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征笑談大家的「童年陰影」, 他已經與安嘉和「和解」了

電影快訊 1859℃

「安嘉和」在馮遠征近三十年的演藝生涯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8年前的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風靡全國,讓身為北京人藝演員的他國民認知度被打開。與成名的喜悅相伴隨的是困惑與桎梏。即便他的履歷表上影視作品的數量高達近百部,「家暴男」仍是跟隨馮遠征最久、也被最多人記住的一個標籤。此外,網友製作的表情包、一些關於家暴的新聞搭配的相應劇照,又讓他始終以安嘉和的形象活躍在大家面前。

作為演員,馮遠征是當之無愧的資深戲骨,去年更被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聽他聊天就像在上一堂表演課。

馮遠征笑談大家的「童年陰影」, 他已經與安嘉和「和解」了 - 陸劇吧

他的有趣之處是善於自黑、「拋梗」不斷。採訪馮遠征的契機是今天上映的懸疑犯罪電影《你是兇手》。在採訪前的閑聊中,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委婉表述說「您是我的童年回憶」,他接話說「童年陰影吧」;又如作為北京人藝演員隊隊長的他,在認真介紹人藝新開辦的表演培訓班的情況時,採訪畫風一度演變成「招生廣告」。基於當年殘存的記憶,記者在採訪時腦海中仍時不時飄過安嘉和的影子,但在採訪結束時已很篤定,他們真的不是同一個人。

看完這個採訪,你就能感受到和印象中截然不同的馮遠征老師

配角也能出彩,不在意戲多戲少

《你是兇手》里,馮遠征化了老年妝,飾演了一個丟失了小外孫女、內心極度複雜的「姥爺」李愛軍。李愛軍是整個故事的線索性人物。戲份雖少,但馮遠征一出場就牢牢抓住觀眾。片中,他有著許多情緒變化,其中一場戲馮遠征面部肌肉顫抖的即興處理讓看過片的觀眾折服,稱讚他「演啥像啥」。

馮遠征笑談大家的「童年陰影」, 他已經與安嘉和「和解」了 - 陸劇吧

從《天下無賊》里的連名字都沒有的劫匪,到《非誠勿擾》里身著異裝舉止誇張的「娘娘腔」,再到《一九四二》里因為饑荒不惜賣兒賣女的瞎鹿,在電影作品裡馮遠征多是以配角出現,有的甚至只有一場戲,但他飾演的這些配角都個性十足,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非誠勿擾》只有一場戲我去演了,《天下無賊》,一場戲我也去,我每次演只要認真完成好就可以。」與戲多戲少相比,他更在意的是能不能把握好每場戲、每個瞬間的表演,尤其是在懸疑片里,細節越準確越能給觀眾留下或思考或懷疑的空間。

馮遠征笑談大家的「童年陰影」, 他已經與安嘉和「和解」了 - 陸劇吧

馮遠征分享了他的「加減法」論,提到表演其實是一個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過程:

在準備階段,演員需要通過觀察生活、讀透劇本等種種方式豐富自己;而在表演時一定要做減法,要純粹、簡單地去詮釋角色,在他看來過多的小動作、小表情反而會弄巧成拙。

舉重若輕,是馮遠征在表演上看重的。在《你是兇手》里,他同樣貫徹著「由繁到簡」的表演觀。

電影里有一場馮遠征飾演的李愛軍在警局裡接受審訊的戲,拍攝時馮遠征感受到了警察的扮演者、「90後」演員李九霄的緊張。

他告訴李九霄,「只要認真聽對方說話,眼神就會是真實的,沒有必要做多餘的設計,越是隱含在裡頭的表演會越好。」

從生活里汲取營養,是他的演藝之道

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是馮遠征的演藝之道。

馮遠征和同為人藝演員的愛人梁丹妮常看法制節目,得到了許多表演上的啟發。比如他看到節目里講老人家的財產糾紛案,發現敗訴一方的反應和表情,往往和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並不一樣。「我跟我愛人說,你看,如果我在影視劇當中是這樣表演的話,既意外又真實。」

馮遠征說,以前看影視劇,一說哪位人物去世了,親人第一反應往往是崩潰大哭。現實生活中不一定如此,「面對至親離世,很多人大腦是空白的,肯定先是不相信」。馮遠征的母親去世後,他就一直沒哭。直到一個月之後的一天,他坐在電腦前,突然想她了,他打開電腦,給母親寫了封信,寫完信,眼淚才流下來。「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情況,並不是影視作品裡常規意義上的表演一樣,一定會哭,或是一定會笑。」

1985年考入北京人藝,1991年成為人藝演員。每年馮遠征都留出半年的時間給舞台,他很清楚,身為演員的他的主舞台在哪裡:「我的專業是話劇,我是話劇演員,我是從屬於劇院的。」

早一些的《天下第一樓》《北京人》《古玩》,近一些的《公民》《玩家》《風雪夜歸人》等,都是馮遠征的話劇代表作。從一開始的跑龍套到如今,馮遠征已成為人藝挑大樑的主角,與何冰、吳剛並稱為「北京人藝鐵三角」。今年夏天,馮遠征更是迎來對他而言頗有意義的作品——由他導演並主演的北京人藝年度原創古裝大戲《杜甫》。

