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尚學庸」,以國學啟智慧人生
人與人的緣分
《易經·繫辭傳》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說明了世界上,許多事物的特性中,相同的就會聚集在一起,不同的特性,就會互相遠離。
在平時的生活中,喜歡唱歌的、喝酒的、打牌的、聊八卦的…等等,會聚合在一起;同樣的,喜歡行善的、研究真理的…等等,也會聚合在一起,這些都是興趣相同使然。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有其緣分的,這個緣分來自於宿世的因緣。
今日的相遇,是昔日因緣的再續。這是因結成果,此時的果又會變成因,因而在這因果、果因交接之處,這是一個可改變因果的時機,如果善用每個當下的機緣,即可改變未來的命運。
昨日死,今日生
當下是過去的結束,也是未來的開始。如果當下能覺悟過去的種種,不好的譬時昨日死,要實時斷絕;好的譬如今日生,要繼續延續,自可改變未來的命運。
如果當下能覺悟過去的種種,不好的譬時昨日死,要實時斷絕;好的譬如今日生,要繼續延續,自可改變未來的命運。
因而每個人要先有智慧,去判斷自己與周圍的一切,能加以妥善的應用,適度地調整,才能在禍福中趨吉避凶,轉禍為福。
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所以要靠聖人來開竅指引,才不致於誤用而發生錯誤,本可享福,卻遭災禍,那就太不應該了。
老子從小就跟隨老師商容,學習禮樂,後來在擔任守藏史的期間,接觸許多民間的藏書,翻閱大量的史料,並多方去學習求證,因而對於禮樂有深入的探討,在任職處事的經驗中,去體悟大道的本源,因而造就了一代的聖哲。
孔子求教老子
當孔子遇見老子之後,知道老子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老師,於是勤奮地學習,不厭倦地求教,老子也盡其所能為其解說,問無不答,答無不盡。也因而對老子的博學多聞,產生了仰慕與敬佩,這也是兩人要求得宇宙真相,其興趣相同使然。
當時,孔子為老子縝密的思維、廣博的知識所折服,有一次,他向老子說:「有一件有關於葬禮的事情,我不甚了解,請教夫子。按常規,八歲到十一歲的孩子死了,是為下殤。在自家園圃里挖個坑,用磚砌成長方形的墓穴,然後用繩子把屍體抬到那裡,放到穴中埋葬,這是路近才這麼做。如果墓穴是在遙遠的地方,那該怎麼辦呢?」
老子便旁徵博引,用典故來教導孔子。他說:「從前西周的史官,史佚有個兒子死了,按年紀屬於下殤,下葬地離他家很遠。召公跟史佚說:『為什麼不先在家入殮裝棺,然後再運往墓地呢?』史佚說:『我怎敢這樣做呢?』召公把這件事情告訴周公,周公說:『那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史佚就照周公的意見做了。後來埋葬禮儀中,殤用棺材,衣殮裝棺,這是從史佚開始的。」
從歷史上來看,孔子的成就已經是不得了了,但其成為「至聖先師」的過程中,是少不了老子對他的教化,可見老子深厚的睿智,因而其智慧給後人帶來無窮的影響,也是我們修學上要學習的地方。
聖人心意感而遂通,彼此之間心心相印。在禮儀制度方面,孔聖人還向老子聖人作了哪些具體的請教呢?請看下集《無所不知孔子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