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月,一個在月盾計劃撤離時被遺落在月球的人類。
有人說這部影片的劇情割裂感很強烈,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於鏡頭。
比如《火星救援》里講述被滯留的宇航員馬克想盡辦法回地球,但這部影片中將大量鏡頭都聚焦在了馬克本身,少數鏡頭給到了他在執行任務的隊友以及NASA科研人員,極少部分的鏡頭給到為救援行動歡呼的民眾。
相較於此,獨孤月有陪伴他的金剛鼠,一人一袋鼠在月球相依為命;
地球上的人們經歷了末日襲擊,陷入情緒的低估,又在獨孤月的絕地求生中看到了希望,繼而被激勵;
科研院所的人員在努力與獨孤月取得聯繫的同時,也在利用他為民眾樹立起一個英雄的形象。
儘管所有的故事基於喜劇的大基調,可分散的鏡頭之下,每個場景都有各自的調性,這也就形成了劇情雜糅的局面。
看完《獨行月球》的第一感覺,就是這部片子的評價或許會兩極分化,想要的太多,就容易出問題。
作為科幻片,個人solo部分《獨行月球》沒有《火星救援》的嚴謹,絕地求生部分也沒有《流浪地球》那樣震撼;
不過,作為喜劇片,《獨行月球》很難不讓人笑中帶淚。
這個故事源於小愛,獨孤月一見鍾情馬藍星,於是原本是工程師的他願意以維修工的身份參與月盾計劃。如果沒有這個起點,後面獨孤月滯留月球、拯救地球的故事就都不會發生。
但到了影片後半部分,已然呈現出大愛的趨勢——
以一個人的榜樣力量,激勵一群人的前行;
以一個人的生命,挽救整個地球。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我們對地球、月球是如此熟悉,可是,在浩瀚的宇宙中,它們只是那麼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人類是如此偉大,然而,面對π與π+,我們是如此無力。
龐大與渺小,在數組對比中凸顯出來。
科幻不是麻花的著力點,而更像是支點,通過這個支點,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詩意地表達著對於這個世界的情感。
誠然,影片中有一些老套的梗和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噱頭,可這絕對不是一部只在乎形式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