上個月,北京人藝宣布將開班「表演學員培訓班」,這是人藝首次面向成熟演員開辦培訓班。但對此舉,外界眾說紛紜。許多人解讀為「人藝演員青黃不接」。

「人不缺,不青黃不接。」作為人藝演員隊隊長,馮遠征對南方+記者說,人藝正在蓋新劇場,後年,就要有四個劇場了。「四個劇場,一天晚上同時上戲的話,就需要80個演員,但人藝現在只有100個演員,總也得為後面的戲排練吧?所以人藝未來應該有150到160個演員才可以。80個演員在台上演戲,還有80個演員在後頭去排練下面的劇目,當然這裡頭可能還有出去拍電影、拍電視的演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藝要補充後備力量。」

用更輕鬆的姿態與「安嘉和」相處

若站在觀眾的視角為馮遠征的演藝生涯找一個分水嶺,大概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了。性格扭曲疑心重重、長期毆打妻子的「安嘉和」構成太多人的心理陰影。

反面角色太深入人心,當年的馮遠征也曾找不到出口:這只是一個角色而已,為何惡評會涉及到演員本人呢?

總有媒體問他,演了那麼多戲,就這一個角色老被人家提及,難不難受。馮遠征回答「我不難受」。

「一位作家寫了100本書,可能代表作就一部到兩部是吧?北京人藝演過的劇目有300多部,但大家一提北京人藝會想到什麼?《茶館》。這就是它的經典性。」馮遠征如今緩緩談及對「安嘉和」標籤的感悟,更多是淡然和洒脫。

他也承認:「安嘉和讓更多觀眾知道了我,也讓我出了名,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

儘管至今仍會有人以開玩笑的口吻好奇現實中的馮遠征「是不是好人」,抑或「對太太好不好」,實際上觀眾對他的態度在轉變。尤其是已經長大了的90後,在回看這部劇時所感受到的不再僅僅是心理陰影,而是會從相對客觀的角度來評價這部劇的意義。

「他們再看一遍後給我留言,就會說小時候不懂,長大後覺得我演得很好。」馮遠征欣然接受觀眾對他的評價與看法,包括年輕人調侃式的留言,稱他是「童年陰影」「童年噩夢」等等。他也開始用更輕鬆的姿態與「安嘉和」相處,身體力行地為「反家暴」代言,更自我調侃:「每一次遇到家庭暴力(的新聞),都用我的表情包去配圖,我覺得已經接受現實了。」

馮遠征明顯感覺到,近些年來觀眾對於反面角色的態度不再那麼極端。他感恩於觀眾的寬容。

「最開始那幾年,觀眾只要見到我就喊安嘉和,他不知道我叫什麼名字。但是現在基本上就都知道了。有跟我年齡差不多,或者比我稍小一點的觀眾,有時候見到會說『哎,遠征!』特別親切。」

成名多年,馮遠征似乎始終保持著一種和娛樂圈的疏離感。別人都在忙於收割名利,他偏要褪去浮華。身在演藝圈,他沒有所謂的明星氣,作為演員,他身上有著一股子大眾所熟悉的市井氣息。平日,馮遠征愛逛菜市場、超市,也愛尋覓街頭小館的美食。偶爾有服務員搭話,問:「你愛人呢?」也有食客認出他來時覺得詫異:「你也在這吃?」馮遠征說:「當然了,我得吃飯啊!」

「所以,您出門買菜也不會戴個墨鏡或戴個口罩?」記者問。

「戴墨鏡更容易認,你在超市裡還戴一墨鏡,人說這人有毛病啊,一看,原來是他!」

談「網路暴力」

馮遠征:無論藝人還是網友,千萬不要以訛傳訛

小南:

最近,「雪花論」「網路暴力」的話題又不斷引發討論。一個藝人應該如何看待和劃分網路暴力,該如何調節?

馮遠征:

如果藝人遇到網路暴力,首先要自己調節。若因為說錯話了或其他情況(而被罵),那他一定要說真話,一定不能撒謊,一定要把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要敢於承認錯誤。當你真誠地面對觀眾或網友的時候,你會得到大家的諒解和理解的。不理解的一定是少數人。

另外網友一定不要盲目跟風。我剛上微博的時候也盲目,比方說看到「兒女不管老人」的新聞,我會很憤怒地表態,但突然我發現有網友跟我留言說,「遠征老師你不要胡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年了,而且已經解決了。」我這才意識到說錯話了,所以你再翻我的微博,我不會再對這樣的事情隨便發表態度。

營造健康網路環境,需要每個人去努力。無論藝人還是網友,千萬不要以訛傳訛。

【出品人】陳志

【製片人】孫國英

【監製】梁燕

【統籌】劉奕伶 畢嘉琪 丁曉然

【採訪】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劉長欣 實習生 林可依

【拍攝】劉長欣

【剪輯】羅斌豪

【素材整理】梁燕

【作者】 劉長欣;羅斌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標籤: 電影快訊