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環》是富有開拓性的戰爭題材影片, 揭示戰爭殘酷性

電影快訊 1747℃

品味經典

根據李存葆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高山下的花環》是一部富有開拓性的戰爭題材的影片。它在揭示戰爭殘酷性的同時,觸及到尖銳的現實矛盾,並以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充分展示出人物美好的心靈,從而譜寫出一曲崇高悲壯、震撼人心的愛國主義頌歌。

《高山下的花環》是富有開拓性的戰爭題材影片, 揭示戰爭殘酷性 - 陸劇吧

從影片的形式上來看,《高山下的花環》是一部「崇高壯麗的詩情悲劇」(謝晉語),它格調雄渾、高昂,而又抒情細膩。導演善於從影片所反映的生活內容出發,從中「開掘崇高的、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予以詩意的表是人在影片以情動人和以理服人的交融統一中感受到強大的藝術題爭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來看,由於導演明確地「把人物靈魂的探索」提到創作的中心位置,努力「把人物的內心世界所蘊藏的容量揭示出來」,并力求「在平凡中見偉大」,所以,影片所塑造的那些「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英雄既個性鮮明而又有一定的心理深度,完全衝破了高、大、全的虛假模式,使人感到血肉豐滿、真實可信。

《高山下的花環》是富有開拓性的戰爭題材影片, 揭示戰爭殘酷性 - 陸劇吧

對於梁三喜,影片在表現他樸實寬厚、堅毅剛強的性格和英勇獻身精神的同時,著意揭示了他豐富的情感世界。如他與玉秀的夫妻恩愛之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他怒斥趙蒙生搞「曲線調動」時的憤激之情,他對越南侵略者的仇恨之情。

這些真情的流露,使這位富有「人情味」的英雄自然走入了觀眾的心中。在塑造靳開來的形象時,影片不僅通過他與妻子、孩子一起照相、嬉戲的歡樂場面和他帶著全家福相片上戰場的細節,表現了他深摯的夫妻情、父子情;通過他爭帶尖刀排向梁喜說出的一聲掏心窩子話,還有他愛發「牢騷」、敢講真話,敢於嘻笑怒地抨擊不正之風的性格特點,表現了他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可貴品質和一片赤子之心。曾一度怯儒自私、幾乎臨陣脫逃的趙蒙生,是一位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轉變和成長起來的英雄。對於這個形象的塑造,編導注意抓住人物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中思想感情和精神狀態的複雜變化予以充分的展示,令人信服地表現了他在戰友們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感召下,在烈士鮮血的激勵下所引起的思想和靈魂的震動。他猛醒後置生死於度外奮不顧身投入激戰的轉變過程,其實而又有深度的性格刻劃,使觀眾接受了這位複雜的轉變型英雄,並進而思索這一形象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高山下的花環》是富有開拓性的戰爭題材影片, 揭示戰爭殘酷性 - 陸劇吧

可以說,《高》片之所以帶來震撼,主要原因是把「軍人」降到了「人」的一個最基本的位置上,對作為軍人的人,給予了最起碼的尊重和理解。電影只有持有恆久的對人和人類的敬重,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影片中韓玉秀和梁大娘的形象也很感人。在這兩位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身上,集中地體現出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在謳歌和表現美的同時,影片還大膽地揭示出我軍內部的矛盾和社會生活的陰暗面,並通過正義力量同醜惡現象的鬥爭,有力地鞭撻了丑。吳爽搞曲線調動,將後門走到了流血犧牲的戰場上。

此外,影片還通過梁三喜犧牲後的欠賬單,反映出沂蒙山區群眾生活的貧因;通過雷凱華犧牲在兩發「臭彈」之下,深刻揭示了「文化大革命」給我們國家帶來的後患,以引起人們的警覺和反思。對社會矛盾和陰暗面真實而又深刻的揭露,無疑出自於編導者直面人生的膽識和作為人民藝術家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影片也因此而成為一部有深度、有力度的革命現實主義佳作。

台前幕後

影片攝製組陣容頗強。除曾幾度合作過的攝影師盧俊福、朱水德外,還有空中攝影專家沈傑。拍影老山前線的戰鬥場面時,沉傑從飛機上往下拍攝,其中好些鏡頭是他綁在機翼下凌空操作的。

《高山下的花環》公映以後,受到全國廣大觀眾極其熱烈的歡迎和上上下下的讚揚。在軍營中,當一支部隊上前線時,戰土們要求看《高山下的花環》。

有一位戰士,因為看了影片,上前線英勇戰鬥而立了功,獲得一枚軍功章。他把這枚軍功章寄給了謝晉,如今這枚軍功章還珍藏在謝晉家中的玻璃櫥內。

1985年11月,影片《高山下的花環》易名《衛國軍魂》在香港14家影院聯袂上映兩周。有人評說,易名《衛國軍魂》好,點明了主題;有人則說,不如原名《高山下的花環》含蓄而富有詩意。但這無關宏旨。影片上映後,連日滿座,盛況空前。

影片雄渾悲壯的氣氛和細膩感人的情節,震撼了香港觀眾的心。觀眾譽之為「大導演、大製作、大突破」,是一部「驚天地,泣鬼神」、「飽含英雄血淚」的巨作。香港《文匯報》、《大公報》、《晶報》、《新晚報》、英文《虎報》等23家報紙,刊登了150多篇文章和40多幅照片,一片喝彩聲。有記者形容說,當電影演到哭墳一場時,整個影院的觀眾與玉秀一起抽泣起來。整場電影演完,還有許多人在擦眼淚。

著名電影導演李翰祥說:「我是鐵石心腸,不容易哭,但看這部電影時,還是流了幾次淚。」在《衛國軍魂》公映前,還發生過一件趣事。香港記者某君與謝晉閑聊時,和他打賭,說當記者的人見多識廣,看電影絕不會流淚。結果,這位記者在影片試映時被影片中悲壯的氣氛和感人的情節打動,噙著眼淚向謝晉認輸。

《衛國軍魂》公映時,雖然有14家影院大聯映,但上映初期仍出現罕見的排隊買票的長龍。國產片在香港出現如此火熱的場面,確是前所未見。般中外影片在港上映,或行家叫好不賣座,或上座率很高而行家評頭論足這是常規。而像《衛國軍魂》不僅行家叫好而觀眾又如此踴躍,這又是空前的。《衛國軍魂》在港上映10多天,賣座收入340萬港幣,創造了國產片在香港放映的最高紀錄。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