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實照進電影, 《吹哨人》的價值已遠不止題材突圍那麼簡單

電影快訊 1220℃
當現實照進電影, 《吹哨人》的價值已遠不止題材突圍那麼簡單 - 陸劇吧

傳媒內參導讀:《吹哨人》透過一樁事關幾百萬人性命與權力金錢的陰謀,實現的正是對正義、良知等全世界共通話題的深刻表達,最終將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時,誰能看到自己,遵從良心的選擇,誰就能得到最後的救贖和安寧。

文/安哲

相信在觀看《吹哨人》前,會有很大一部分觀眾心存疑慮,單從影片名字完全猜不出這到底是怎樣一個題材,鏡頭對準的是哪一部分群體,以及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樣的主題。甚至,有人從字面意思出發,單純地以為這很可能是一部體育題材的電影。

畢竟,距國務院正式發布的《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僅僅不到3個月的時間。而大眾對一項新制度架構起較為全面的認知與理解,註定要有一定的時間才行。

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一部大眾題材的電影作品聚焦於此,很有可能就此引發更多人的關注與探討。能夠在這一時間和社會背景下,第一次將鏡頭對準「吹哨人」這一群體,電影《吹哨人》的價值已經遠不止於題材突圍那麼簡單,而它從題材尺度到探究深度所帶來的社會意義,也早已超出了一部電影本身。

關注當下中國社會的現實題材,

才是電影人最應觸碰的內容

一部電影能有多大的影響?它不僅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價值選擇,甚至有能力影響法律的制訂與推行,進而改變整個國家的未來。就像韓國電影《熔爐》那樣,上映第37天即影響國會做出「對幼童性侵罪最重可處無期徒刑,並廢除公訴期」的法律修改,並因此被人們稱為「熔爐法」。

縱觀國產電影的發展歷程,中國電影人也始終以滿含社會關懷的鏡頭,深入到那些被大眾所忽略的角落,去關注中國電影長久以來所缺少的、同時也是觀眾急迫想要看到的社會現實題材。

那麼,究竟何為吹哨人?它用來指代那些在企業或組織存在重大問題、嚴重威脅到公眾利益時,不惜面臨巨大危險站出來揭露問題的人。歷史上最著名的「吹哨人」,莫過於1972年「水門事件」中「深喉」。正是因為他的告發,才導致時任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的下台。而直到2005年,大眾才知道「深喉」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前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在中國,不管是20多年前轟動中國的河南艾滋村艾滋血禍事件,還是震動中國食品衛生安全的三聚氰胺等重大的社會事件背後,其實都有吹哨人的存在。他們有的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地在原有的生活軌跡前行;有的甚至還會遭遇到死亡的威脅。但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為正義、為良知發聲,才讓我們能夠遠離「黑血站」「毒奶粉」。毫無疑問,他們是社會發展進程中當之無愧的無名英雄。

電影《吹哨人》講述了雷佳音飾演的在澳華人員工馬珂,在一次「普通」的跨國交易中,經歷了前女友假死、競爭對手離奇死亡、被追殺等一系列離奇遭遇後,發現公司的UCG(煤炭氣化項目)技術存在安全隱患,面對一整座城市的安危與金錢利益,最終選擇揭開真相的故事。電影以吹哨人作為主體,對準的正是這一群勇於挺身而出的無名英雄。

能夠在影院中看到這樣一部漢語語境下、帶有中國社會問題的國產影片,直接把正在進步的社會中不為大眾關注的一面呈現在大銀幕上,《吹哨人》在題材上的突破已是難能可貴,也足夠令人在觀影過程中產生某種審美上的愉悅快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籌備拍攝期間,國內尚未正式建立吹哨人制度,導演在藝術作品創作上的前瞻性和敏銳度,著實令人嘆服。

而在影片結尾處,對我國《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對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有功人員予以重獎和嚴格保護等相關知識的科普,以及對世界著名「吹哨人」的致敬,讓此前還沒具備穿越壁壘的分量的「吹哨人」制度,藉由這樣一部大製作的鏡頭真正走到聚光燈下,讓大眾在「吹哨人」馬珂的故事中親眼見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去傾聽認知壁壘鬆動的聲音。這也是為什麼《吹哨人》能夠未映先火的原因所在。該片不僅在今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也得到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盧燕「為中國有這麼好的電影而驕傲」的讚譽。

以人性光輝直抵心靈,

才是鑄就作品靈魂的最佳方式

事實上,在觀影過程中最讓人感到驚訝的不僅僅是影片的前瞻性和「題材」帶來的巨大能量,也不局限於作品在角色設置、地域設計方面的精妙,甚至是在那些充滿反轉的懸疑、動作元素,無縫連接的起承轉合以及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外,所呈現出的足夠貼近現實的深度探尋和人文關懷,才鑄就了影片的真正靈魂。

《吹哨人》自點映以來,獲得了向來眾口難調的中國電影觀眾的肯定:「發人深省,體會到吹哨人的不易、勇敢與偉大」「一個人的成功,能不能被他的錯誤所掩蓋」「電影的格局很大,場景也很宏大,在安全與繁榮的背後永遠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

這些讚歎和感動,不是因為紛繁複雜的劇情反轉,而是由於馬珂作為一個普通人在經歷了被追殺、家庭成員被曝光、記者圍追堵截、大眾質疑其為錢舉報等眾多艱難後,仍然無法扼止他揭露真相的堅定決心,在選擇成為「吹哨人」的前一刻,他克服了內心的懷疑、猶豫與反省,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做出了自己的正確選擇。

藉由馬珂對生與死的抉擇,對正義與私利的權衡,以及對個體得失與國家大義的取捨,有效勾連其每一個生命個體與整個國家間的微妙關係,讓更多人了解吹哨人的抉擇與勇氣,進而呼籲全社會去更多關注這一群體,傳遞出作品對信仰、良心、社會責任的強烈關注與大聲呼告。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雖然不會經歷馬珂這樣的重大事件,卻經常在工作或是與人相處中陷入猶疑,正如馬珂在面對前女友的背叛時所發出的感嘆:「我真的想相信你,可是我看不清你。」

《吹哨人》透過一樁事關幾百萬人性命與權力金錢的陰謀,實現的正是對正義、良知等全世界共通話題的深刻表達,從而提煉、升華出人性的光輝和精神價值,並最終將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時,誰能看到自己,遵從良心的選擇,誰就能得到最後的救贖和安寧。

當然,影片已為我們展現了其中一種選擇的結局。當失去公司擔保的馬珂不得不被遣返回國,在澳洲15年的奮鬥只能化為烏有,面對如此困境,妻兒的理解與回歸則是對他最好的回饋,這份來自親情的柔光,又何嘗不是對當事者最柔軟的報答?

說到底,這份溫暖人心的力量,才是故事中的人物以及每個現實生活中的你我最需要的東西。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