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要被AI搶飯碗?好萊塢60多年最大規模罷工!

八卦 3850℃

上周,電影製片廠與流媒體巨頭的新合同談判破裂後,周末,包括傑森·蘇戴奇斯、蘇珊·薩蘭登和其他數千名演員與編劇一起參與了16萬人的大罷工,這也是好萊塢六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罷工。

美國演員工會(SAG)指責影視製片人聯盟(AMPTP)拒絕公平交易。據介紹,此前工會要求制定新的合同,以保護成員免受因「不受監管地使用生成人工智慧」而造成的收入損失。SAG希望通過在未來的合同中添加「知情同意」來加強這些保護。工會認為,某些類型的人工智慧使用必須予以披露和補償。

罷工得到了影視界名人的支持,其中包括即將上映的《奧本海默》電影明星。停播期間,演員將不會出現在電影中,甚至不會宣傳電影。正在製作的包括《阿凡達》和《角鬥士》續集等主要影片,可能會受到停工的影響。

今年5月,美國作家協會(WGA)超過1萬名作家也因薪酬、工作條件和行業對人工智慧的使用而罷工。美國導演協會(DGA)雖然沒有參加罷工,但該組織對罷工表示「強烈支持」。

明星要被AI搶飯碗?好萊塢60多年最大規模罷工! - 陸劇吧

為何好萊塢害怕生成式AI?

影視行業向數字流媒體時代的轉型以及更廣泛的技術變革是此次罷工的主要原因。演員和編劇抱怨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單個角色的片酬下降了,迫使他們尋找更多的角色才能賺到與幾年前相同的收入。

這一背景下,SAG和WAG都希望影視製片廠和流媒體服務商提供更好的薪酬、更高的版稅、更高的養老金和健康計劃繳款,尤其是在行業中使用人工智慧的保障措施。此前,SAG和WAG都在與各大製片廠進行談判,以阻止人工智慧在行業中肆虐。

他們的擔憂是非常真實的。涉及生成人工智慧的話題受到廣泛關注,其中之一是它對好萊塢和娛樂業的潛在影響。

好萊塢的未來看起來很像是深度偽造(Deepfake)的電影《死侍》演員瑞安·雷諾茲向你推銷特斯拉。在今年5月的一段視頻中,雷諾茲戴著厚厚的黑框眼鏡兜售特斯拉電動汽車:「你認為擁有一輛這麼棒的汽車要花多少錢?」

從逼真程度來看,這個視頻明顯不真實,但視頻的創建者凱文·帕夫拉斯(Kevin Paffrath)公開宣稱,他這樣做是為了吸引馬斯克的注意。而馬斯克確實是在視頻的Twitter回復中寫道「很好」;作為回報,雷諾茲的製作公司用「換臉」的馬斯克來推銷雷諾茲擁有的航空公司生產的杜松子酒。

這樣的網路互動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人工智慧讓任何人都可以將名人面孔深度偽造,並用於他們喜歡的任何視頻中。而演員們也越來越意識到人工智慧有可能侵犯他們的工作。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可以用來重建表演者的形象或聲音角色。這種技術正在成為好萊塢用更少的人力製作更多內容的下一個策略,儘管它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

美國電視廣播聯合會演員協會執行董事兼首席談判代表Duncan Crabtree-Ireland解釋稱,圍繞生成式AI技術的炒作意味著它將成為談判的焦點,特別是考慮到合同每三年談判一次,而AI在過去18個月里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因此很難想像三年後它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最先受影響的是那些配音演員,因為通過語音合成配音基本上已經完全可以解決,這意味著未來可能不再需要配音演員;而未來混合虛擬人也可能逐步代替人類演員。觀眾可能會面臨著無法分清他們眼前的是真實的演員還是虛擬合成的數字人。

GPU晶元巨頭公司英偉達在疫情期間已經展示了他們如何可以「重現」一個看起來十分逼真的數字版首席執行官黃仁勛。

影眸科技首席技術官張啟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技術方案是3D數字人動畫+2D換臉,這是目前兩種主流的數字人技術流程。3D還是以傳統動畫特效流程為主,近幾年工具化進展不錯,例如Epic公司的MetaHuman和影眸的Hyper Human,獲得資產的成本降低了,但驅動的視覺質量不如2D;2D是Deepfake系列技術的延續,真實度沿襲自原視頻。」

他補充道,2D和3D技術有各自的優勢,比如2D使用場景比較局限,基本只能在它一開始被規定的光照、大小、景別、情景正常工作;但3D自由度高,可編輯性與適應性強,且在遊戲、VR等領域都能廣泛應用。他認為,未來3D+神經渲染可能成為技術發展的趨勢。

反對或擁抱生成式AI?

