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的《十三邀》, 讓于謙說了這些鮮為人知的觀點

電影快訊 1511℃

上次看《十三邀》,還是許知遠採訪吳孟達的那期,許知遠靜靜的採訪,讓吳孟達敞開了心扉,傾述他跟周星馳不得不說的故事,吳孟達說的話不多,卻意義悠長,當年的達叔跟星仔,變成了今天的陌路之人,是人變了?還是時間變了?兩者兼而有之吧。

許知遠的《十三邀》, 讓于謙說了這些鮮為人知的觀點 - 陸劇吧

再看《十三邀》,我看的是許知遠跟他口中的「謙兒」(于謙)之間的對話。

許知遠如此親密的稱呼于謙,想見兩個人的關係不一般。果不其然,在對話中,我們了解到了于謙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根源」,那就是反叛。

許知遠的《十三邀》, 讓于謙說了這些鮮為人知的觀點 - 陸劇吧

「兩台戲」造成的少年陰影

于謙跟許知遠一樣的燙髮,一個偏重感性,一個更多的是理性,在略顯清淡的許知遠面前,于謙特別的能「暢所欲言」。

于謙自述,自己從小在姥姥家長大,母親的五個姊妹,三個女人一台戲,五個女人兩台戲,她們整天的圍繞在年幼于謙的身邊,七嘴八舌的數落,想方設法不讓自己按心意做,成了于謙心中永遠的「痛」。

五個姨們的阻攔,讓于謙養成了小心翼翼不露出馬腳的習慣,你不讓我這麼做,我就儘力掩飾的不犯錯,不給你說我的機會。

許知遠的《十三邀》, 讓于謙說了這些鮮為人知的觀點 - 陸劇吧

長大後的于謙,「抽煙喝酒燙頭開動物園彈狗」的「報復社會」,都源於年少有時慾望的積累。年少時家裡不讓喝的茶,都讓他灌進了三歲兒子的嘴裡。

「今天動物園有多大,往日的陰影就有多深」。動物園不是一天建成的,于謙也不是一天就這樣的。

相聲只是愛好,跟喜歡養馬一樣重要

提起于謙,絕對離不開相聲,因為相聲帶給了于謙空前的名氣與地位,2005年德雲社開始的大火,讓于謙在之後的2006和2007年,漂了兩年,臉也浮腫了兩年。

至於為什麼臉會腫?就像于謙說的,接不住。突然的成名,如同老房子著火,怎麼也滅不了火,只能隨著時間的行進,才能讓自己漸漸承受名氣之重。

同理,現在德雲社很多年輕的演員,火得太快,他們同樣接不住,需要時間來消化,只有時間才能讓他們的浮躁漸消,請各位看官稍安勿躁。

對於謙來說,今天的名聲,是他喜歡相聲,以及遇上好搭檔郭德綱帶來的,更重要的是緣分。而拯救相聲這個責任,他沒有這個心思,也不想給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相聲火他就說,相聲不說。

相聲對於于謙來說,只是他「遊戲人間」的愛好之一罷了。

反觀郭德綱,活的確實比于謙累得多,不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單單那麼多的徒弟,隔三差五的給他「找麻煩」,總有按下葫蘆浮起瓢的趕腳。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相聲天團德雲社站在行業的最高點,難免高處不勝寒,而且是處處暗箭。但話又說回來,誰讓你獲得了那麼多擁戴,掙了那麼多的錢,你讓其他的人,怎麼辦?難,太難,現在的德雲社,逆水行船,不進則退,太難。

喝醉了的于謙,難得吐真言

也許跟許知遠太熟,也許是喝了酒太放鬆,「老好人」于謙難得說了對德雲社年輕演員的心裡話,有些年輕演員,相聲基礎不牢,舞台上有些「急功近利」的討好觀眾,雖然沒直接點名,但也語重心長。

說實話,現在的社會浮躁,人心也浮躁,各種慾望信息的干擾,讓很多年輕的德雲社演員自己駕馭不了自己,有點飄。

德雲社名氣太盛,船行駛太快,難免讓很多人忘乎所以,忽略了相聲的練習。隨著相關部門對語言類藝術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勢必讓很多人更加刻苦練習相聲基本功,從相聲的節奏,內涵下手,而不是一味地圖新鮮,追熱點。

君不見,郭德綱于謙的經典相聲,《福壽千秋》《夢中婚》《人在江湖》《戲曲與方言》等等段子,還是越聽越有味道,讓人百聽不厭,靠的就是功底,個人能力。

塌不了的人設是于謙

于謙對許知遠說了一句話很經典,因為自己老怕人設坍塌,所以就保持自己真實的狀態,真正的樣子,就是「抽煙喝酒燙頭」的于謙,做真實的自己,人設才能永不坍塌。

前段時間于謙「圍觀」事件,正是因為于謙保持了真我,才讓大家一笑而過。

現在有些明星,人設坍塌,就是因為太假。

他們跟真實的自己相差太遠,團隊打造的自己是一個樣子,私底下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有一天明星厭倦了「表演」使真正的自己浮現,讓粉絲心理產生了強烈的落差,人設就塌了,再難翻身。

于謙聰明在,我就是這樣,你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情,我不會為了別人而改變。

骨子裡,于謙還是當年那個「任性的孩子」。

最後說一下許知遠,有些人看過許知遠的採訪,也許會感覺到,許知遠的採訪有時候有點尬,似乎總是無法跟嘉賓保持一個節奏,思考,皺眉,歸納,發言成了他的習慣。

給人感覺,鏡頭裡的嘉賓自由發揮,他許知遠只是冷眼旁觀。

其實這才是許知遠,理性知性混雜,給別人莫名的信任感,他也許不會蜜語甜言,但他可以靜靜第聽你傾述,給你充足的信任感。

話說了這麼多,鵬哥我想說,《十三邀》確實不錯。

您說呢?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