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回答那個問題, 10萬+都在吃他的血饅頭

電影快訊 1405℃

終於回家了。

據悉,火化後他將長眠於金寶山。

沒回答那個問題, 10萬+都在吃他的血饅頭 - 陸劇吧

△ 靈堂上,高以翔的遺照

對於逝者,以及他們的至親骨肉,漫漫人生路。

或許可以寬慰: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這是樸素的生死觀,是繼續前行的起點。

但Sir卻發現——

有些聲音比寬慰,更迫不及待地跳出來。

貌似及時、積極以及理智。

細想卻不對勁。

比如討論什麼「演員是否屬於高危職業」,比如以100件溫暖小事「記住」高以翔……

唯獨那個核心問題——

「有人道歉並承擔他必須承擔的了嗎?」

慢慢趨冷。

恕Sir直言:

如果核心問題得不到回答,一切討論毫無意義。

分貝很大的叫慘聲

簡單回顧事情經過。

11月27日凌晨,高以翔突發意外,不幸離世。

僅僅24小時內,噩耗波及整個華語娛樂圈。

最初,有驚愕的、有惋惜的、有懷念的。

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應。

但是,風向突然發生了一些異樣的變化。

有一個詞讓大批演員、影視人心有戚戚焉。

不約而同地,他們開始藉此維權。

相繼加入的有寧靜、張雨綺、袁弘、宋佳等等。

沒回答那個問題, 10萬+都在吃他的血饅頭 - 陸劇吧沒回答那個問題, 10萬+都在吃他的血饅頭 - 陸劇吧

有理有據,自述曾經遭受過的各種不公待遇。

甚至,就在當天晚上九點左右,Sir在朋友圈裡看到這樣一款「物料」,黑底金字,顯然是花了一點時間設計。

Sir看到不少人轉發。

但越多人越不對。

——焦點變了。

一條微博果然把雜音的分貝頂上天花板。

來自壹心經紀公司老闆楊天真。

(微博原文如下)

我相信對於所有的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今天都是非常糟糕的一天 我們不僅失去了一位非常可敬朋友 我們也再次在大眾面前暴露了這個行業的無序 混亂 我們本該是一個代表著夢想與光榮的行業啊。

這些年我們都在經歷什麼 都在面對什麼 我們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今天連我們為自己呼籲一下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要被罵「你們收入那麼高 算什麼高危職業」 是不是半分尊重也沒有了 是不是半分同情都沒有了 是不是完全想不通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干這個工作?別責怪,歸因自己,歸因自己找解決方案。

我們這個行業的所有問題 目前都是平台共識來解決 都是領導意志解決 都是誰大牌解決 在市場規則和非市場規則中間 我們沒有找到方案 我們無作為 這裡沒有人不是受害者

超時 違規 高價 工作環境惡略 工作態度糟糕 不管是甲方還是乙方的問題 沒有人不是受害者 大家為彼此的惡劣互相買單 為忽如其來的變化買單

但這一切 最後都被利益買單了 只要結果好大家就都算了 就都算了 這些算了的背後 埋葬了多少問題 我們就沒有人敢於趁著結果好的時候去解決問題啊 這是我們應該為自己羞恥

這個現象根本不是我們一個行業的問題 相反 我們這個行業由於高曝光 反而比其他很多行業透明很多 但是即便是這樣高曝光的行業 出了事情 被網友罵 鳴聲鼎沸 然後呢?

然後依舊無法可依 依舊沒有人能解決問題 某個人出來引咎辭職了事 然後呢 對死者何意 對生者何意 對我們自己何意

只有我們整個行業都有法所依 有標準可依 尊重專業的時候 行業真正做到標準化的時候 我們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才會有安全感 整個行業才會給外界信任感 而不是把遊戲規則變成強者利益之間的互相讓渡 擠壓弱者的生存空間 這才會由娛樂圈變成真正的文藝界我們才能真正做著令自己驕傲而滿意的工作

道路艱難且漫長 但如果我們沒有任何人為此努力 我們永遠因為害怕被責難或者沖在前方受到傷害而不去傳遞正確的聲音 那我們才真正成了自甘墮落的群體

人終究是要自救的 這個生態系統里的各方都沒有必要互相指責 這些問題是我們共同造成的 今天如果我們不能坐下來 從「人」本身出發 重新梳理這個工作里的規則 如果我們都害怕彼此的勢力而站在對立面 那麼我們永遠只能消耗

思考沒有結論 沒有對錯 但人類是因為思考才進步的 永遠不要停止思考 在任何時候 都讓自己成為去思考 不盲從 懂分辨的人

思考 行動 才是改變之路

由於楊老闆的行業地位,可想而知,點擊發送的下一秒,轉發、評論、站隊和吵架都來了。

一場明星的事故,終於演變成對明星職業屬性的定義。

只是更根本的。

高以翔的名字出現了幾次?

