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待的《小丑》已於昨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排隊觀影的媒體是人山人海。
首映後北美口碑炸裂:目前爛番茄新鮮度86%(22評),MTC是75分(13好4中1差),IMDB均分高達9.9。
《小丑》,註定是今年下半年最受關注的漫改電影。
影片借用了DC漫畫的經典反派角色小丑,對他的故事進行了全新的改編。
而我們如此期待這部電影的另一原因是主演華金·菲尼克斯。
外國影評人甚至說,《小丑》如此驚艷完全取決於華金·菲尼克斯奧斯卡影帝級別的演技上。
縱觀歷屆小丑扮演者,每一個都是大神級別的,都取得了較高的榮譽。
1989年版《蝙蝠俠》里是傑克·尼科爾森,3次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2008年《黑暗騎士》里是希斯·萊傑,直接憑藉小丑拿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2016年《自殺小隊》里是傑瑞德·萊托,也拿到過1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但在影迷心中,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最為經典。
甚至是有著: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的悲嘆。
可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希斯·萊傑於2008年1月22日離開了我們。
那一年他才28歲。
他用生命的代價讓小丑成為絕響。
1
當年《黑暗騎士》上映後,票房達到了全球10億,並且橫掃了奧斯卡。
除了影片本身非常優秀,希斯·萊傑近乎瘋狂的表演也讓人們徹底記住了他,記住了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
他完全顛覆了以往滑稽的形象,將黑暗、變態演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都說,因為一個反派,愛上一部電影,還是頭一回。
雖然是一個配角,但卻搶盡了主角的風頭。
那場醫院的爆炸場面,希斯·萊傑硬生生的把它演成影史十大經典片段。
小丑更像是《黑暗騎士》中的主角,善惡兩方是共存關係。
他對蝙蝠俠說的那句經典台詞「你的存在讓我覺得人生完整」便是最佳佐證。
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說,如果不是希斯·萊傑版的小丑,這部片也不會在影迷心中掀起如此劇烈的震動。
但是他卻沒有等到電影首映,也沒有看到這部電影有多麼成功,他有多麼成功。
他也因《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一角在去世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李安形容他的死亡是「天妒英才」,一個人太有才華連老天都嫉妒他。
2
希斯·萊傑(Heath Ledger)1979年4月4日出生於澳大利亞。
母親莎莉·萊傑·貝爾是一名法語老師,父親金·萊傑為賽車手,也是一名採礦工程師。
母親來自蘇格蘭高地氏族,父親則是珀斯當地的名門望族出身。
但希斯的父母在他10歲時就離婚了。
他的戲劇熱情完全是由姐姐凱特所點燃的。
他時刻關注姐姐凱特在學校時期的作品。
每當有作品播出時,他就會坐到前排觀看,「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等不及要做這個了。」
他從小就知道,長大後要去往何處,成為一名演員才是他最後的歸宿。
10歲那年,希斯有了初次表演的經歷——在學校編排的一出童話劇中飾演「小飛俠」彼得·潘,自此開啟了希斯的表演生涯。
至此,他對表演有了近乎瘋狂的熱愛。
成年後希斯和好友特雷弗踏上追夢之路,前往悉尼。
「在珀斯我沒什麼需要逃離的,我愛我的家人,我愛我的朋友們,我愛這座城市,只是外面的大千世界如此精彩,而我需要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1997年,電視劇《汗水》為他提供了兩個角色——游泳選手和同性戀自行車手,希斯選擇了後者。
這部影片讓大眾看到了一個演技精湛的少年。
之後他又出演了澳大利亞最成功的電視劇之一《家裡戶外》。
而真正讓他開始接觸電影的是出演了低成本影片《黑石》後。
隨即,1998年他來到美國,開啟了他的電影生涯。
3
