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電影大國,你會想到哪個國家?美國、印度,或者是中國?
大概很少有人提到奈及利亞。但這個西非國家,確實有著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電影產業。單以產量來說,它常年穩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度寶萊塢。2020年,奈及利亞更是以年產2599部電影,位列世界第一,大幅超越印度的1541部、中國的650部和美國的338部。
因此,奈及利亞電影產業也獲得了一個專屬花名——尼萊塢(Nollywood),以彰顯其獨特的地位。
今天看來,尼萊塢這個名字明顯是致敬美國的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只是把前綴改成了奈及利亞。但是按照該詞發明者,紐約時報記者大西哲光的說法,尼萊塢其實是Nothing Wood——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塢。
稍微找些尼萊塢的電影,人們就能明白大西哲光的用意。儘管和十幾年前比,尼萊塢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人們還是能輕易感受到一種由資源匱乏導致的廉價感。
首先,大多數尼萊塢電影並沒有專業的布景和打光,拍攝場地很可能就在大街上、巷子里或者誰家的客廳。
其次,非洲兄弟們對畫質要求似乎也不太高,一兩台攝像機足以完成整部電影的拍攝。如果攝像機鏡頭能製造出景深,那絕對屬於精品中的精品。當然,特效也是五毛錢的。至於演技,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了。
由於硬體簡單,奈及利亞平均每拍一部電影只需要一到三萬美元,和一兩個月的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尼萊塢的多產。
硬體以外,電影的主題也頗具特色,像是《我的婆婆像牲畜一樣對待我並把我趕出家門,但是上天賜給了我一個愛我並願意和我結婚的億萬富翁》《我的姐姐愛上了罪犯,我應該原諒她嗎?》《為了找老婆,億萬富翁假扮成門衛》……
尼萊塢和國內短視頻平台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但凡某個主題火了,便會迎來無數翻拍。比如為尋找不貪圖錢財的伴侶,奈及利亞的億萬富翁們就假扮過保安、計程車司機、電工,甚至是盲人。
總體而言,一些主題自始至終貫穿了尼萊塢的整個發展周期:比如愛、背叛、復仇和衝突。而且三觀頗正:偷情的人總會遇到妖精,小三不是會變瞎就是會發瘋。
奈及利亞的電影產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獨立後。
1960年至1990年間,該國電影和電視劇的唯一出品方,是奈及利亞電視總局。1990年,電視總局決定不再生產影視作品,無數影視人才被釋放到社會中。
學過馬克思主義的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奈及利亞作為非洲經濟前三甲,國民對文化生活有著較高追求,加之電視總局的前影視員工也需要賺錢糊口。有供應,有需求,就差一個可以代替電視的大眾傳播渠道了。
90年代,恰逢影音數碼化風潮興起,光碟漸漸取代錄像帶,錄像帶價格大跌。於是,一些聰明的奈及利亞商家,開始利用價格低廉的錄像帶做載體,分發電影作品。
通過這種發行渠道,1992年,電影製作人肯尼斯·恩布埃憑藉現象級電影《奴役生活》賺得盆滿缽滿。商業模式被證實可行,無數奈及利亞電影人蜂擁而上,該國電影產量上了快車道。
而在主流媒體看來,正是從《奴役生活》起,奈及利亞電影產業開啟了尼萊塢時代。
國際化進程更是助長了尼萊塢的全球影響力。世界各地有不少非洲人和非裔,尼萊塢成形前,他們只能看西方人拍的影視作品,自然覺得不得勁。而尼萊塢的出現,可謂擊中了全世界非裔的心。
國內外需求助攻下,尼萊塢創造的經濟效益一度佔到該國GDP的5%,2013年,更是被估值51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影視大國。
隨著尼萊塢在全球知名度的提升,他們也慢慢擺脫掉了粗製濫造的口碑。越來越多有理想的奈及利亞電影人,開始出品一些更有價值,製作更精良的作品。
像是2009年的《雕像》,講述了兩個朋友在森林中撿到一尊有魔法的小雕像,這座雕像會在頭7年為兩人帶來好運,後7年為兩人帶來厄運的故事。2010年的《伊耶》,則講述了女主人公不遠萬里飛到美國,為被指控謀殺罪的妹妹辯護的故事。影片中,導演直接用冷幽默探討了歧視和偏見等話題。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那些看起來十分雷人的尼萊塢電影,也不應該隨便被我們嘲笑。畢竟,藝術不分高低。尼萊塢向我們展現了在野性十足又充滿生機的非洲大地上,有一群和我們一樣熱愛電影,擁有豐富情感和表達慾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