還有人在問事故過程的細節嗎?

主辦方是否需要澄清或者解釋?

高以翔已然無法開口去講述他所經歷的一切。

「一個人」就這麼再一次消失在喧囂的對立中?

演員高危與否。

這是一個問題。

但這個問題,是不是該在高以翔事故仍未追責下去談論?

所有的明星微博,唯獨導演徐崢是這樣寫的:

節目的安全防範意識也太差了,絕對要負責任啊!

他的頭像也換了。

黑色的「囧」字。

絕對要負責任啊!

你看。

他並沒有在說,做導演(演員)是高危行業啊。

徐崢不知道嗎?

會不會是他更清楚,此刻,現在,最重要的,是反省過程、問責細節、讓逝者以及家人安心。

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實現了這一步,在它基礎上展開的討論,才可以持續而有價值。

而抽掉它。

分貝越大,越像吃「人血饅頭」。

什麼是人血饅頭

豈止有的明星。

那些討伐明星的人,何嘗不在借題發揮。

他們指責,痛斥演員不該說自己高危的理由,概括就三個字:

賺太多。

這又是另一種殊途同歸。

如果因為演員收入高,就批評他們不應該享有豁免高危的權利。

那背後的邏輯不就是——

錢給夠了,健康與生命就能被收買?

當錢成為我們討論話題的「貨幣」時。

所有的爭議其實只是一個問題:

你值這個錢嗎?

還有那些樂此不疲挖掘高以翔溫暖瞬間的自媒體們。

在一篇《與高以翔有關的100件小事》,作者提到了高以翔諸多美好的時刻。

什麼他曾連續四年入選「全球百大最帥面孔排行榜」。

什麼身高195cm的他,在回到台灣後想要做一名籃球運動員。

什麼2014年的時候,他曾救助過一隻受傷的小貓。

Sir相信這是高以翔的真人真事。

但抱歉。

Sir以為,這時候提,有軟化矛盾的嫌疑。

不敬說一句。

假如高以翔不高,不帥,不善良,他就死有餘辜嗎?

還是那句話。

我們該關注的問題是什麼?

事故的細節?

主辦方的解釋?

誰該負他的責任?

「吃人血饅頭」。

我們一次次用這個血腥的比喻,形容那些冷漠無情的。

那到底什麼是人血饅頭?

出自魯迅的《葯》。

人血饅頭的享用者,華小栓,患有癆病(肺結核),急需醫治;

人血饅頭的祭獻者,夏瑜,因參與革命而被砍頭的。

沾上了死刑犯血的饅頭,就成了一味「葯」。

可恨?

其實在這味「葯」中,更濃稠的冷漠與怯弱。

這一點,還是魯迅明白。

他在《葯》當中,批判的最猛烈的,其實並非孱弱可悲的華小栓,雖然他吃了人血饅頭。

是毫不含糊地將鋒利的刀筆,刺向雙手帶血的真兇——

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如今,我們對前者使勁踢踹,偏偏放過了後者。

是沒心思,沒力氣,還是沒膽量面對「正像兩把刀的雙眼」?

沉默、差一點就……的「高以翔們」

這雙眼是什麼?

演員、導演大鵬就回憶了這麼一件事:

他有恐高症。

有一次,他去錄節目的時候,節目組讓他坐過山車,他說「我不坐」,這個時候,好幾個工作人員湧上來說,所有人都坐,你這樣就太不配合了。

言下之意,大鵬在「耍大牌」,不敬業。

很久沒有發微博的「筷子兄弟」成員,王太利也想說:

當年不願意蹦極,視頻被播出,被罵膽小鬼,趕緊滾吧。

兄弟肖央在評論區道歉,承認當年誤會他了。

差一點,王太利、肖央不是不可能成為四年前的「高以翔」。

前者看到要蹦極的地點,下面在施工,有鋼柱子,萬一受風力影響偏離方向,就成「人肉烤串」。

而肖央心臟不太好。

別誤會。

Sir不是說真人秀工作人員都殘忍、冷血。

是我們應該釐清另一個概念了——

什麼是高危,什麼又是必要的高危。

之於演員。

最高危的,莫過於動作明星。

世界上挑戰最多危險的演員之一,阿湯哥。

那些誇張的危險鏡頭你一定刻骨銘心。

但他真的不怕死?

所有人都好奇。

一次節目,馬特·達蒙就替觀眾們問出了那個問題:

那麼多危險動作,他們怎麼會讓你拍?

阿湯哥的回答其實很「慫」——

- 我就找安全指導,等他審批這個動作啊

- 如果安全指導不讓拍呢?