希斯·萊傑進入好萊塢後,擔當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我恨你的十件事》,就是馬特·阿瑪托朋友寫的劇本。
拍完這部電影之後,他有了自己的經紀人——斯蒂夫·亞歷山大。
他問希斯:「你當演員多久了?」
希斯說:「大概20年了。」
他又問:「那你多大?」
希斯:「20歲。」
斯蒂夫·亞歷山大當時就被他這種自信給震到了。
他覺得希斯·萊傑一定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
演完《我恨你的十件事》後,有大量的電影開始找他。
但都被他拒絕了,理由是角色和之前演過的很類似。
他一心渴望尋找新的挑戰。
直到1999年,他獲得梅爾·吉布森一起出演《愛國者》的機會。
梅爾·吉布森也是澳大利亞人,還是希斯·萊傑的偶像之一。
梅爾·吉布森十分賞識希斯,於是提議讓他來《愛國者》的試鏡。
希斯成功拿下這個角色,然後花了三個月來揣摩角色。
拍攝這部電影,希斯·萊傑壓力很大,甚至遭遇到信心危機。
「我已經習慣於進行自我懷疑,我總認為自己或許不該來演,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演,我就要失敗了,我欺騙了他們,我一直想努力找到解決的辦法。」
梅爾在這期間非常照顧她,教他怎麼演戲,怎麼進入角色。
最終,他還是撐過來了。
所以,梅爾可以說算是希斯·萊傑人生中的第一位導師。
隨後這位炙手可熱的新星作品不斷。
2001年《聖戰騎士》大紅,全球票房大賣。
希斯·萊傑一躍成為好萊塢的新寵。
聖戰騎士 A Knight's Tale (2001)
那時候,《滾石》雜誌毫不吝嗇的稱讚道:
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的新面孔有著成為大明星的天賦。
導演布萊恩·海爾格蘭德在採訪中曾說「像萊傑這樣的傢伙,一般每50年出一個」。
但雖然困境來臨。
2002年《四根羽毛》卻不盡如意,
2003年《食罪人》和《凱利黨》兩片也則反響平平。
四根羽毛 The Four Feathers (2002)
凱利黨 Ned Kelly (2003)
食罪人 The Order (2003)
幾部成績平平的電影,迅速讓希斯·萊傑產生了強烈的危機。
電影事業由高峰跌入低谷,他決定休息一段時間。
2004年就沒有看見他的任何作品上映。
2005年希斯·萊傑重整歸來,並一口氣給觀眾帶來了五部電影作品。
分別是《格林兄弟》、《狗鎮議員》、《斷背山》、《卡薩諾瓦》、《糖果》。
格林兄弟 The Brothers Grimm (2005)
糖果 Candy (2006)
其中《斷背山》一躍成為經典,他也根本沒能想到這將是一部名垂影史的偉大作品。
每當我們想起他,也都會想起這句台詞:
有時候我真的很想你,想到無法承受。我想知道該如何戒掉你。——《斷背山》
在瓶頸期的他遇到了正當盛世的李安,《斷背山》把希斯·萊傑推上了事業的一個高峰。
影片一舉獲得當年的奧斯卡的8項提名。
斬獲了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當年希斯·萊傑共有3部電影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簡直開掛了。
而除了才華和天賦,希斯·萊傑還因顏值好而入選過《人物》雜誌的全球50最美。
他憑藉《斷背山》第一次贏得了奧斯卡提名,要不是半路殺出個菲利普·霍夫曼,就差點第一次摘得奧斯卡獎。
對於,李安評價希斯·萊傑的表演時說:「希斯的角色話很少,這是人們得到的印象,這就是他為什麼他是一名優秀的演員;他在電影里有最多的台詞,但他的說話方式好像惜字如金。」
甚至極高的稱讚他是年輕時的馬龍白蘭度。
在希斯·萊傑短暫的只有十年的演藝生涯里,與奧斯卡最近時只有零點零一公分。
不過,沒能得獎,卻收穫了愛情。
他與戲中的「妻子」米歇爾·威廉姆斯走到了一起,並生下一個女兒。
可惜最後這段感情還是以離婚告終。
4
正初事業巔峰的希斯·萊傑,決定一鼓作氣,再創輝煌。
2007年,出演了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扮演蝙蝠俠最強勁的對手「小丑」。
這也成了他最後留給世人的絕世巔峰之作。
當時在網路上傳出導演諾蘭要找他來演小丑的消息後,
還曾有一部分的聯名來抵制他。
於是,希斯·萊傑為了證明自己。
在拍攝前,整整將自己關在酒店房間里三個月,每天都在研究角色。
與世隔絕了的他像瘋子般四處亂竄,近乎癲狂的找尋小丑的內心世界。
他說:「我不知道要如何演出小丑那種孤獨瘋狂變態的感覺,或許這樣與世隔絕才能更好的體會到角色的心境吧。」
當時他的好友恩法問他準備怎麼扮演小丑,你怎麼說話,怎麼笑?
