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娛「八項規定」怎麼拍?導演解密《我們這十年》幕後

電視劇快訊 1030℃

用11出單元劇,講述十年的非凡故事,你會想到什麼?

今晚(10日)在浙江衛視等平台開播的浙產劇《我們這十年》,即將交出答卷。

作為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禮讚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該劇立足這十年輝煌成就,以單元劇形式講述「我們」的故事。可以說,《我們這十年》自立項之初就帶著使命。而要將如此宏大的主題,潤物細無聲地變成「接地氣、有溫度、有共鳴」的中國故事,這非常考驗主創的功力。

比如,「八項規定」主題,要怎麼拍才好看?在該劇開播前,天目新聞記者和《我們這十年》藝術總監、《一日三餐》單元的導演毛衛寧聊了聊。來聽聽他這個「編劇改到第6稿才通過的創作故事。

深娛「八項規定」怎麼拍?導演解密《我們這十年》幕後 - 陸劇吧

《我們這十年》海報 浙江衛視供圖

如果只看《一日三餐》單元預告片的開頭,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美食老字號傳承的故事。

在這個單元中,腸粉店老闆蔡五味(侯勇 飾),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為周圍的食客製作一碗鮮香爽滑的腸粉。而他的女兒(焦俊艷 飾)則執著於做鮑魚海參等高檔食材,連新開的店面都取名「皇家鮑翅」。

兩代餐飲人的經營理念大不相同,矛盾衝突就出來了。而街頭巷角的美食,又自帶「煙火氣」,很容易讓觀眾代入。

深娛「八項規定」怎麼拍?導演解密《我們這十年》幕後 - 陸劇吧

《一日三餐》單元海報 浙江衛視供圖

可慢著,這腸粉,和「八項規定」主題有什麼關係?

「《一日三餐》不是給黨員幹部看『你應該以身作則做成什麼』,而是『八項規定到底給人民群眾帶來什麼』。圍繞這個思路,我們推翻了之前的構思,不寫黨員幹部,而是寫一個餐館這十年的變化,通過百姓視角來寫八項規定帶來的改變,這更有意義。」毛衛寧說。

也就是說,在《一日三餐》中,「八項規定」是主創埋下的一條暗線。主創希望通過蔡五味的高檔酒樓恢復成腸粉店的變化故事,以百姓視角反映了八項規定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一老一少,一明一暗,這個故事這麼講,才不會生硬,才更有肌理。

深娛「八項規定」怎麼拍?導演解密《我們這十年》幕後 - 陸劇吧

《一日三餐》預告片截圖

不過,這個巧思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一日三餐》的編劇郝岩,在接到這個任務時,一開始構思了一個領導幹部的「回鄉記」——通過他回鄉所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來談「八項規定」對他的約束和影響。

但沿著這個思路去創作,卻總是卡殼。改到第五稿時,編劇就有點崩潰了。

「他跟我說,『我就寫成這樣了,行就行,不行你們換人吧,我躺平了』。」毛衛寧說,他半夜兩點睡不著,將原來的創作方案看了好幾遍,還是覺得不能就這樣「躺平」,於是半夜兩點給編劇打電話,「我說這個戲是給觀眾看的,不是一個專題片。我們從2點聊到6點,終於找到一個思路,把編劇給『點燃』了。」

思路打開之後,郝岩索性也不睡了,第二天中午就交了新的創作方案。這一版構思通過後,他又在大年初一趕到廣東做調研,體驗生活。再加上劇組人員的通力合作,這才有了現在這一版《一日三餐》。

深娛「八項規定」怎麼拍?導演解密《我們這十年》幕後 - 陸劇吧

毛衛寧接受天目新聞採訪中 華策供圖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一日三餐》單元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這十年》的總基調,是接地氣的,有溫度的。它摒棄了生搬硬套講大道理的姿態,而是真正講述你我身邊的故事。正如該劇總出品人趙依芳說的,「通過觀眾身邊真實的人和事反映時代的變遷,從而感受到老百姓的變化、奮鬥與獲得」。

事實上,《我們這十年》的創作班底十分強大。

它集結了毛衛寧、侯京龍、王逸偉、劉海波楊陽庫爾班江劉雪松安建李東霖李昂楊磊滕華濤等導演(按單元開機時間排序),還有白百何、白宇帆、董勇、郭曉東、侯勇、黃志忠、林一、譚松韻王凱、王雷、閆妮楊子姍等實力派演員(排名不分先後)。

該劇總策劃張曉東透露,《我們這十年》是一次優中選優的重大主題創作,從200多個選題中圈定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個選題方向,最後匯成11個單元劇。

該劇總編審程蔚東則認為,《我們這十年》選擇的就是這十年中的我們,是十年中我們的生活和故事,「我們的故事代表了時代前進的方向,代表著那些具有嶄新生活面貌的鮮活人物,代表著時代歷史洪流中方方面面的生活」。

深娛「八項規定」怎麼拍?導演解密《我們這十年》幕後 - 陸劇吧

主創在《我們這十年》發布會上 華策供圖

據記者了解,《我們這十年》還將在海外20多個頻道播出,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翻譯成英語、越南語、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泰語、俄語、印尼語等多個語種與全世界的觀眾們見面。

天氣漸涼,最需要一碗「人間煙火」,暖心暖胃。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