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創新實驗室名譽主任喬納森·塔普林(Jonathan Taplin)在娛樂行業有著長期的職業生涯,他還是一名電影製片人和作家。塔普林堅決反對在該行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

「大型科技公司訓練模型的方式是攝取互聯網上的所有內容,而不考慮版權。」塔普林在與MIT Sloan商學院的訪談中表示:「谷歌有一個音樂生成式人工智慧,對YouTube 上的每個音頻文件進行了訓練。比如你可以發出一個提示,給我寫一首聽起來像泰勒·斯威夫特、悲傷的結局,或者快節奏的歌曲,最終的歌曲聽起來有點像她。這樣有人可以免費將其添加到視頻遊戲或電影中場景中。」 他補充說,生成式人工智慧利潤上可以對所有的視頻內容進行重新利用。

塔普林擔心,這將加劇已經導致影視行業下滑的問題。 「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公式太多,缺乏原創性,這就是該行業表現不佳的原因。」他說道,「生成式人工智慧只能產生更加公式化的內容。娛樂依賴於新想法,而這項技術無法產生新想法。」

他表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普及還將繼續減少演員的數量。目前大部分娛樂行業收入已經流向了一小部分演員,尤其是在流媒體服務上;而在好萊塢,少數大片主演所創造的巨額票房收入也反映了這一點。「當你實現』演算法經濟』時,演算法會縮小渠道,為少數人帶來巨額薪水。」 塔普林表示。他希望能夠出現一種被稱作「集體許可」的制度,以保護演員的權利。

南加州大學娛樂技術中心人工智慧和神經科學媒體項目主任伯格奎斯特(Yves Bergquist)教授則認為,儘管人工智慧因其「錯誤信息」對媒體和娛樂行業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不妨礙它成為「一項完全革命性的技術」。

「一些好萊塢工作室內的團隊非常精通技術,並且已經與生成式人工智慧公司合作。」伯格奎斯特表示,「電影公司承擔了大量的電影后期製作工作,尤其是動畫,並且面臨著降低成本的巨大壓力。 後期製作公司擁有軟體開發文化,因此它們將擁抱生成式人工智慧。」

伯格奎斯特預計,提供虛擬演員和語音合成的工具將被在TikTok或YouTube上發布作品的短片創作者以及視頻遊戲製作人最先積極採用。 「傳統影視行業不再壟斷娛樂,流媒體頻道、數字廣告、遊戲,這些才是現在的年輕人看的東西。」他表示。伯格奎斯特還稱,就連相機等硬體製造商也在嘗試生成式內容的視覺效果。

伯格奎斯特觀察到,傳統電影製片廠的業務部門有時不願意接受人工智慧,這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相同的數據或軟體文化。而即使是像Netflix和亞馬遜Prime Video這樣的新流媒體工作室,要真正擁抱人工智慧也還需要經歷一個過程。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游雲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使用生成式AI來合成名人肖像,或者特定的聲音,來生成作品,確實要比真人成本低很多,因此從這方面來看,使用人工智慧降低成本是行業趨勢,好萊塢的工作人員是抵擋不住的;但另一個問題是知識產權,如果是未經授權就拿有版權保護的作品用於人工智慧訓練的,並搶了這些好萊塢工作人員的飯碗,這確實在合理性上有欠缺。」

他補充道,在歷史上,互聯網產業出現時,搜索引擎曾經革了出版業的命,但搜索引擎的版權基礎是有瑕疵的,現在好萊塢工作人員想通過罷工的形式進行博弈,引發公眾的重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標籤: 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