問完後,恩法說,他這把輩子都無法忘記那個場景:
「我坐在那走動思考,突然聽見,『你想知道我這些傷疤是怎麼來的嗎?』我看著他,他一邊走著路,一邊扯著他的襯衫,『我爸爸是個酒鬼,是個惡魔……』他給了我個眼神,我頓時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Why so serious?』他這樣結尾。我尖叫,太棒了。」
可以說,為了扮演小丑,他把自己徹底變成了小丑。
據說,在拍攝現場,幾乎所有人都被希斯·萊傑的表演傾服。
有他的戲時,總有人偷偷跑過去看一眼現場拍攝。
最終,他憑藉小丑一角,徹底征服了所有觀眾。
甚至有人將他飾演的小丑選為影史最佳銀幕反派第一名。
他自己談到這個角色時說:「這是我做演員以來,扮演的最有趣的角色,手到擒來,充滿創造性,好到不真實」。
確實有點不太真實,就像一場幻夢一樣。
所以,沒等到《蝙蝠俠:黑暗騎士》公映,希斯·萊傑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被人發現死於紐約的公寓內,年僅28歲。
而小丑,就像是他生命結尾的寫照。
5
天才隕落,這一消息迅速震驚整個好萊塢,驚動了全世界的影迷。
就在他死後,人們翻看了他生平的所有資料。
試圖能夠走進他真實的內心世界去尋找真相。
他在WJW霍士電視訪問時稱︰
「關於死,我感覺很好,因為我能通過女兒感到自己還活著。」
生平採訪時說:「我大概一晚平均睡兩小時。我禁不住想這想那。我的身體已疲憊不堪,可我的腦子一直在轉。」
希斯好友恩法還說:
「這就是他,他有太多精力,太多想法,太多要做的事,太多創造力,當你感覺狀態好的時候,你不會睡覺,他有太多時間是醒著的,就好像他50歲了。」
希斯·萊傑臨死前壓力很大,精神狀態很不好。
每天靠大量的藥物去維持睡眠。
正巧那時感染肺炎,身體狀態也是極度糟糕。
那天晚上他吃了很多肺炎的藥物,以及大量安眠藥和其他鎮定類藥物。
多種藥物混吃的結果就造成了他的意外死亡。
被人發現時他赤身裸體躺在床上,身邊散落著各種藥片。
生前的耀眼光芒,死時也讓人無盡唏噓。
恩法記得希斯說過,「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覺得我沒有多少時間了,我不覺得我還能在這呆多久,所以不知道為什麼,我現在就想把這些事情做完。」
那段時間,他很喜歡那些在26、27歲就死掉的藝術家們。
像科特·柯本、詹妮斯·喬普林這樣的人。
或許,他也早已感受了死亡。
自希斯·萊傑離世,如今已十餘年過去了。
無數影迷懷念他時,總會翻出他的電影看上一遍又一遍。
那音容相貌總讓人感慨萬千,卻又心酸不已。
他的一生充滿燃燒,結局卻又如此短暫悲情。
如同朴樹在《生如夏花》哪首歌里唱的一般:
「驚鴻一般短暫,如夏花一樣徇爛。」
記得他的電影《四根羽毛》里曾有這樣一段話:
「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
而上帝把希斯萊傑帶走了,他正是最好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