精鍊,帶著濃濃的小資情調,現在看非常優秀,但當年票房只有768萬港元。
《東邪西毒》則是由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改編,但其故事早已脫離原著,嘗試以獨特的主觀視角,解構歐陽鋒之「惡」、洪七公之「俠」、黃藥師之「情」。
洪金寶的參與不僅為電影設計了炫目的動作場面,對劇本的創作和修改也起到不少作用。
可惜當年他只獲得了一個最佳動作指導提名,最終也沒能得獎。
而《東邪西毒》本是1993年的電影,因王家衛的拍攝進度緩慢,拖到1994年才上映,其風格又令普通觀眾難以理解,最終上映26天,票房也只有902萬港元。
如果說王家衛電影的票房失利可以預見(他的電影本來就很難賣座),那麼徐克的失意就令人多少有些意外。
由他擔任製片的和導演的電影總共有4部,票房皆不理想,但我們現在回頭再看,卻發現都是可圈可點的經典好片。
首先是他擔任製片人,由林嶺東執導的《火燒紅蓮寺》,是民國時期舊上海灘經典武俠IP的重啟之作,由武打新星季天笙主演,花費重金在內地實景拍攝。
電影構建了一個陰森恐怖的地下監獄,其風格十分大膽前衛,血腥暴力鏡頭刺激神經,卻反而令觀眾反感。
雖有顏值巔峰的李若彤、內地實力派打星林泉、成家班的楊升加盟,動作設計也非常講究,幾場打戲都很壯觀,但香港觀眾並不買賬。
加上季天笙與李若彤曝出的緋聞,令季天笙人設崩潰,被港人稱為「已婚渣男」,也令電影失利雪上加霜,最終票房只有182萬港元。
徐克自己執導的《梁祝》,由吳奇隆、楊采妮主演,用當紅明星演繹經典愛情故事,以徐克獨特的視角批判封建的婚姻制度,詮釋愛情的真諦。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梁祝》的優秀,早已超越了1964年邵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但在當年其票房也只有1864萬港元。
徐克的另一部電影,則是《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自從李連杰離開之後,由趙文卓接手的「黃飛鴻」系列就完成了純商業動作片,前作《王者之風》還有1119萬票房,讓徐克覺得這個IP還有潛力可挖,於是集結了全套陣容推出了《龍城殲霸》。
電影從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黃飛鴻拖家帶口回到南方說起。
到達廣州後,黃飛鴻等人與十三姨、豬肉榮、牙擦蘇匯合到一處,卻要面對海盜張保仔。
由於人物太多,電影的故事線變得非常複雜,動作場面多而亂,還加入了很多槍戰戲,這些都令觀眾無所適從。
相比之前的4部作品,《龍城殲霸》的片長也短了許多,只有101分鐘,就連黃飛鴻和十三姨這對情侶貫穿整個系列的愛情長跑,結局都沒交代清楚。
即使這個系列的忠實粉絲,也會覺得看不過癮,因此票房只有490萬,這個IP也從此划上句號。
還有一部由徐克製片的內地電影《鑄劍》,改編自魯迅的短篇小說,由馬精武主演,講述幹將莫邪鑄劍的故事。
電影非常忠於魯迅的原著,也和魯迅的作品一樣帶著幽默感,可惜並沒有在香港上映,在內地的影響力也不大。
除了上面這些之外,《西楚霸王》、《飛虎雄心》、《天與地》、《笑林小子》、《六指琴魔》等,也都是在1994年上映的好片。
四、姜文、張藝謀「封神」,李安拍出豆瓣9.2
90年代,內地雖然電影產量不能與輝煌時期的香港相提並論,但也出現了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張藝謀的《活著》這樣的好片。
《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王朔的短篇小說《動物兇猛》,也是姜文的導演處女作,講述軍隊大院少年馬小軍與少女米蘭的故事,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No.120,有62.5萬人打出了8.8分。
夏雨憑藉此片拿到第51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影帝,姜文也憑此片一戰成名。
《活著》是由當代作家余華的長篇小說改編,在第47屆戛納電影節上拿到了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最佳男演員(葛優)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到了No.29,評分高達9.3分。
此外,還在台灣的李安拍出了《飲食男女》,是1994年最優秀的台灣電影,由郎雄、楊貴媚、吳倩蓮、張艾嘉主演,講述台灣中國菜大師老朱和三個女兒的故事。
《飲食男女》也同樣進入豆瓣電影Top250,排在No.61,有63.4萬人打出9.2分。
文末,憶往昔,崢嶸歲月,中國電影百花齊放,令人一眼萬年,期待未來中國電影,再創一個1994年的輝煌!
聲明:本文來源於用戶投稿,如果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