- 那我就換一個安全指導啊

這話的潛台詞是:

換一個,能夠保護我的安全指導。

還有成龍。

可能是這星球最命大的動作演員。

但你發現沒。

成龍電影花絮里,很少人注意到一個細節:

每次大哥受傷,或做危險動作時失誤。

馬上會有工作人員一擁而上,確認傷勢,解決危機。

這些鏡頭不全是故意拍下來的,導演當時根本還來得及喊「咔」。

但我們為什麼往往對這種細節背後的細節熟視無睹,大抵,因為中國人都有一種習慣。

把忍耐等同於敬業。

把犧牲等同於奉獻。

把對精神力量的拔高,視作相應制度上的保護、流程上的合法合規的補償。

七天之後,不能停的追問

所以不止演員。

這些年,有多少職業被掛上過「高危」稱號。

新媒體,程序員,編劇,導演,記者,設計師……

沒回答那個問題, 10萬+都在吃他的血饅頭 - 陸劇吧

更別說那些無法發聲的,真正的高危行業:

代駕司機、快遞員、外賣小哥、消防員、醫生、建築工人、環衛工人……

你最近一定被這標題刷屏:

XX員工,患絕症被暴力辭職;

XX員工,不願辭職被公司羈押。

標題嚇人。

更嚇人的是結局。

點開,你總能找到一些類似的細節:

HR說,你看那XXX,他們當初被辭退也沒要賠償;

上司說,你看那XXX,人家都是自願加班;

老闆說,你看別的大公司,誰裁人還跟你廢話……

這些慘劇,說到底,不還是高以翔們的悲劇。

我們被自己自以為的正確陶醉了。

我們在一路狂奔時,自以為能收買一切人和人性。

高以翔,是一集15萬。

網易重病員工,是索賠一年24萬。

而仍未得到解決的華為離職員工李洪元,那失去自由的251天,又該給多少錢。

但到底。

人。

人在,才是談論意義的基礎。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逝者的第七天是一個時間節點。

它代表著與悲傷的面和解,也意味與新生命的輪迴。

直到今天。

高以翔吧官方微博發起了二十問。

大家其實在要什麼?

一個正面的解釋。

一次真誠和人情味的道歉。

面對那把刀。

我們要一個答案,不是想罵倒誰,推翻誰。

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生命結束本能的共情。

有兩個影視細節Sir在今年常常提。

一個來自最熱的好作品《寄生蟲》。

結尾時,宋康昊飾演的金基澤為什麼突然刺向朴社長。

因為他發現自己從頭到尾不像個人。

包括他的家人。

女兒的死去,在有錢人眼裡不過是一塊有味道的腐肉。

所以他怒了。

另一個是最冷的好作品《切爾諾貝利》。

這場戲也出於結局。

在審判的間歇,副主席鮑里斯與科學家勒加索夫最後一次對話。

自知命不久矣的鮑里斯,突然對勒加索夫袒露心扉:

「我無足輕重……」

「在一群蠢貨中,他們誤打誤撞地把一個好人派過來了。」

「你,維勒利,你才是最重要的那個人。」

在此之前,這是一個掌握國家一半人命運的決斷者。

這時,一隻小青蟲剛好掉在鮑里斯的手掌。

鮑里斯用手指輕輕托起小青蟲,看著它頑強而不知疲倦地向前蠕動。

「It's so beautiful.」

鮑里斯忍不住讚歎這種生命力。

這時,他醒了。

這是Sir今年看到最有人性的兩個瞬間之一。

人性是什麼?

沉默。

像錄製節目當期的所有嘉賓:

黃景瑜,沒有回應,只由工作室宣布取消生日直播;吳宣儀,沒有回應,把頭像換成全黑;蕭敬騰,沒有回應,工作室宣布取消專輯發布會……

也是壓制不了的沉默。

陳偉霆。

時隔5天,直到12月2日才發聲悼念。

內容,沒有呼籲,沒有煽情。

只有簡單但真摯的送別:

那天是我們第一次見面,休息室的打招呼,讓我一下子就覺得親近起來,在錄製時的T台環節,你最後一個出場,在那一刻,我覺得你就是這個台上最帥最有型的男人。

這之後的畫面我回憶了很多遍,我很希望來得及阻止一切的發生,希望我們可以不止認識這一天的時間。這些天,我也從那些更早認識你的人那裡,了解到更加完整的你,一如我短暫印象中的溫暖、謙遜、善良。今天你就回家了,你一定會在那個世界過得很好,我相信。

說到底。

所有的流量明星,他的流量也是取之於民,是無數小人物,無名之備輩的貢獻。

而你我,更真實,更堅韌的人性是——

我們都像小草卑微地活著,

但再卑微,小草也有小草的尊嚴。

尊嚴是什麼?

之於高以翔,不是一個只帶來收視率的利器。

之於程序,銷售,不是只帶來點擊,銷售的工具。

而之於我們大家。

是何時何地,都要被當作人看待。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