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GDP累計同比增長3.0%。經濟學家普遍預測,2022全年中國GDP將增長3.1%左右。
很多人不知道,「3.1%」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這不僅意味著,2022年我們的經濟增速,創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次低」(僅高於2020年);
更意味著,我們的政府沒有完成年初定下的「GDP增長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這是24年以來,中國政府首次沒有完成年度經濟增長目標。
上一次沒達成目標,還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1998年。
而那一次,為了衝擊目標。我們果斷壯士斷腕、開展國企改革。
第2年春天,最高層頂住外交壓力訪美,啃下了「入世談判」最後階段的硬骨頭。
那麼這一次,我們該怎麼辦?
2022年12月15日,一場位於年尾的重磅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明了方向。
今天,柏年就帶著大家,對這場「定調下一年」的會議做個解讀。看看2023年,政府將如何衝刺經濟發展?
2023年經濟發展環境
2022年政府沒有完成經濟目標,我們都能理解,是因為突如其來的奧密克戎疫情,情有可原。
但是對政府來說,經濟發展沒有借口。
往大了說,中國想要實現民族復興,想要贏得中美博弈,必須要靠GDP增長;往小了說,經濟發展,關乎著每一個家庭的就業和溫飽問題。
2022年11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至5.7%,比2021年底高出0.6個百分點。
這0.6個百分點看著不多,但實際卻代表著,有三四百萬人直接處於失業狀態。而在他們之上,更有上千萬人收入下降。
所以,2023年政府到了必須要「拼經濟」的關口——這也是為什麼,2022年的冬天我們的防控措施會出現如此大幅度的轉向。
但是,我們要在這裡問一句,防控措施轉向了,經濟自然就會好起來么?
不一定。
對於2023年的內外部經濟發展環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的定調是「外部環境風高浪急」、國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挑戰十分嚴峻。
這是什麼意思?我們一個個來看:
先來看外部環境。當下,我們現在正面臨來自外部的四大挑戰:
第一、 俄烏衝突還在持續、前途未卜,全球秩序和供應鏈面臨崩壞和重塑;
第二、 全球滯脹長期維持,這背後既有疫情的因素,也有各大海外央行濫發貨幣的問題;
第三、 美聯儲加息正進入最高潮。當前美元利率處於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強美元周期導致人民幣走弱,國內出現不小的資本外流壓力;
第四、 逆全球化、保護主義盛行,2023年拜登政府必定還會推出新的遏制中國方案。而愛打貿易戰的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後控制美眾議院,中美貿易戰會不會重啟,還是未知數。
而這一切的結果,已經部分體現在我們的出口數據上。
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10月份中國出口增速下滑0.2%,這是自2020年6月份以來,中國出口增速第一次同比轉負。
11月份,中國出口增速更是快速下跌到-8.9%。經濟學家普遍預計,出口壓力將在2023年進一步顯現。
外需不景氣,那內需呢?
在國內,官方認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
在需求方面,由於疫情多次反覆,2022年前11個月中,官方PMI有7個月位於榮枯線一下,交通運輸、餐飲旅遊等服務業PMI,更是位於40以下的「蕭條區間」。
而在供給方面,2022年夏秋之交,南方許多省市再度經歷 「限電風波」。在能源快速轉型的當下,我們的能源供給體系暴露出短板。
與此同時,受美國「晶元法案」制裁的影響,中國晶元等科技產品卡脖子的問題有增無減。華為等民族品牌沒有辦法生產出最高品質的商品,一樣會影響民眾的購買慾望。
大家都想再等一等,看下一代產品會不會更好。可是等著等著,經濟發展就慢了下來。
而在預期方面,根據中國央行對企業家做的信心調查,在2022年第三季度,認為「企業狀況較差」的企業家佔比,達到了兩年以來的新高20.3%。
同時,還是由央行統計的「城鄉居民儲蓄存款」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居民儲蓄存款同比增長13.4%,增速比疫情前的2019年,整整高出3個百分點以上。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民眾對實體經濟的信心羸弱,大家都在存錢、不願意花錢。
所以綜合上面這些信息,大家應該能感受到,2023年我們面臨的經濟挑戰是嚴峻的。既有疫情的因素,也有疫情以外國際大環境的因素。
那麼,接下來政府該如何破局?
這一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兩個方向」。
方向一:促進民眾消費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注意這個片語「擺在優先位置」,這在過去的政府會議和工作文件中,是很少出現的。
我能查到的這個片語上一次出現的時間,還是在2018年——國家在實施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戰略時使用。這足以證明這個片語的分量,反映出政府想要促進消費的緊迫心情。
那麼政府該怎麼辦呢?
最直接的辦法大家也能猜到,那就是補貼。
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為了刺激消費,各地方政府都拿出了相當一筆資金,其中大多是以「消費券」的形式發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搶到過,本地政府發放的消費券?
