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條公路的築通,公共汽車也隨之開行
進入民國後,重慶老城區開始越來越擁擠。1927年,重慶開始計劃向西拓展新市區,修築中區幹路。到1935年,已築成曾家岩至七星崗的中區幹路、菜園壩至麥子市的南區幹路等道路。這些道路將老城與新市區連接了起來。
▲1933年,從浮圖關一帶看重慶老城,可以看到已修好的中區幹路
按當時市府規定,貫通全區,銜接舊城經路的為幹路,寬度為20米,最大坡度4%。通到幹路的為支路,寬度10米,最大坡度5%。通到支路的為市街,寬度8米,最大坡度5%。
▲市區已修成公路表(1937年)
▲1940年重慶市區道路圖,粗黑線為已築成公路
公路築成之後,公交汽車隨之開行。最開始市區內只有兩條線路,一條為曾家岩至過街樓,線路上有上清寺、美專校、兩路口、觀音岩、七星崗、較場口、都郵街、小十字等站點。
此線路早上6點半從曾家岩發第一班車,晚上11點發末班車,全線票價法幣三角五分(1940年)。
另一條線路為過街樓至菜園壩。其經商業場、儲奇門、南紀門、石板坡、燕喜洞(飛機碼頭)等站點,然後到菜園壩。
▲最早開通的兩條市區公交線路
在市區到郊區之間,同樣開行了一些公共線路。巴縣汽車公司開行渝磁線,每天早上7點從七星崗發車,到磁器口後即返回,下午4點收班,單程約1小時,每天往返6次,票價1元(1939年)。
此外,還有市區至北碚、市區至青木關、市區至陳家橋的公共汽車線路。
▲1936,李子壩到磁器口的市郊公路
▲民國期間,兩路口至浮圖關的兩浮路
在城區與城郊間的一些風景區之間,為方便遊覽,特開設旅遊專線。比如海棠溪至南溫泉,兩路口至北溫泉。
▲抗戰期間,一輛看起有些破爛的重慶公交車。車頂上的「海溫」兩字,表明了此車線路是海棠溪至南溫泉。1939年時,此線單程票價8角,但由於當時汽油受限制,實際上是有價無車。
當時老鷹岩、山洞一帶(現新橋醫院後面那匹山上),是重慶近郊風景不錯的地方,為方便遊客瀏覽,1936年12月,增開了兩路口至山洞的遊覽專車。
▲建成不久的成渝公路老鷹岩盤山路和跨線橋
▲老鷹岩上的跨線橋
此線每天9點從兩路口發車,單程一個小時,每天來回4次,單程票價7角2分(1939年),途經化龍橋、小龍坎、新橋等地。後來此線路又沿成渝公路延伸至了歌樂山。
乘車難,是當是出行的一大困難
1937年,重慶市區公共汽車只有73輛,由於坐車的人太多,坐車出行始終是個問題。為緩解出行壓力,後來在主要線路上又增加6、7路車。到1940年時,市區公共汽車已有一百多輛,基本上十多鍾就有一班車。
即便如此,在主要線路上,除了在起點站容易座到外,其它中間站點照樣是不好座到車。
從曾家岩到過街樓這條線路,可以說是當時市區內最擁擠、最難座的線路。1938年11月份,在這條線路上又增開小什字至上清寺一路車。但由於坐車的人太多,坐車難的問題仍沒有解決。
▲抗戰期間,重慶公交車上擁擠的人群
當時公共汽車核載人數35人,雖說也能擠上4、50人。但由於車少人多,經常都是不好坐車,單是在起點站,坐車的人通常都是排成長隊。你要是想中途上車,那就只有慢慢等,運氣不好的話,不知要等多久才上的到車。
一位旅客的親身經歷,反映了重慶公共交通幾年間的變化
第一次到重慶,公共汽車與他無緣
1940年夏天,一位叫潘太風的旅客,他坐輪船在太平門碼頭上岸,後曾在兩路口車站等過好幾回車。由於每次等車的人都很多,車到站後車上滿滿當當都是人,也沒什麼人下車的,根本擠不上去,他沒哪回是上過車的。
他不得不發出「公共汽車之於我,就沒有發生過緣分」的感概。之後他出行時,寧肯多花點錢坐人力車,也不願去坐那看起來又快捷又便宜的公共汽車了。
▲抗戰期間的兩路口,山上那座大樓是當時的蘇聯大使館
再次來到重慶,印象「面目一新」
1943年,這位潘太風再次到重慶呆了幾天,這回他總算是坐到公共汽車了。他看到這些公共汽車已是煥然一新,看起來都很新,車站也安上了木欄,整個秩序看上去非常好。
每輛車都有兩名售票員,車站快到時,他們就會一前一後的報站名:「XXX快到」。車到站時,他們又接到喊兩聲:「XXX下」。車門打開時,他們還會短促地發出「快」、「下」的聲音,催促人們下車。
此時,公共汽車還分了特快車、普通車兩種,前者只停幾個大站,車票十元,後者站站都停,車票八元。
這次重慶的公共汽車看來是給潘太風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他用「面目一新」來形容當時重慶的公共交通。
▲1941年,中山一路
第三次來到重慶,汽車已是「風塵滿面,老態龍鍾」
1944年2月,潘太風又來到了重慶,並長住了十個月。這次他看到「公共汽車照舊維持著,漂亮的外衣早已褪了色,變為風塵滿面,老態龍鍾。」
車站的木欄不見了,但人們還是很有秩序地等車。遇到有插隊的,後面的人就會發出「守秩序」「守秩序」的喊聲,讓這些不守規矩的不能得逞。
車票漲到了快車25元,普通車15元。或許是高票價的緣故,此時公共汽車居然沒有那麼擠了,也好坐到了。
但好景不長,幾個月後,物價飛漲,錢越來越不值錢,車票也漲到了40元。而此時,人們對於這區區幾十元的車票已滿不在乎了。
40元的票價,已是當初票價的100多倍,但即便如此,運營方仍表示是虧本的,需要政府按月補貼。
車站上,又可以看到昔日排成的一字長蛇陣。「過街樓、都郵街、上清寺這三個重要站點,在公司機關上班落班的時候,從蛇頭到蛇尾,延綿半里,尤為洋洋大觀。」在站上等個一個半鐘頭才上得到車,已是常態。
▲抗戰期間,在都郵街等公共汽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