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影創作: 關注現實、生態多元, 未來潛力巨大

電影快訊 1844℃

粵港澳大灣區2019電影產業觀察之二

電影票房連續17年排名全國第一、影院及銀幕數量全國第一、電影技術研發全國前列……進入新世紀以來,廣東電影產業幾乎每年都會交出一張亮眼的答卷。

2019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出台,以影視產業為抓手,聯合港澳協同發展,同樣也成為了珠三角諸多地方建設「人文灣區」的重要手段。

一年來,廣東電影的成績越發耀眼:創作方面實現了多方面突破,產業方面形成了多層次的創新,各地扶持政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整體形勢一片向好。

為了總結、梳理一年來廣東電影產業方面的各類現象,助推廣東電影從高原向高峰邁進,南方文創產業智庫下的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研究中心從今日起推出2019廣東電影產業觀察系列綜述。今天推出第二篇: 生產創作與類型突破。

廣東電影創作: 關注現實、生態多元, 未來潛力巨大 - 陸劇吧

多部廣東佳作叫好叫座

12月12日,廣東出品電影《天•火》在全國上映,執導過《古墓麗影》、《空中監獄》、《機械師》等好萊塢賣座影片的導演西蒙·韋斯特,演員王學圻、昆凌、竇驍等組成強大陣容。上映次日票房過億。作為國內第一部火山災難大片,《天•火》是廣東電影人「敢為天下先」精神的體現:首次與好萊塢全方位合作的廣東電影人,在積極借鑒拍攝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認真講好故事,在故事中充分體現對的思考。

而長達五年的籌備期,兩年的拍攝及製作時間,用掉數噸的火山灰,更是廣東電影人工匠精神的體現。

正是這種積極探索、認真打磨的精神,為廣東電影的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廣東電影交出好成績:創作出票房位居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9部獻禮影片之首的《照相師》,榮獲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電影獎的《港珠澳大橋》。第32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廣東電影《過昭關》《活著唱著》《藏羚王之寶貝日記——極地追蹤》《熊出沒·原始時代》《白蛇傳·情》共獲得九項提名。值得一提的是,珠江電影集團出品的《白蛇傳·情》,這部戲劇類型片的探索之作,獲得平遙國際電影展「類型之窗」單元最受歡迎影片榮譽、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

電影生產模式升級、創作潛力巨大

支持廣東電影創作不斷進步的,是廣東電影生產模式的升級以及廣東對於電影創作的重視。

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把創作作為第一位的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把提升質量作為生命線,把人民作為電影表現的主體,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範圍的電影創作繁榮興盛,已經成為廣東電影人共同的使命。

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立足民族電影文化佔據主導地位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廣東電影人正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聚焦時代主流,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

從國家電影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廣東這個電影大省在創作上的巨大潛力:截至11月底,在通備案公示的電影數量中,廣東有204部,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是上海的1.5倍、浙江的2倍、江蘇的3倍。

廣東省內各類推優與交流活動的開展,也為電影創作搭建平台:近年來,廣東省影視機構先後5次組團參加香港國際影視展,粵港兩地互辦電影展映周13次,粵澳兩地互辦電影展映周4次,粵港澳電影創作投資交流會已舉辦5屆,粵港澳電影交流考察活動已舉辦6次,有力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相關電影合作項目落地。

廣東電影創作: 關注現實、生態多元, 未來潛力巨大 - 陸劇吧

2019年上半年,以廣東劇本超市項目為基礎,由省電影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省作協聯合舉辦的首屆「廣東優秀電影劇本徵集」活動圓滿結束,共徵集400多部劇本,總額為100萬元的獎金、良好的創投平台,大大激勵了廣東創作者。

以首屆「廣東優秀電影劇本徵集」項目徵集作品為核心,12月14日,2019電影劇本交流會在廣州增城1978電影小鎮舉行, 8個風格各異、類型有別、具開發潛力的優秀劇作在20多部作品中脫穎而出,知名電影人耐安、李霄峰、李媛擔任終審評審,和8位入圍編劇探討劇本創作問題。劇本交流會吸引廣東乃至全國各地近百位影視企業代表,現場氛圍熱烈。

越來越多的好故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創作興則電影興,質量強則產業強,已經成了廣東電影人的共識。「深度關注現實,共同關心社會,真誠關愛他人」已經成為當下廣東電影人創作的具體切入點。由此出發形成了多樣的創作生態:既有宏大敘事,以嚴肅的方式反映歷史事件的作品(如《太陽升起的時刻》),又有從凡人小事、生活情趣、鄉村山野、自然草木中發現真善美的「小大正」式的作品(如《過昭關》、《照相師》等)。反映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深刻挖掘人民群眾豐富動人的內心世界,真情描繪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與堅守,已經成為新時代廣東電影的共同價值追求。

廣東電影創作: 關注現實、生態多元, 未來潛力巨大 - 陸劇吧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廣東的故事創作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從12月14日的劇本交流會情況來看,有的作者過於書齋化,劇本的創作過於依賴主觀想像,以情緒化的表達替代故事本體;有的作者講故事的能力不足,對故事講述的要領和規律把握不夠;有的在故事的統一性、完整性、生動性方面明顯存在缺失, 故事的邏輯、因果,人物的性格、行為,都存在嚴重的缺陷,對故事的整體缺乏駕馭能力。還有一些作者,把宣傳性、評論性作為故事的出發點,立意深刻,但情節空洞乏味,作品中並沒有對世界、對生活、對生命的感受和認識。通俗地說,「不接地氣」,是創作者們普遍面臨的問題。而由於故事本身的缺陷,形成的相應作品,也就造成了影院「一日游」等問題。

廣東電影創作: 關注現實、生態多元, 未來潛力巨大 - 陸劇吧

好在,廣東電影人目前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12月14日下午,「劇本與市場」產業論壇在廣州增城1978電影小鎮舉行。《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南極之戀》製片人曹欣、「黑鰭」創始人王子劍、《少年的你》編劇李媛,共同就「商業語境下,青年編劇的生存與挑戰」這一話題形成探討,針對編劇創作的生態,為從業者們指點迷津。

道路雖艱,但前景美好。在廣東省電影管理部門的重視下,廣東電影人已然把講好故事作為提高電影質量水平的首要問題來進行破解。12月16日,南方影視孵化基地也將正式與1978電影小鎮簽約,在諸多國內電影投資界大咖的加持下,相信不久之後,廣東出品的電影一定會出現既叫好又叫座,充分反映反映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充分反映中國建設偉大成就,充分體現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電影作品,讓廣東電影在繼承歷史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攀向新的高峰。

【作者】鄭炤魁

【作者】 鄭炤魁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