2020年新冠疫情之後、直至當年五一假期,全國已經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級市發放消費券190多億元。
根據北大國發院統計當時的消費券使用情況,發現地方政府每發放1元消費券,平均就可以撬動6.4元本地居民消費。
如果再往前些年回溯,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當時國家還搞過浩浩蕩蕩的「家電下鄉」工程,對彩電、冰箱等產品給予13%的價格補貼。
當年財政累計發放補貼資金75.4億元,帶動家電產品銷售3450萬件,銷售金額647億元,為推動中國經濟走出金融危機陰霾,做出了卓越貢獻。
但是話說回來,消費券政策也存在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地域不平衡」的問題。
由於補貼的主體是地方政府,富裕地區的地方政府,有財政餘力的就傾向於多發,而中西部省市財政缺錢的,就可能會少發。
柏年統計2022年11、12月份各地消費券發行情況,可以看到明顯地域不平衡的特徵。
例如上海發放1億元消費券、福建發放2億元、深圳則拿出了3000萬。而中西部非省會級城市,則在2022年冬天基本缺席了消費券發行名單。
不過中西部地區,也有著自己的招數。
由於普遍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所以中西部地方政府可以在景區門票上做文章。
實際上,儘管疫情還沒有過去,山西、甘肅兩地政府就已經開始籌劃、吸引2023年旅遊客源。
其中山西要求,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景區要在線上平台以折扣價格預售門票;甘肅則有85%的A級景區,已經實施了門票減免和免票開放政策。
但是我們進一步地思考,無論是消費券還是景區門票減免,都屬於「治標不治本」的政策。
它可以暫時地勾引起疫情之後,民眾的消費和旅遊慾望,但卻沒辦法做到讓老百姓們一直掏腰包。
想要長久地提振消費,還是要解決普通人的「後顧之憂」。
這也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時提出的,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過去兩年老百姓不願意消費,是對未來工作穩定、收入增長缺少信心,那麼就要給老百姓這種信心。
怎麼給?
這裡就不得不提,會議後出爐的一份重磅文件,《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綱要提出: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
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和監管,重點加大對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用於醫療、養老、教育等公共服務。
這裡,就和我們「共同富裕」的長期目標聯繫了起來。只有切實地提升民眾收入和社會福利,民眾才敢於花錢。
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我們做出非常多的努力才可以實現。
方向二:提振企業信心
剛剛過去的2021年和22年,可以說是監管的「大年」。互聯網、房地產、教育、醫療等產業,相繼遭遇了監管和改革。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當然是好事情,破除互聯網大平台的「二選一」和「殺熟」,減輕城市中產的居住和養育負擔。
但是對於上述產業的企業家來說,政府監管來的似乎有些措手不及。由於失去了原有「賺快錢」的渠道,不少企業家處於一下子就被打蒙了的狀態。
房地產行業里,擴張最猛的恆大至今處於「躺平」狀態;而騰訊、阿里兩大互聯網巨頭的市值,至今仍縮水近2/3。
頭部企業的遭遇,以至於在行業內形成「寒蟬效應」。讓其他企業家面對一些正常的、乃至受鼓勵的發展賽道,也畏畏縮縮、不敢去投資。
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均為過去三年最低點,投資數量共236起,環比下降40%;投資總額為19.8億美元,環比下降78%。
而規模更加龐大的房地產業,2022年1-11月開發投資額同比下降9.8%。
但是,政府監管真的就是對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一棒子打死么」?當然不是。
還是以互聯網為例。
雖然2022年8月新修訂的《反壟斷法》,明確規定平台企業不得利用數據和演算法、技術以及平台規則,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但是在「十四五」規劃中,也同樣明明白白地寫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且位於八大產業之首,受到政府的高度鼓勵。
所以結論很明顯了,那就是政府對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既有明令禁止的部分,也有積極引導和大力扶持的部分。
過去兩年,我們的政府行為重在「禁止」,而未來一段時間,我們的政府將重在「引導和扶持」。
例如對互聯網,我們就能從每年會議公告中,看出政府工作重心的變化。
2020年會議,表態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2021年是「設置紅綠燈,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和健康發展」;
而2022年的最新表態,則變成了「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從表態變化中我們能看出,舊的整改已經接近完成,未來政策將對互聯網企業和平台經濟更加友好。
房地產業也是類似。
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房住不炒」,但是這次會議也同樣提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
為了配合會議精神,近期證監會重啟了暫停12年的房企「借殼上市」大門,就是一個房地產調控開始寬鬆的信號。
總結
以上就是這次會議最核心的內容,最後柏年還是做一個簡單總結。
面對著2023年國外經濟局勢錯綜複雜、國內疫情後復甦的新形態,這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的兩個最重要的調子:
一個就是促進消費。
短期用大規模消費券、補貼等手段,勾起民眾壓抑3年的消費慾望。
長期結合收入分配和社會福利改革,減輕老百姓的後顧之憂,讓大家敢消費、願消費。
第二個就是提振企業信心,更多使用鼓勵、扶持而非禁止的手段,來引導在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發展。
當然,這場會議也講了很多其他穩經濟手段。例如要合理提高政府赤字,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基建項目等。
但礙於時間關係,柏年就不在這裡一一介紹了。
總之,經濟發展對我們政府來說,永遠都是最首要的任務,責無旁貸。
發展中產生的問題,永遠只能靠發展自身去解決。
這一次的會議,我們看到了國家發展經濟的決心。柏年相信,2023年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全文完~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文章寫得不錯,歡迎關注我,轉發、收藏並隨手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