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號猛誇, 口碑成渣, 「上海堡壘」撕下電影自媒體大號的遮羞布

電影快訊 1735℃

《上海堡壘》涼了,涼透了。上映第一天,豆瓣評分從4.2一路跌到3.4,速度之快,已經不能簡單的用震驚二字形容。連一向寬容幾乎什麼片子都8~9分的淘票票和貓眼,也罕見的僅有6分出頭。

大號猛誇, 口碑成渣, 「上海堡壘」撕下電影自媒體大號的遮羞布 - 陸劇吧

票房方面,上映首日周五沒能過億,第二天周六單日票房斷崖式下跌至千餘萬;同時受口碑影響,排片比例也被院線進一步壓縮。這走勢,大局已定,無力回天。

大號猛誇, 口碑成渣, 「上海堡壘」撕下電影自媒體大號的遮羞布 - 陸劇吧

可就在它上映幾天前,《上海堡壘》放開了一波媒體點映,隨後各大電影自媒體公眾號就開始了花式吹捧。如果說,《上海堡壘》的爛讓人大跌眼鏡的話,那這些大號的吹簡直可以說讓人大開眼界。

大號猛誇, 口碑成渣, 「上海堡壘」撕下電影自媒體大號的遮羞布 - 陸劇吧

這部號稱籌備6年,投資3.6億,頂流明星鹿晗、大眾女神舒淇領銜主演,要接棒《流浪地球》的科幻硬核大製作電影,為什麼會在電影自媒體和普通觀眾中的評價反差如此之大?有一點是肯定的:這顯然不是口碑兩級分化。豆瓣近9萬人打分,好於2%的科幻片,好於0%的愛情片,這是一邊倒的差評。

那麼,是這些自媒體大號集體眼瞎嗎?顯然也不是。這些大號以及背後的寫手,向來是以專業、客觀甚至獨到、辛辣自居。這樣一部老百姓用腳投票都顯而易見的爛片,他們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說來說去,吃瓜群眾也都明白,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也早不是什麼秘密。但新媒體作為電影宣傳的必備一環,尤其是流量變現的重要一步,確實無可厚非,參與到電影營銷活動也並不見得是什麼壞事。

其實,從某些號提前發出的文章標題和內容,多少是能看出對這部電影質量隱約擔憂的端倪。比如,圈內頭部大號sir電影上映5天前的文章《國產科幻,看這兒還有個不認命的》。文中基本沒提電影質量到底如何,而是從對導演訪談的角度,講這部電影的創作有多難。

而公號影探的《1300天籌備,6年完成,國產科幻這一炮能響嗎?》和貓眼官號影視怪蜀黍的《國產科幻,它能接棒《流浪地球》嗎?》標題就是個開放的問句並未下結論,但內容還是尬吹。可以說,這些號還是相當雞賊的。

而另外的一些大號,從標題就開始吹,比如獨立魚電影的《國產科幻,炸出了另一條路》,第十放映室的《[上海堡壘]:星空與熱土》,虹膜的《中國科幻電影的第二步,總算邁出去了》。而且不難發現,這些號吹的角度也幾乎一致,那就是特效、場面和科幻題材。而關乎影片質量更重要的劇情、表演、邏輯等幾乎隻字未提。可以想見,寫手們面對這樣一部他們自己心知肚明的電影,掂量著片方投來的紅包,硬著頭皮也要把接下的單做完。這一部《上海堡壘》,把這個行業圈子裡自媒體的遮羞布也撕了下來。

曾幾何時,電影票房財大氣粗的資本可以主導,粉絲眾多的流量明星可以主導,網紅大IP可以主導。後來這些在獨立自媒體的不斷出現、發聲、引導之下漸漸不管用了,片方就開始把宣發的費用投向了這些自媒體意圖帶動民意。可現實的悶棍再一次砸了下來。事實再一次證明,只有影片本身質量過硬,才是無論口碑還是票房獲取成功的唯一路徑。

票房破30億躋身國內影史第七、豆瓣評分8.6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次,受傷的除了片方,還有這些自媒體。雖然大家都要生存,但這樣的吃相多少有些難看,你們遭受到的非議,也算是咎由自取。當然你們錢賺到了,也可以繼續沾沾自喜。但以後再標榜自己的獨立性時,希望你們是摸著良心說的話。

我的建議,要麼就向觀眾坦誠自己資方或片方的位置身份,這樣大家都能理解,賣什麼吆喝什麼無可厚非。要麼在確定接單之前先把電影看完再做決定,繼續保持一個獨立的視角和身份,挺直自己的腰板,影片不好就別接了,影片好接了也心安理得。

最後,還是要佩服下影評自媒體界的清流。至少在這部電影的評價里,桃桃淘電影、褻瀆電影,以及眾人仰慕的周黎明老師都給出了客觀中肯的評價。沒錯,就是差評!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